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軍
摘要:《遙感原理與應用》實踐教學課對提高學生動手和創(chuàng)新能力,滿足用人單位需求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遙感實踐教學課存在一些問題,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結合分析參考文獻研究結果,針對實踐教學課中存在的問題,從教學案例、小組競賽、參與科研課題和到用人單位實習等方面,提出提高遙感實踐教學質量的建議,增強學生對實踐教學的興趣,提高實踐教學效果,達到提高學生動手、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業(yè)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遙感;實踐課;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b)-0000-00
1引言
遙感科學與技術作為一門單獨的專業(yè),在農業(yè)、林業(yè)、水利、電力、交通、軍事、地質、測繪、環(huán)境、城市規(guī)劃、海洋等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相應地,與上述領域相關的專業(yè)都開設了《遙感原理與應用》、《遙感概論》、《遙感數字圖像處理》等課程?!哆b感原理與應用》作為測繪工程專業(yè)、地理信息系統(tǒng)以及林學等專業(yè)的必修課程,是專業(yè)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遙感原理與應用》課程由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組成,由于其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和應用性,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是非常必要的,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還能幫助學生提高動手能力,增強在就業(yè)中的競爭力。然而,目前《遙感原理與應用》實踐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使得學生并未能更好地掌握遙感技術,如(1)實踐教學相對理論教學課時比例少。在開展實踐教學時,只能完成最基本的軟件實習內容,甚至只能挑選一些最重要和常用的操作技術,使得其他必備的遙感圖像處理操作技能難以在規(guī)定的教學時間內完成[1];(2)實踐教學內容與用人單位需求脫節(jié)。實踐課程使用的教學素材存在針對性不強等問題,任課教師在選用實踐案例時,往往采用軟件自帶的素材,素材內容缺乏系統(tǒng)性,使得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能深刻體會實踐教學的目的和掌握必備的技能。有許多教師已經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一些對策。鄭文武(2011)指出當前遙感課程實踐教學體系存在理論與實踐比例失調、對學生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不夠等問題,導致學生技術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不到提高,并從課程實踐、野外實踐、項目實踐和競賽實踐4個方面構建了遙感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遙感課程實踐教學效果評價結果說明該實踐教學體系能夠適應社會需求,確實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2]。鄧磊等(2012)在分析目前遙感課程實踐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提出遙感課程實踐能力培養(yǎng)目標,并從加強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加強實踐教材建設、改進理論和實驗教學方法、構建教學與科研互動模式以及構建多元化考核體系等幾個方面對遙感課程實踐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了探索與教改實踐,為提高遙感課程教學質量、培養(yǎng)實踐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教學改革提供了一些借鑒[3]。張麗(2013)對實驗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在原有遙感原理基礎性驗證實驗上增加創(chuàng)新綜合性實驗教學模塊,理論教學結合科研活動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在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提高了遙感課程實驗教學的效果,該模式的探索為國內同類院校遙感課程實驗教學的實施和改革提供借鑒和參考[4]。
本文在咨詢學生對目前實踐課程教學體會的基礎上,綜合目前文獻研究結果,分析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建議,以達到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提高學生就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能力的目的。
2存在問題
本文對測繪工程專業(yè)和地理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的87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收回81份有效問卷。該問卷調查主要針對“遙感實踐教學的必要性”、“對實踐教學現狀是否滿意及其原因”、“實踐教學對提高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是否有幫助”、“期望的實踐教學方式有哪些”、“如果實踐教學方式改變,是否會增加對遙感課程的興趣”等問題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
1、遙感課程實踐教學非常有必要,有助于提高學生對《遙感原理與應用》課程的興趣,增加就業(yè)能力。全部被調查的同學認為在《遙感原理與應用》課程中開展實踐課是有必要的。92%的被調查同學認為開展實踐課能提高他們對《遙感原理與應用》課程的興趣。但我國高校中遙感課程實驗課時普遍偏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比例失調,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長期得不到重視,難以保證學生對基本技能的掌握[3]。對于從未接觸過遙感軟件的學生來說,要通過12學時的課堂學習達到熟練掌握較為困難。
2、現有的實踐教學在提高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上效果不明顯。44%的被調查同學認為實踐課對提高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有幫助;56%的被調查同學認為沒有幫助?,F有實踐課程的教學大多以知識驗證型實驗為主,綜合型實驗為輔,缺乏研究型實驗,限制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的能力[3]。
3、學生對遙感課程實踐教學方式現狀并不滿意,實踐教學內容顯枯燥。60%被調查同學對遙感課程實踐教學方式現狀不滿意,40%被調查同學對遙感課程實踐教學方式現狀表示滿意。目前的實踐教學內容往往較為分散,難以形成整體,并且應用目的不明確[5]。缺乏典型的實驗材料(數據)使得實踐教學效果較差,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不強[6]。
4、學生要求新穎的實踐教學方式。88%的被調查同學期望能夠在實踐課里到相關企業(yè)進行實習;64%的被調查同學期望能夠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44%的被調查同學期望能夠參加專業(yè)相關的競賽。然而,現有的實踐教學方式主要以教師演示、學生重復為主,以小組競賽和參加科研課題方式開展參與式案例教學是一種新穎的實踐教學方式,受到學生的喜愛[7]。遙感學科競賽是近年來高校強化實踐教學的新途徑,能從不同方面培養(yǎng)大學生的應用能力。有些高校結合教育部批準實施的學科競賽,開展了遙感專業(yè)實踐教學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8]。
3建議與對策
3.1適當增加實踐課教學課時數。
《遙感原理與應用》課程是測繪工程和地理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要求學生掌握運用遙感技術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課程。增加實踐教學的比重[9],合理安排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課時,體現實踐課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
3.2依托用人單位和科研課題,提升實踐教學案例。
積極與用人單位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對用人單位的需求進行深入調研,有針對性地傳授遙感圖像處理理論知識和技能;以用人單位的工作業(yè)務以及課題組教師科研項目研究內容為實踐課教學素材,增加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將用人單位及課題組教師科研中碰到的問題作為實踐教學作業(yè)。選取與社會經濟發(fā)展相關或者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應用案例,增加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趣味性。通過采用應用導向的遙感圖像處理的實踐課程,激發(fā)了學生主動學習遙感技術的動力和興趣[5,10]。采用實際案例設計法,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并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教師科研項目的支持和教學資料庫的建設,積累大量寶貴的資料。
3.3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方式,引入企業(yè)實習、小組競賽和參加科研課題實踐教學方式。
改變教師演示、學生重復這種傳統(tǒng)的實踐教學方式,以小組競賽和參加科研課題方式開展參與式案例教學[7]。通過建立實習基地或者聯(lián)系對口專業(yè)實習單位、進行工程項目實驗室模擬的方式,擴大直接參與具體工程和項目的學生的規(guī)模,提高學生適應社會需要和就業(yè)能力[11]。將科研項目中的實際問題和取得的最新成果應用于實踐教學中,這種教學方式有別于實驗室驗證性實驗教學,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具備扎實的基礎和較強的動手能力,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12]。利用學生課余時間,鼓勵參與到科研項目里,獨立完成相關的遙感數據處理與分析,提高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13]。與生產單位建立聯(lián)系,通過參與實際工作實踐,使學生熟悉遙感技術的工作流程,觀察實際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問題[14]。以用人單位案例為綜合性實驗,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學生小組討論和團隊合作的方式,開展分組競賽活動,完成案例,并以用人單位為評價者,對各個小組的作業(yè)進行評價。按照用人單位的要求,指定或選派若干優(yōu)秀學生到用人單位開展相應業(yè)務的實習,增加學生實踐動手能力。
參考文獻
[1] 徐永明. 遙感實習課程獨立設課的教學實踐與思考. 地理空間信息. 2011,9(6):146-147.
[2] 鄭文武. GIS專業(yè)遙感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研究.中國電力教育,2011,(7):132-133.
[3] 鄧磊趙文吉胡德勇. 遙感課程實踐教學模式探索與教改實踐.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 2012,(7):136-137.
[4] 張麗. 遙感課程實驗教學模式探索[].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 2013,(25):226.
[5] 李熙. 基于應用導向的遙感圖像處理實踐教學.科技資訊,2013,():167-168.
[6] 劉沛. 遙感實踐教學方法探討.中國地質教育,2014,(1):76-79.
[7] 戚曉明,朱蘭保,徐善健,盛蒂. 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的遙感課程實踐應用能力培養(yǎng).測繪科學,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4415.P.20150601.0902.023.html.
[8] 劉冰, 郭加書, 盧秀山. 改革實踐教學體系, 造就GIS 卓越工程師[J]. 測繪科學.2014,3(39):153-156.
[9] 任條娟,劉斌.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yǎng)模式與機制構建的思考—以浙江樹人大學為例[J].中國大學教學,2011(2):20-22.
[10] 劉瑜,韓震.案例教學法在“遙感原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9):164-170.
[11] 徐麗華,謝德體,劉秀華,盛慶紅. 以社會需求為目標,提高學生的就業(yè)能力-----遙感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6(2):220-223.
[12] 馬慧云,劉慶元. 關于加強測繪專業(yè)遙感實踐能力的幾點思考. 礦山測量,2010,(3):91-92.
[13] 那音太. “遙感圖像處理”實驗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 (教育科學版),2015,28(1):149-151.
[14] 董芳, 王曉軍. 遙感課程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淺析. 安徽教育學院學報, 2005, 23(6):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