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登宇
【摘要】英語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種工具,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我國越來越重視高職院校的英語翻譯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翻譯能力也是高職院校培養(yǎng)學生的目標之一。但是,實際英語翻譯教學質量并不樂觀,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本文首先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論述了提高高職院校英語翻譯課程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英語翻譯 教學質量 現(xiàn)狀 教學理念
一、高職院校英語翻譯課程教學的現(xiàn)狀
1.教材內容陳舊,缺乏更新。教材內容是學生學習之本,學習之源,直接關系著課堂教學質量,因此我們一定要選擇能夠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的教材,從而培養(yǎng)學生發(fā)展所需的能力。但是,各大高職院校提供的英語翻譯課本版本不全,另外,真正能夠符合人才培養(yǎng)需求的翻譯教材也少之又少,很多高職院校使用的翻譯教材內容都比較陳舊,只是把原來普通高校的課本稍微地進行了修改。這樣一來,就會造成現(xiàn)實與教育脫節(jié)的問題,人才培養(yǎng)目標也難以實現(xiàn),學生缺乏應有的能力,不利于日后的就業(yè)和發(fā)展。除此之外,翻譯教材從整體上來看比較缺乏系統(tǒng)性,所涉及到的方面比較狹窄,這無疑會對學生的翻譯學習造成一定的影響。
2.學生學習能力良莠不齊。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基礎參差不齊,普遍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較低,而且他們的英語基底也都比較薄弱,個人所掌握的英語詞匯量達不到標準,一些語法運用也不是很熟練,這些因素都是高職院校學生翻譯英語的障礙。部分高職院校學生不喜歡英語,尤其不善于翻譯英語。當他們在進行考試或練習的時候,往往有意識地避開翻譯專項,對于翻譯過程中出現(xiàn)的陌生詞匯,大多數(shù)是通過查詞典的方式來獲得詞義,然而對于一些長難句,語法又弄不清楚,這時他們就會對翻譯部分產生厭惡抵觸的情緒,只是通過把認識的詞匯翻譯出來從而來猜測整句意思。這種不良學習情緒一旦出現(xiàn),那么將會深深影響學生的翻譯能力;另外,通過部分來猜測整體,其翻譯效果和翻譯質量也難以保證。基礎翻譯能力尚不具備,更不要說學生的翻譯技巧了。
3.翻譯教學方法單一。我國傳統(tǒng)的英語翻譯教學主要是以“填鴨式”教學方式為主,教師通過板書和講課的方式來向學生傳授固定的知識,然后再讓學生背誦記憶。這一過程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處于被動地步,學生在學習中缺乏一定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過于依賴翻譯答案,因此學生的翻譯能力難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提高高職院校英語翻譯課程教學質量的措施
1.合理選擇翻譯教學教材,及時更新教材內容。經過調查顯示,目前市場上通用的高職院校英語翻譯教材質量低下,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長久下去也提高不了學生的翻譯能力。當代教學應當更好地結合學生特點和時代要求,合理選擇適合高職院校學生通用的翻譯教材。在教材的選取上,我們一定要落實教學原則和教學目標,突出高職院校教學的實用性,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來選擇教學內容。另外,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注重教材內容的先進性,明確重點和難點,難易結合,這樣才能真正鍛煉學生的翻譯能力。同時,教材課程要涵蓋詞匯翻譯、句子翻譯、篇章翻譯、文本翻譯,在詞匯、句子的基礎上逐漸深化,提高難度和水平。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注意就業(yè)市場的翻譯狀況,及時和就業(yè)市場要求接軌,按照人才要求來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翻譯技能,讓學生不斷掌握并鞏固翻譯技巧,提高翻譯教材內容授課的專業(yè)性、針對性及實用性。
2.注重學生翻譯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英語翻譯教學主要是由兩個方面組成的,既包括翻譯實務教學又包括翻譯理論教學,無論是實務教學還是理論教學,其教學目標是一致的,都是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翻譯綜合能力為宗旨,深化學生對翻譯的認知度。因此,在翻譯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夯實學生的翻譯基礎,提高學生的翻譯水平、充實學生的翻譯知識并幫助學生更好地運用翻譯技巧,只有這樣才能契合翻譯教學目標。另外,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大量的翻譯練習,因此教師要提供適合學生使用的翻譯習題,通過大量的練習來增強學生的翻譯技能,讓他們感受到英語和漢語翻譯之間存在的細微差別,提高英語翻譯的專業(yè)性和精準性。在翻譯題的設置上,我們還要結合高職院校學制的時間,根據時間合理安排練習,尤其是翻譯理論課程更要注重練習題的數(shù)量和質量,幫助學生掌握并理解翻譯理論,這樣才能為日后的實務翻譯提供正確的指導,讓學生更好地認知翻譯規(guī)律。
3.增強教學方式的靈活性和多樣性。當前高職院校的英語翻譯教學方式比較單一,以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式為主,這樣不利于學生翻譯能力的提高和日后的發(fā)展,為此,我們應當積極采用其它先進的教學方式來促進當前教學改革。首先,我們要改變教學思路,讓學生處于翻譯課程的主導地位,改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翻譯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另外教師要做好教學的引導者,幫助引領學生參與學習討論,組織學生探討課題。其次,教師多研究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增強自身的教學經驗,在翻譯課程中引入互動式教學、案例式教學及探究式教學,觀察教學效果,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能力,找到最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方式。
英語翻譯已經成為當前社會需要的一項重要技能,高職院校應當注重英語翻譯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及時發(fā)現(xiàn)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尋找解決方法,合理選擇翻譯教程,及時更新教材內容,提升學生翻譯的綜合能力,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促進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羅曉燕.大學英語教學和學生翻譯自主能力養(yǎng)成[J].中國科技信息,2005(05).
[2]張華.論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yǎng)[J].天津工廠師范學院學報,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