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全球女性第二大導致癌癥相關死亡的腫瘤,每年有100萬新發(fā)乳腺癌。為了改善乳腺癌預后與生存,不斷有新技術用于臨床。乳腺癌典型治療為經(jīng)過先行手術治療,然后放療或化療,這些措施明可顯減少復發(fā)和死亡。而先行化療,再行手術治療的模式最近開始流行,幾項既往研究報告了新輔助化療的有效性。新輔助化療(NACT)是在惡性腫瘤手術或放療前進行的全身化療。NACT是炎性乳腺癌和局部進展期乳腺癌的標準治療,因為它能通過縮小腫瘤來改善手術結果。NACT還有可能增加保乳手術機會,實時評估治療有效性以指導進一步治療。已存在的NACT方案中包括的藥物有多西他賽、蒽環(huán)類藥物、環(huán)磷酰胺和曲妥珠單抗。蒽環(huán)類藥物如吡柔比星(THP)或表柔比星(EPI)是NACT的標準用藥,能明顯改善乳腺癌無病生存和總生存。中國的Wen-Hai Zhang醫(yī)生在《Tumor Biol.》雜志上發(fā)表了一篇文章,研究發(fā)現(xiàn)THP和EPI組的總反應率分別為83.3%和79.2%,沒有顯著差別。這說明兩種方案治療乳腺癌同等有效,該結果支持乳腺癌病人接受含THP或EPI方案的化療,有著良好的總反應率,且與其他藥聯(lián)合使用時一樣有效。但THP方案顯示出更低的毒副作用,該研究為乳腺癌NACT的藥物聯(lián)合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有望改善病人生存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