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y
不必說那種“教學相長”之類的套話,我把付出當成另外一種獲取,覺得自己活得很充實,藝術的創(chuàng)造力一點也沒有枯竭,樹雖老,但到適當?shù)臅r候,花兒還會開的。
——呂勝中
呂勝中
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院長
采訪時間:2015年5月15日
采訪形式:郵件采訪
在準備采訪呂勝中教授的這段時間里,我也抽空去看了中央美術學院今年的研究生畢業(yè)展。對于中央美術學院,這是一個每年入夏時,都會如期而至的展覽。相比去年承載著教學成果匯報任務的“實年一驗”展覽,今年的“研展”上,實驗藝術學院的研究生作品已經(jīng)可以姿態(tài)舒展地群聚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三層展廳里了。他們經(jīng)過了來自學院與大眾的觀望、批評和質(zhì)疑,十年時間所積累起來的是這樣一群師生自信不羈的氣質(zhì)。
對呂勝中教授的采訪,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我這樣一種感受。很多年前,呂勝中談自己的藝術成長、“小紅人”、“民間藝術”,語氣中洋溢著一種陶醉,今天這樣的情緒都是在談起學生的時候才有的?!盀槿藥煹拇_充滿奉獻的內(nèi)涵,但和學生在一起,有一點‘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感覺。不必說那種‘教學相長之類的套話,我把付出當成另外一種獲取,覺得自己活得很充實,藝術的創(chuàng)造力一點也沒有枯竭,樹雖老,但到適當?shù)臅r候,花兒還會開的?!彪m然,十年間總有很多朋友說他是玩兒個人犧牲,說多了不免會有小傷感,但是談到他與學生相處的點點滴滴,呂勝中還是非常欣慰的?!皩W生對我很好,他們看到我忙于教學很累,經(jīng)常做一些‘煽情的事讓我感動得幾乎落淚,然后我就忍不住拍著桌子,大喊一聲:‘值了!”
“實驗藝術” 曾經(jīng)是西方藝術突破傳統(tǒng)、創(chuàng)造新藝術的一種有效的思想方法與工作方法,作為國際藝術多元化形態(tài)與創(chuàng)新推動的普遍性經(jīng)驗,早已介入西方當代藝術教育的主流系統(tǒng)之中。1992年,呂勝中第一次出國,參加卡塞爾文獻展外圍展。身為教師的他,就特別關注各大美術院校的教學,突然感覺到國內(nèi)專業(yè)美術教育的封閉與單薄,甚至覺得中國的學生們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有些可憐。呂勝中回來后曾經(jīng)努力籌備建立新的教學模式,甚至去找資助人。但是很快,一位臺灣的藝術家朋友就給他澆了一盆冷水。“他在和我暢談通宵之后,覺得我不是個管理型人才——也就是不會當領導,到最后有可能既辦不成學,又耽誤了一個不錯的藝術家。他說的有些道理,加上當時沒有國內(nèi)私人辦學的政策,所以就暫停了活動?!钡?,正是這次出國經(jīng)歷,不僅讓呂勝中積累起了一份比較完整的教學大綱,而且也使他開始有意識地在學院的教學中嘗試開辟一些新的課程,這些工作對于后來籌建實驗藝術專業(yè)都是非常重要的鋪墊。
2000年前后,呂勝中明顯感覺到新氣氛的到來:國內(nèi)各美術院校的教學逐漸開放,為適應新的藝術態(tài)勢,大多數(shù)學校的畢業(yè)創(chuàng)作不再限制媒介語言。有一些學校成立了新的專業(yè),比如中國美術學院的綜合藝術系、新媒體藝術系等。中央美院的許多老師也在專業(yè)教學中陸續(xù)開展一些實驗性的教學課題,課堂變得豐富而生動。2004年3月,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終于準備籌辦新專業(yè)板塊了,學校召集部分教師進行座談,呂勝中也是其中之一。對于當天的情形,他還記憶猶新?!拔矣浀媚翘熳剷旖Y束時,一個老師追問潘公凱院長:‘我們到底辦還是不辦?老潘說:‘遲早是要辦的,但我發(fā)現(xiàn)老呂一直沒有表態(tài)。當我答應參與的時候,老潘說了聲‘謝謝。我回答他:‘你不用感謝我,我不是為美院干的,更不是為你干的。就這樣,一干就是十年……”其實,呂勝中的遲疑不無道理。當時中國各機構的“改革”大都參照著西方的模式,并不獨立。另外,在中國已有的藝術教育模式中,“產(chǎn)業(yè)化”、“即時收效”等一些經(jīng)濟概念已悄悄潛入,這又侵蝕了學科的純粹性。這些都讓呂勝中感到這種倡導,只不過是一個“烏托邦”。
為了找到實驗藝術專業(yè)真正的立足之基,呂勝中帶領他的學生們做了不少的工作。到了暑假,當其他院系的學生背著畫架滿世界寫生的時候,實驗藝術系的學生則化身“社會工作者”。每人要選擇十戶家庭,進行“家庭審美調(diào)查”,去觀察和記錄普通百姓的審美趣味、審美用品。和其他造型專業(yè)相比,實驗藝術系課程的起點不是動手畫畫,而是以具有價值的命題為開端進行思考、討論、寫作,直至思路越來越清晰,再選擇恰如其分的材質(zhì)、媒介與技術作為語言,動手實施?!皩W生首先應該是一個有充分思想資源和能力的人,并具有駕馭多種藝術語言的綜合性能力,而不是操弄一種絕活兒的巧匠,成為一個貧乏的技術工人?!睆膭倓?chuàng)辦專業(yè)時的害怕?lián)牡胶髞碜晕屹|(zhì)疑,實驗藝術專業(yè)在呂勝中的鼓勵下,漸漸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學模式——在一門課程結束的時候,所有師生都要對這門課程進行討論,各抒己見。“我們往往在內(nèi)部先把自己人打趴下,爬起來再打,直到腳底下生根,站立得穩(wěn)穩(wěn)當當,這門課就算有樣子了?!?/p>
正如呂勝中在采訪中反復強調(diào)的:實驗藝術是一個藝術方法論的概念,它不限定樣式與形態(tài),也不拒絕廣泛文化資源的采納,更注重有價值的主題思想與恰如其分的表達,但它所依托的絕不是所謂標新立異的“前衛(wèi)”、“當代”,而是立足、起步于學生自己所置身的土壤和傳統(tǒng),所以在研究生教學中就有一個極具實驗藝術學院特色的“傳統(tǒng)語言轉換”專業(yè)研究方向。呂勝中說,這個方向的學生一定要針對傳統(tǒng)與傳統(tǒng)轉型研究的課題,并從研究成果中探索自己藝術表達的可能性?!翱傊覀儾徊扇〖惫淖龇?,畢竟藝術的成果是長遠的造化。我們主張傳導給學生方法與能力,學會獨立地去做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至于他們將來秉持怎樣的思想觀念,是否要沖鋒陷陣在文化藝術的最前沿,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p>
或許也是出于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呂勝中對實驗藝術學院的學生們有著充分的信心?!拔覀兊膶W生其實不需要期待,他們幾乎每個人都躊躇滿志,許多學生的藝術理想比我遠大?!笔聦嵣?,作為學院科班培養(yǎng)出來的新一代實驗藝術家,呂勝中的很多學生現(xiàn)在已經(jīng)活躍在當代文化藝術的現(xiàn)場,受到國內(nèi)外同行的普遍關注。還有一些不急于出山的矜持者正在積蓄能量,只待一個爆發(fā)的契機。
2015年,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第一年獨立招生。這批學生與以前從學院基礎部學習一年后再選進的學生將會有很大不同,他們在準備高考時就決定投身這個專業(yè)。他們的進入,意味著實驗藝術專業(yè)將會調(diào)整原有的課程設置與課標高度?!斑@個新的高度對每個教師來說都是一場挑戰(zhàn),但大家都樂于迎接。因為新來的這些小伙伴們將攜帶著實驗藝術學院的未來理想邁向十年以至更長遠的時空,新的起點,新的高度,視野必定開闊,步履因之舒展。”盡管回首一路走來苦樂參半,呂勝中還是在言語中一直流露著對實驗藝術學院未來十年的憧憬。
“我現(xiàn)在不想去著意勾畫實驗藝術繼續(xù)前行的風景如畫,走著瞧吧?!边@個踏遍青山的人在采訪最后是這樣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