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涂鴉貌似給社會帶來了危害,也成為校園的痼疾,危害嚴重。但危害不是出自涂鴉自身,而在于校園涂鴉失控,學校管理者對涂鴉行為失去有效的監(jiān)管。我們可以在教室留下一面“涂鴉墻”,讓學生宣泄、吐槽,促進學生自覺收斂言行和遵紀守規(guī),讓涂鴉也能釋放正能量。
【關鍵詞】涂鴉;宣泄;吐槽;自律;守紀
【中圖分類號】G47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11-0073-02
【作者簡介】王德明,江蘇省蘇州市第三中學(江蘇蘇州,215001)。
“涂鴉”一詞來源于唐朝盧仝《示添丁》詩中“忽來案上翻墨汁,涂抹詩書如老鴉”兩句,后用來比喻書法拙劣或胡亂寫作,尚欲勉強涂鴉,以求指教之意。當下,校園以“某某文化”為名的涂鴉,常常讓人“觸目驚心”。校園文化中除了校方、班主任宣傳的“正統(tǒng)文化”外,還有琳瑯滿目的來自草根的非官方的“地下文化”,如墻壁文化、課桌文化、廁所文化等。這些文化良莠不齊,潛伏很深,值得我們關注。有人曾將教室里“涂鴉大賣場”歸結為四類:第一類為學霸學習型,涂寫著各類科目的計算公式和英語單詞;第二類為畫迷失控型,有簡單的自畫像,也有卡通人物造型,甚至繪畫出心目中的完美戀人;第三類為排解宣泄型,大多為吟詩作賦,抒發(fā)情懷等;第四類為孤獨交友型,將姓名、電話、微博等聯(lián)系方式通通留下,簡介自己,提出要求等。教室涂鴉正處于失控狀態(tài):由于缺乏有效的監(jiān)管,許多學校的校產(chǎn)正在遭受破壞,許多庸俗、低俗、粗俗的文化也借著“涂鴉”的軀殼潛滋暗長。事實上,我們不妨向涂鴉愛好者們提供一個專區(qū),以滿足學生“借墻發(fā)揮”的欲望。在教室里,給學生留下一面可供涂鴉并可以擦拭的墻壁,讓這面墻成為學生的“自留地”,讓學生在涂鴉中張揚個性、揮灑青春。
1.設涂鴉專區(qū)有利于學生合理宣泄。市場經(jīng)濟大潮下,我國當前離婚率居高不下,單親家庭、隔代祖父母家長導致許多孩子因心理問題亟待找到宣泄的通道。當前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認識到對青年學生心理疏導的重要性,也想方設法采取措施建立心理健康的“安全島”。不平則鳴,學生心理失衡必須得到有效的矯正,學生淤積的怨氣必須得到合理的釋放。在教室雪白的墻壁上設立“涂鴉特別釋放區(qū)”,張貼可以擦拭和更換的紙板,允許學生發(fā)表“有一些任性,還有一些囂張;有一些叛逆,還有一些瘋狂”的言論,允許學生犯上但不作亂的留言,在涂鴉中文明發(fā)泄不良的情緒,使扭曲的心理得到及時地矯正,這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班級乃至社會的和諧有著重大的意義。應該說涂鴉本身是一種心理宣泄的方式,我們在教室里設置涂鴉專區(qū),有利于學生在涂鴉過程中將淤積在心中的不良情緒及時釋放出來。這樣,學生也可以通過涂鴉來緩解心中的壓力,在不斷的心理自我暗示中進行自我心理調(diào)整和心理矯正,從而達到心理平衡。當然,即使在涂鴉專區(qū)進行合理的心理宣泄,學校與教師也不可以對之完全放任,而需要加強監(jiān)管,需要加強引導教育,從而促進學生從他律走向自律,完全放下沉重的心理包袱,輕裝上陣,不斷促進自我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2.設涂鴉專區(qū)有利于學生真情“吐槽”。我們在班級管理和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知道學生心里在想什么,也需要知道學生真的需要什么,才能在班級管理中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投其所好”,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學生在涂鴉專區(qū)進行的涂鴉行為都是匿名的,教師只需要通過涂鴉專區(qū)了解班級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了解學生的苦悶,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當然,除非學生主動向教師“真情相告”,教師不可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猜測或者通過筆跡鑒定涂鴉的作者是誰。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教育應當使每一堵墻都說話?!钡覀兘淌依锏膲Ρ谏希粌H要有《中學生守則》《班級文明公約》等“官方”的語言,也需要有學生個人的具有個性的多元化語言,讓學生能夠在班級里發(fā)出自己的聲音。文化建設應兼容官方預設與學生生成的有機統(tǒng)一。我們不僅要讓每一堵墻都說話,而且有必要讓每一堵墻都說出自己的心理話。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在涂鴉中反映的問題和動向進行充分地了解,預設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使真實存在的問題得到行之有效的解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涂鴉把握學生的動態(tài),對學生的言行采取積極的干預措施,將學生引向積極的道路。可能學生在涂鴉中會吐露自己的苦悶,表達自己的無助,吐槽自己的無奈,這時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求助提供“及時雨”式的幫助,使學生的需求得到有效的解決。
3.設涂鴉專區(qū)有利于學生自信自覺。學生在教室里設定的涂鴉專區(qū)的留言都是匿名的,學生的身份也不會得到教師的徹查,但學生涂鴉中的觀點和思想畢竟都置于眾目睽睽之下,可能激發(fā)學生內(nèi)部的議論,其中一些低俗、庸俗的言論會遭到班級輿論的譴責。因此,學生在涂鴉專區(qū)也會收斂自己的留言,從而謹言慎行,將涂鴉中消極情緒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在某種情況下,涂鴉專區(qū)除了成為泄怨、告白之外,很有可能成為一個釋放正能量的地方。即使學生在涂鴉區(qū)所作所為無法實現(xiàn)如此目標,至少也能成為展示技藝、顯示才華、獲得喝彩與掌聲的地方。在相對開放的公共場所,學生在涂鴉中肯定要顧及到自己的涂鴉作品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以及可能獲得的評價,學生也就會自覺回避粗俗、低俗和庸俗的“創(chuàng)作”。伴隨著素質(zhì)的提高,也就自覺地改造了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自己在涂鴉中向“高大上”進發(fā),而個人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也會進一步得到相應的提高。
4.設涂鴉專區(qū)有利于學生遵規(guī)守紀。教室最容易成為壞脾氣學生泄憤行為的犧牲品。最近我班有位學生午飯后在教室里拍籃球,嚴重影響了其他同學的自習和休息,遭到班長理所當然的制止。盛怒之下,這位同學一腳踢向安裝了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的講臺,結果導致設備癱瘓,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沖動是魔鬼,該同學不理智的行為使校產(chǎn)遭到破壞,學生也受到嚴厲的校紀處分,家庭也承擔了賠償責任。有的學校在組織大規(guī)??荚嚥贾每紙鰰r,要求每班布置30張桌面上沒有被刀刻筆畫而嚴重毀容的課桌,最后有的班級連一半都找不到。有段時間,某些學校對課桌椅進行私有化改造,即學生入校時,必須繳納桌椅費,畢業(yè)時不管學生家庭是否需要,都必須將桌椅搬走。原以為課桌椅成為私有財產(chǎn)后,學生就會倍加愛惜。畢竟“公家的椅子先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誰知學生很清楚,這些課桌椅即使搬回家也沒有地方放,便開始放心大膽地發(fā)泄。因此,桌面被毀容就變得變本加厲了。教室墻面上預留出一片涂鴉區(qū),這里將成為學生暢所欲言地表達訴求的地方,這里將成為學生隨心所欲地展示才華的地方,這里將成為學生忍無可忍時適度宣泄的地方。當學生將涂鴉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這面專設的涂鴉墻上的時候,那些見不得陽光的墻壁文化、廁所文化與課桌文化都可能銷聲匿跡了,涂鴉也從失控走上了有序,從而對學生在涂鴉中的不良言行產(chǎn)生了約束作用。
5.設涂鴉專區(qū)有利于緩和師生的緊張關系,促進師生關系和諧。學生在教室里隨意過度涂鴉會遭到教師的批評,甚至會受到學校的處分,這必然會激化師生矛盾。有些學生在課桌上發(fā)泄對嚴管自己的教師的不滿,甚至用惡毒的語言詛咒因常規(guī)管理得罪自己的教師,如果教師也情緒失控就可能出現(xiàn)暴力沖突,從而導致校園的“故事”演變?yōu)樾@的“事故”。和諧校園是學校各種要素之間均衡有序、協(xié)調(diào)促進的和諧狀態(tài)。教室墻壁涂鴉合法化,就為學生涂鴉提供了心理宣泄的合理出口。學生涂鴉也就從地下轉(zhuǎn)為地上,由失控轉(zhuǎn)為被監(jiān)管,從壓制轉(zhuǎn)為疏導,為師生可能出現(xiàn)的沖突建立了緩沖區(qū),造成師生之間可能出現(xiàn)的緊張狀態(tài)就會得到緩解。據(jù)說,有的學校甚至將涂鴉設為選修課,有專業(yè)教師輔導,讓涂鴉愛好者有了用武之地。在涂鴉這一方樂土,學生可以鉆研涂鴉技術,提高涂鴉技藝,在涂鴉中大呼過癮。記得有位同學在涂鴉專區(qū)開辟一塊區(qū)域,惟妙惟肖地涂鴉著班主任的頭像,欄目的標題是《小明如是說》,記錄著班主任布置的日常重要事項。班主任在如此涂鴉面前忍俊不禁,但心里還是暖暖的,幸福還是滿滿的,如此師生關系怎能不和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