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家合 韋家英
摘要:隨著 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fā)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tǒng)模式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主要以教師講為主要的方式,而新課程改革下初中語文閱讀無論是從課堂教學的形式上,還是在教學內容設計上都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就新課改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進行全方位的探討。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基礎性的學科。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方面的教學是其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學生通過閱讀不但能夠掌握相關語文基礎知識,還能通過閱讀不斷的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其語文學習內容。因此各級初中語文教師都十分重視閱讀教學的開展。
一、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初中語文各個方面的教學的開展都相對比較落后,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教師教,學生學這種模式。整個課堂教學相對比較沉悶,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課堂互動較少。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強,學習往往處于被動受聽的狀態(tài),而教師對于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也相對較弱,容易產生教學倦怠。初中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教學群體,相對于小學生而言自我學習能力和自我探索能力都相對較強。而語文閱讀方面的教學是學生增加語文能力,拓寬自我視野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學生更愿意以自我為主要載體在課堂中進行學習探索,而教師在傳統(tǒng)模式下是課堂教學的主人,教師對于閱讀內容的安排往往是根據(jù)教學參考書的要求來設定,教學內容中教師自己加入的元素相對較少。這就會導致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知識的主動追求與課堂的被動受聽相沖突,課堂教學效果不高。
二、新課程改革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概述
新課程改革的春風吹向了各級中小學校。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初中語文教學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無論是在教學方式上,還是在教學內容的安排、課堂教學的形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變。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主要有以下方面的變化。
1.課堂教學更加注重教師和學生的互動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教學是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舉措。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改變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主人的身份,不斷讓學生參與到閱讀教學中,積極的促進學生思維和探索能力。比如,教師在進行《皇帝的新裝》這篇閱讀材料講解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不斷的模仿《皇帝的新裝》中皇帝對于新裝的反應,讓學生通過模仿感知到課文的主旨內容,通過不斷的和學生進行互動提問,讓學生結合課文的主要內容來談談對這篇課文的認識,該課文能反映出什么問題。通過這種雙向互動,學生可以在學習中通過提問回答、演示來不斷的加強對于課文的理解,使整個課堂教學氣氛也活躍起來,學生更加愿意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整個課堂教學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
2.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
教師在閱讀材料講解之前,需要對整個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科學的設計。在傳統(tǒng)模式下,教師往往采用的是教學參考中的教學設計,這些教學設計由于版本比較老等緣故使課堂教學設計無法適應學生的要求,教師在這種課堂教學的設計下進行課堂教學常常會使學生的課堂注意力無法集中,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教師要在原有課堂教學設計的基礎上不斷的對其進行豐富。首先,教師要注重分層課堂教學設計。所謂分層課堂教學設計,指的是對于整個課堂教學設計要根據(jù)學生不同層次要求進行。對于語文閱讀教學而言,閱讀的對象是文章,而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各有各的側重點。教師要善于抓住這些特點,設定不同的課堂學生設計形式,從而滿足不同學生的胃口。對于不同學生,教師可以給予他們不同的要求。比如,學習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通過閱讀能夠進行評價和創(chuàng)新;對于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按照要求讓他們能夠進行理解和通讀。不同課堂教學設計滿足了不同能力的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從教學中學習到相關知識。其次,教師要注重利用多媒體等先進的設備進行閱讀課堂教學設計。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許多學校已經配備了很多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比如,多媒體教室、電腦等,這些設備不僅能夠使教師有了更多課堂教學設計的方式和工具,還能為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帶來與眾不同的效果。比如,教師在進行閱讀課文《荷塘月色》的講解時,教師可以通過電腦和投影還原整個荷塘月色的場景。學生通過這種實際的動畫效果,結合課文的文字,體會和領悟文章的內涵,使整個課堂教學設計由傳統(tǒng)的板書變成了活靈活現(xiàn)的動畫,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被大大的調動起來,學習的參與度也高漲,課堂教學效果也更加的理想。
3.教師要注重課堂評價體系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教學效果的好壞除了通過學生的成績來體現(xiàn),另一個重要的體現(xiàn)方式就是課堂評價體系。新課程改革下各個學科都十分重視教學反思,而提供教學反思主要依據(jù)的就是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標準。教師要在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設定上科學化、民主化,不僅要讓學生、家長等參與到評價體系來,還需要結合計算機相關軟件進行科學的評測。在得到相關評價體系參數(shù)時,教師要通過這些參數(shù)主動的去自我反思教學,找出教學中的優(yōu)缺點。對于教學中的優(yōu)勢,教師要不斷的去鞏固保持;對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細心的去分析,找出解決的方式。只有這樣,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才會不斷的提高,教學水平也會不斷的提升。
三、結語
總的來講,新課程改革對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發(fā)展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所謂機遇指的是新課改的各種理念為語文閱讀教學的發(fā)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促進了教學的不斷前行。所謂挑戰(zhàn),指的是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不斷的提升自我教學能力,要改變傳統(tǒng)的許多教學方法和教學習慣,不斷的面對新課改對于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各級初中語文教師要善于抓住機遇,努力迎接挑戰(zhàn),提高自我的教學能力,使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水平和效果得到更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磊,劉芳.探求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1,(12):13-15.
[2]蘇亞平.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少教多學”模式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11):139-140.
[3]張壽山.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導刊,2010,(07):141-143.
[4]汪昕雨.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新發(fā)展——自主學習及情感體驗[J].現(xiàn)代閱讀,2013,(07):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