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
從童年時的連環(huán)畫,到求學階段的青年讀本,現(xiàn)在,成年的我又拿起了手中厚厚的文言文讀本——《西游記》。執(zhí)著于夢、追逐夢的精神,那源自內心的力量,是它帶給我的最大財富。
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神通廣大、技藝高超的英雄人物,故事仍是那個故事,孫悟空還是那個本領高強的齊天大圣。只是一本接著一本,從花色的圖畫到泛著油墨香的文字,從天真懵懂的少年到似乎成熟的今天,對它的領悟卻變了。
自由——
這是一部引人探索的經典大作,他們探索它字里行間的意思,我們希望去完善它,我們解讀它,去從中獲取不同的感覺和啟示。我們觀摩它,去欣賞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我們品讀它,去享受它活潑詼諧的對話旁白。我們探索、研究它的歷史背景、社會現(xiàn)象,但是,有沒有人注意到,那曲折情節(jié)中暗藏著的人們可望而不可即的生活理想和人性的追求。在經歷了一個又一個、日復一日被規(guī)則禁錮的日子,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向往自由,向往那個自由的化身——孫悟空。他追求自由,他的一切斗爭只不過是為了爭取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我們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然而,我們清楚地明白,在現(xiàn)在,甚至是將來,完全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我們始終要被約束,要受這般那般規(guī)則法律的束縛。所以,我們向往孫悟空,把對自由的一切渴望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但我們卻沒有意識到,雖然包圍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可以使內心變得廣闊,讓我們的內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然而,西天取經不可能沒有妖精阻撓,而我們的社會也還有許多人被利益困住,卻自得其樂,甚至于滿足。但我們是否想過,在二十二世紀、二十三世紀甚至更多年后,當人們對物質生活已不再迫切,但精神自由被無情抹殺的時候,我們是否會后悔。為什么不抓住我們擁有的,卻要去追求那些沒有生命的東西,我們缺少的,正是那種開拓進取、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不懼——
曾經有人調侃:“為什么《西游記》中會有唐僧,那個膽小懦弱的身影,那個經常誣陷好人而使妖怪有機可乘的師傅,真是令人惋惜。”剛接觸到《西游記》時,我也這樣想過,甚至對他那樣對孫悟空的態(tài)度還有些憤恨??墒菨u漸地,我才明白,他不是懦弱,只是身體不夠強大。但他心靈比任何一個人都要強大,強大得使人畏懼,他不畏艱難,屹立在那大堂之上,接受了唐太宗命他西天取經的任務。他說:“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弟子曾在化生寺,對佛立下弘景大愿,不由我不盡此心,這一次定要到西天見佛求經?!蔽冶贿@話震驚,似乎看到了那個披著袈裟、傲立在金鑾殿上的圣僧,滾滾熱血從心中沸騰,似乎站在大殿上的人是我,自豪感油然而生。他不懼權勢,用自己的意志和信念接下了這個任務,我想,這也是為什么本領高強的孫悟空也甘愿拜他為師的原因吧。
“這法師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偷眼觀看……唬得個唐三藏魂飛魄散?!边@是唐僧第一次被妖精捕獲時的情景,從這時起,三藏就開始了遇到妖精就“魂飛魄散”的旅程,也給世人留下一個膽小如鼠的形象。我想,這大概就是大家不喜歡他、小時候做游戲時總是不愿扮演他的原因吧。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遇到困難,心志退縮,遇到危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才是人性最真實的一面,你敢說,你遇到危險時從不害怕,從不退縮嗎。其實,這才是人性最真實的那一面。
大家說他是非不分,誣陷悟空,可哪一次他不是因為善良被迷失了雙眼。他的善心是我們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做到的,他看到搬家的螞蟻爬到自己的身上,便小心翼翼地將它放下,他因為孫悟空誤傷了白骨精化成的老爺爺,揚言把他驅逐出師門。他曾為了那個讓他放心不下的人坐在燭臺前一針一線地為他縫制衣服,他曾在悟空和他慪氣逃跑后多少次地流淚。他的愛是深沉的,這是他對弟子的愛,愛得偉大,這是他對普天之下所有生命的愛,現(xiàn)在的很多人也未必能做得到。當你看到公交上顫顫巍巍的老婦時,有沒有讓坐,當你看到那落水的孩童時,有沒有見義勇為,我們應該正確理解唐僧這個人物。
慢慢合上手中的書本,那四個身影正在斜陽下慢慢消失,而我的思緒還停留在他們身上。那使我震撼的人,正在我心中樹立起座座豐碑,那高大的身影,正在我的心中繪出最美的圖畫,那感人的故事,將在人們心中久久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