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濤
摘 要:本文基于反腐視角下,以奢侈品為出發(fā)點,對公職人員的奢侈消費從獲取渠道和消費準(zhǔn)則兩方面進行了行為分析。然后在行為分析的基礎(chǔ)上得出了不法公職人員奢侈消費的五個行為特征:消費內(nèi)容具有低端性、消費行為具有隱蔽性、消費方式具有隔離性、消費心理具有矛盾性和來源渠道具有灰色性。
關(guān)鍵詞:公職人員;奢侈消費;行為特征
一、引言
近年來,一批又一批的不法公職人員在反腐高壓態(tài)勢下相繼落馬。其中有一部分公職人員是由于不合理的奢侈消費而身陷囹圄,奢侈消費一時間成為部分官員的滑鐵盧。與此同時,“奢侈反腐”不僅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隨之也成了新興的反腐手段??梢?,基于反腐視角下,對公職人員的奢侈消費行為進行研究具有重大的意義。
二、公職人員的奢侈消費行為分析
公職人員的奢侈消費行為主要可以分解對奢侈品的獲取和奢侈消費兩個過程,所以下面我們就對奢侈品的獲取渠道和奢侈消費的消費準(zhǔn)則進行分別研究。
1、奢侈品的獲取渠道
奢侈品有自己購買和他人贈送兩個獲取渠道。普通民眾消費奢侈品主要是靠自己購買,而由于受到收入水平和行業(yè)制度的影響,公職人員的奢侈品的獲取渠道有兩個:一是來自個人購買,二是來自于他人贈送。
a.關(guān)于自己購買:
因為奢侈品有很高的價格門檻,公職人員在正常收入范圍內(nèi)出于消費偏好購買奢侈品以彰顯自己的生活品味和身份地位。一方面公職人員購買奢侈品自己使用,以彰顯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另一方面則是將奢侈品作為禮物贈送他人。
b.關(guān)于他人贈送:
(1)情感性表達(dá):指的是出于溝通感情的需要,一些親朋好友和親密至交進行的禮品贈送。
(2)工具性表達(dá):為實現(xiàn)某種功利性目的而來自關(guān)系不太親密的人的禮品贈送。兩種奢侈品的贈送方式中,公職人員主要接受的是工具性贈送。
2、奢侈消費的準(zhǔn)則
公職人員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同時受制度因素的影響,在公開場合的時候要樹立簡樸廉潔的制度性形象,會選擇一些“公務(wù)員品牌”“安全品牌”,實則也是低調(diào)的奢侈消費。但在私人場合,他為了和普通民眾進行“區(qū)隔”,則會使用傳統(tǒng)的奢侈品牌??梢?,公職人員進行奢侈消費的時候與普通民眾不一樣,有自己的消費準(zhǔn)則。
基于以上對奢侈品的獲取渠道和奢侈消費準(zhǔn)則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公職人員與普通民眾奢侈消費時在獲取渠道和消費準(zhǔn)則上有很大區(qū)別,同時其消費行為受到的影響因素也不盡相同。具體分析比較見表1:
三、不法公職人員奢侈消費的行為特征
基于已有研究和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總結(jié)出不法公職人員奢侈消費有自己的特征:
(1)消費內(nèi)容具有低端性和常規(guī)性
北京一家媒體曾隨機抽取北京法院2005-2007年間審理的100件受賄案,分析結(jié)果表明,受賄官員收受的禮單中,轎車與房子分列第二和第三,名列第一的居然是“小件奢侈品”。基于鄢雪嬌的研究,根據(jù)奢侈品價格的不同,將奢侈品進行了入門級、常用級和頂級的奢侈品等級劃分??梢?,不法公職人員的消費內(nèi)容多以低端性和常規(guī)性的奢侈品為主,也就是所謂的“入門級奢侈品”為主。
(2)消費行為具有隱蔽性
消費行為的隱蔽性體現(xiàn)在隱蔽的消費品牌。公職人員奢侈消費以安全品牌為主,不法公職人員為了顯示自己的公正廉潔,不愿意在公開場合使用名牌包,更多將奢侈品作為隱藏在家里的“灰色禮物”。而在公眾場合為了塑造符合身份的公職形象,他們會選取與自己社會身份形象相匹配的品牌,即所謂的“公務(wù)員品牌”和“安全品牌”。
(3)消費方式具有隔離性
在公共場合和私人場合,不法公職人員進行奢侈消費時,其消費方式完全不同。在私人場合,不法公職人員為了在朋友圈和親友面前維護自己行政系統(tǒng)中的個人地位和形象,他們會選擇與身份和級別相稱的奢侈消費方式。而在公共場合,為了最大限度滿足公共愿望,則受到制度約束和輿論壓力,所以他們又拒絕奢侈性消費,以樹立自己的制度性形象。可見,公職人員奢侈消費在不同場合有截然不同的表現(xiàn),我們將其稱之為奢侈消費的“隔離性”,具體如表2所示:
(4)消費心理具有矛盾性
一方面公職人員也注重奢侈品的“符號價值”和象征意義,以此來區(qū)別和彰顯自己的身份地位,所以公職人員也有強烈的奢侈消費動機。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自己身份的特殊性,受制度和輿論約束,唯恐奢侈消費與自身人民公仆的形象不符,他們往往會出現(xiàn)“想消費卻不能消費”或“想消費卻不敢消費”的矛盾心理??梢?,與普通民眾相比,公職人員在奢侈消費的過程中心理更復(fù)雜,更加具有矛盾性。
(5)獲取渠道具有灰色性
大多數(shù)公職人員由于收入有限,沒有奢侈消費能力。所以,公職人員進行奢侈消費一般先是通過上游經(jīng)濟犯罪獲取不法所得,將奢侈消費作為下游不法資產(chǎn)處置的方式之一?;蛘邽榱双@取被贈與公職人員手中掌握的“公共資源”,或者是為了個人晉升的需要,贈送人都會將奢侈品作為禮物送給能為其辦事的公職人員,而不法公職人員為了滿足個人需求,接受了相應(yīng)的“灰色禮物”??梢姡还苁亲约嘿徺I還是他人贈送,在非法收入范圍內(nèi),公職人員進行奢侈消費都具有灰色性。
四、結(jié)束語
本文基于反腐視角下,通過對不法公職人員的奢侈消費行為進行研究,得出了不法公職人員在消費內(nèi)容、消費行為、消費方式、消費心理和來源渠道五個方面的奢侈消費行為特征。希望以后能對公職人員奢侈消費行為的研究提供思路,同時希望能對相關(guān)部門打擊不法公職人員的奢侈消費行為提供借鑒支持。(作者單位:山西師范大學(xué))
參考文獻(xiàn):
[1] 鄢雪嬌.國內(nèi)奢侈品市場的現(xiàn)狀和未來發(fā)展趨勢的研究.消費導(dǎo)刊.2008,4.
[2] 王亞瓊.公職人員經(jīng)濟犯罪與資產(chǎn)處置關(guān)聯(lián)路徑分析.太原科技大學(xué).2012.P13、19
[3] 王飛飛.不法公職人員下游資產(chǎn)處置的實證研究.山西師范大學(xué).2013.P20、22
[4] 張岱,薛耀文.不法公職人員非法資產(chǎn)處置及其洗錢特征分析.西南金融.2014,4.P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