饒佳
內容摘要: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存在著明顯的問題,就是往往老師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課堂講解,導致課堂氛圍沒有活力,呆板的隨著老師的思路進行,然后復制老師所講述的內容。新課改強調老師學生互動,彼此分享自己的想法進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本文結合新課改要求以及教學實際情況,在分析課堂教學存在問題的同時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效果 提升措施
1.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初中語文課程教學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產生了很大變化,以往類似于填鴨式教學方式已經逐漸被素質教育所替代,下面提出了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簡單分析了形成此種問題的原因。
1.1教學創(chuàng)新理念缺乏
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和互動式教學是現(xiàn)行素質教育理念的精髓,但是因為傳統(tǒng)教學觀念以及升學壓力的存在,大部分教師并沒有推進新式教學方法的動力和膽量。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法仍然在語文課堂上大行其道,這種教學的特點就是讓學生機械式的記憶古詩詞以及其他知識點等。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素質教育的原則是相互違背的,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被迫的學習,降低了學習動力和語文閱讀寫作的能力。應試教育已經成為阻礙教學改革,將帶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最大元兇。
1.2學習和實踐能力脫節(jié)
現(xiàn)行的教育體制就是單純的以升學為目的,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往往采用題海戰(zhàn)術,用這種方法促使學生對知識進行溫習鞏固。但練習題的特點就是死板僵硬沒有創(chuàng)新,學生大量接觸這類題型,造成的結果就是生搬硬套,不會靈活應用。表現(xiàn)在語文課上,學生在自主寫作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想象力、語言詞匯不夠,語言的靈活運用能力不足等情況;比如有的學生在大量背誦古詩詞之后,卻不會靈活應用,不知道其中所蘊含的意思,只是單純的背誦,在做古詩詞分析題時,一頭霧水,無處下手。
2.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語文學習能力。對此,筆者有以下幾點建議:
2.1教學觀念的改變
鑒于教學觀念直接關系到初中語文教學水平的高低,所以老師應該首先改變教學觀念。新課改的教學觀念主要認為學生應該是各科學習中的主體,老師主要負責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fā),老師應該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不遠提高學習的自主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知識的學習能力。另外,老師的教學觀念還受其教學態(tài)度的影響,所以老師還應該改變其教學態(tài)度。有些老師目前的教學態(tài)度就是通過讓學生反復的記憶知識來提高學習成績,認為成績是教學的唯一目標,這樣的教學態(tài)度沒有考慮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反而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所以,各位老師應該在新課改的帶動下,改變教學觀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而提高學習效果。
2.2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傳統(tǒng)的單一化的教學方式限制了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自由發(fā)揮,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老師應該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分工合作的方式共同學習。比如,在課堂上老師可以把學生分成一個個小組,為學生設置一定的學習內容,讓學生自由討論,在合作中共同學習,從而掌握知識。這樣的形式能夠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其主體地位;另一方面,老師還可以為學生多設置一些有利于課堂學習的問題,采取探究式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尋找問題答案的過程中逐步掌握知識,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3豐富教學內容
隨著時代的變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需求也有所改變,課本上傳統(tǒng)的教學內容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對知識和世界的探索欲望,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老師應該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比如,老師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的形式,將與語文知識有關的課外的學習素材通過多媒體的形式為學生呈現(xiàn),這樣新穎的教學方法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將課本上的教學內容與課外知識相結合,豐富學生的視野,從而滿足學生的需求,提高教學質量。
3.結束語
新課改之后,初中語文的教學方法需要改變,從以前填鴨式的應試教育慢慢轉變?yōu)樗刭|教育為主的新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們發(fā)自心底的喜歡語文,進而打好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寶榮.改革語文課堂教學 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04):123.
[2]周選杰.請為自主、合作、探究注入人文內涵[J].語文建設.2013(04):78-79.
(作者單位:江西上饒市信州區(qū)教育體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