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鯤
【摘要】新教材的單元教學內容的編排遵循了語文教學系統(tǒng)思維規(guī)律“整體——部分——整體”。遵照這一規(guī)律,就應該從整體出發(fā),在整體的基礎上并在整體的控制下進行分析,再回到整體。既然單元重點是一個單元諸篇課文共有的重點,我們不妨把它作為一個綜合性知識概念或者說五篇課文的共性。教學時,處處把這個重點作為一個整體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其共性,并逐步揭示出這一綜合性知識概念的讀寫特點和規(guī)律。
【關鍵詞】小學語文 ?單元整體教學 ?課文 ?人文
一、“單元整體教學”課題背景
過去語文教學的模式是以“篇”為單位的,每篇課文的教學都是“各自為政”,沒有站在宏觀的位置上來預設一節(jié)課的學習重點,教學缺乏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以至于“篇”和“組”嚴重脫節(jié)。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也是零星的,雜亂的,因而造成長期以來“花時多收效低”的現(xiàn)狀。
如今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以“主題單元”取代“知識體系單元”。這樣的編排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瑣,簡化頭緒,突出重點,加強整合,注重情感態(tài)度、知識能力間的聯(lián)系,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的總指導思想。進行“單元整體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整體感知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二、“單元整體教學”概念界定
“單元整體教學”是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的一種單元集體備課、教學的理念和意識,即以主題型語文教科書的主題單元為依托,在整合教科書選文內容、活動內容、練習內容與鏈接的豐富的課外課程資源的基礎上,進行全盤考慮的教學。
與單篇備課、教學相比,“單元整體教學”更強調學習資源的整合與生成,著眼于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實踐性,重視學生“學”的過程,強調一個時段內語文實踐活動的“整體推進”,以求實現(xiàn)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語文能力的逐步提升。
三、“單元整體教學”基本流程及說明
(整體推進)
整體感知→ ? ? ? ?部分感悟→ ? ? ? 整體回歸
(整體觀照,確定目標)(資源重組,推進能力)(把握規(guī)律,整體提升)
“整體感知”是在單元內容學習之前,進行單元“導讀”。其具體操作為:以學生生活經驗“導趣”,以單元導語“導學”。以“文本、插圖”導讀,以“實踐活動”導行,使學生初步了解本單元內所有學習內容的大意,初步感知單元專題的情感意識,孕育求知欲望;與此同時,教師相機指導收集相關資料,為部分感悟做準備。
“部分感悟”指分塊學習。該環(huán)節(jié)是一個“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學習活動過程。它依據教材特點,可順課次學習;也可依學生意愿,從多數(shù)學生最感興趣的一課開始,進行精讀訓練,其余內容,可根據深淺難易度酌情采用不同學習方式;還可根據學習需要進行學習內容的重組。同時,在進行分塊學習時加強序列性,注重能力的增量,實現(xiàn)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整體回顧”,即學完本單元后,進行整體回顧交流:我學到了哪些知識,我掌握了哪些學習本領,在此基礎上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深化收獲,并相機向課外拓展:一面組織匯報課外閱讀、課外實踐感受,交流積累收獲;一面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引向更廣闊的實踐空間。
四、“單元整體教學”實施意義
一是節(jié)省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站在單元的高度,把整個單元的各項目標加以整合,再分別把教學目標分配到各篇文章中,逐一落實,各個突破,達到“每課有得,所得不同”的目的。而某些知識點在這樣高屋建瓴的教學思想指導下,能避免無謂的耗時耗力的重復勞動。
二是教以學法,課內遷移?!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边@句話在知識爆炸的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尤其要引起老師們的重視和注意,并在實際教學中時時想起這句話,關注學生學法的指導,多一些學習方法的傳授,少一些知識的灌輸。方法是打開一切知識的金鑰匙,只有方法是活的,學生如果掌握了方法,就好像找到了一條通向知識的通道,也就可以隨意進出知識的寶庫,任何時候都能徜徉在浩瀚無邊的知識海洋里,即使有一天他們走出了校園,沒有了老師在身邊指導也不怕,因為他們在學校課堂上學到的方法就是最好的老師,伴隨著他們的一生。
三是有利于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這就是說學生的人文精神、道德情操及個性風采是其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每個專題中的課文都洋溢著時代氣息、充滿著童真童趣、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皢卧M教學”能集中把握“專題”——從“整體感知”到“部分體驗”階段,再到“整體感悟”階段,課內持續(xù)反復滲透,課外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潛移默化。從“感知”到“體驗”,從“體驗”到“感悟”,認識得到升華,情感得到熏陶,言行得到凈化。
總之,“單元整組教學”為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間,為他們從模仿著學到創(chuàng)造性地學、從單一認知到多元思維創(chuàng)造了更多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李懷源著:《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2]朱小蔓著:《教育的問題與挑戰(zhàn)》,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3]袁振國著:《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4]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導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