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艷平
[摘 要]高中化學復習面廣量大,時間卻不是太多,因此,我們的作業(yè)設計要注意精煉,引導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經常性、系統(tǒng)性、有針對性的鞏固,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性練習,強調表達的嚴密性,從而有效提高復習效果。
[關鍵詞]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5)080101
作業(yè)是教師了解教學情況、學生存在問題并獲得反饋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和技能、強化記憶、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增進思維、促進提高、培養(yǎng)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在高二化學學業(yè)水平測試的總復習中,嚴格把好作業(yè)關尤為重要。
一、基礎訓練固定化
基礎訓練是指根據教學的內容和知識點的分布,結合課堂教學進行的隨堂作業(yè),目的在于鞏固課堂教學內容,強化學生記憶,防止遺忘,同時訓練學生初步運用知識的能力和技能。
新課改后,高一化學教學課時數明顯減少,每周2~3課時,教師、學生只有時間講、聽新知識,沒有富足的時間練習鞏固,在沒有積極鞏固的情況下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很容易被遺忘。為防止學生徹底放棄,高二學業(yè)水平測試復習時,教者會用約30分鐘的時間復習、鞏固知識點,余下15分鐘讓學生練習,在不斷地練習中鞏固知識點、加深記憶。練習固定化后,學生的記憶迅速提高,能力也得到了培養(yǎng),有效減少遺忘。
二、專題訓練結構化
針對每個單元的知識展開各類練習,對通解法、特殊解法、巧解法等方法,可采用專題訓練的方式。
例如,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是學業(yè)水平測試的難點和考點。學生在高二剛開學的測試中,這部分的得分率很低,學生拿到這種題目不知從何下手。教者可以在復習的基礎上采用七個專題進行單元訓練:(1)鈉及其化合物;(2)鋁及其化合物;(3)鐵及其化合物;(4)硅及其化合物;(5)氯及其化合物;(6)氮及其化合物;(7)硫及其化合物。
專題訓練之后學生可將常見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間的反應進行整理、記憶。既熟悉了題型,訓練了基礎,同時也積累了經驗。
三、弱項訓練重點化
弱項一般指的是教學中的重、難點,學生難理解、易出錯的知識點。對于弱項,要增加練習量,重點訓練。
例如,選擇題中出現的這樣兩種題型:判斷離子方程式書寫是否正確;有關阿伏加德羅常數NA。剛開始測試時全班得分率不到30%,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先引導學生找一些解題方法。例如判斷離子方程式書寫是否正確我們可用“三看”法,一看“守恒”:左右兩邊質量或電荷是否守恒;二看“該不該拆”:要熟悉常見的沉淀、弱電解質;三看“是否符合客觀事實”。根據方法重點進行練習,學生完成的正確率提高到90%以上。
總復習期間,教師有針對性地對每種會出現的題型細細分析,再重點訓練,學生在不斷的訓練中,解題能力迅速提高。
四、集中訓練系統(tǒng)化
把教材中零星的、分散的、瑣碎的知識串聯起來一起練習,使學生對一些細小的知識點有一個具體感知。
有的學生覺得化學應該歸為文科類,因為要記的內容特別多,之間又沒什么聯系,如物質的俗名和主要成分;物質的性質和存放;常見的具有強氧化性的物質;等等。這些零碎的知識點需要記憶,因此經常集體化整理 、測試、默寫,多角度、多層次地集中練習,不僅可以增強知識掌握的牢固程度,同時也訓練了知識使用的靈活性。
五、綜合訓練經常化
由兩周一練到一周一練的綜合模擬測試是必須的。將各市區(qū)的試卷進行測試、批改、分析、講評,使學生熟悉各種類型的試題,到真正的學業(yè)水平測試時,就能坦然面對,減少緊張感。
六、表達訓練嚴格化
對不同的題型要注意解題過程的完整化、格式的規(guī)范化、語言描述的標準化。
幾次??己蟀l(fā)現,多數學生對于討論題、實驗設計題的回答拿不到分或拿分不全,通常是因為回答得過于簡單而不明了。例如,“化學與生活”中有道實驗設計題:證明淀粉水解生成了葡萄糖。多數學生這樣回答:加入銀氨溶液生成銀鏡。這樣的回答是不得分的。實驗設計題包括實驗藥品選擇、實驗過程、現象、結論等幾步才算完整。針對淀粉水解的問題,應先有如下思考:①淀粉在什么條件下水解?(稀硫酸作催化劑)②銀氨溶液在什么條件下與葡萄糖發(fā)生銀鏡反應?(堿性)③銀鏡反應需要什么條件?(水浴加熱)。思路在大腦里理順一遍后寫出答案:取樣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和至溶液顯堿性,后加入一定量的銀氨溶液,水浴加熱,產生銀鏡現象,證明淀粉水解生成了葡萄糖。
表達訓練的嚴格化可以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和嚴肅認真的學習習慣。這種訓練要求在平時練習的基礎上,切實加強解題后的總結、歸納、概括,注重表達的嚴格,以形成經驗型、規(guī)律性的解題訣竅。
作業(yè)是復習工作的成敗關鍵之一,恰到好處地安排各種形式的訓練,必可大大提高復習效果。
(責任編輯 羅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