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安琪
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及時調整自身教學方案,這樣才能夠達到語文教學目標。語文閱讀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也可以拓展學生的文學視野,為他們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語文知識儲備較少,在閱讀的過程中還會存在許多的問題。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會閱讀,找到閱讀的技巧,才能夠更好地把握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
一、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講解時過于理論化,這樣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影響到他們以后的學習。許多小學生在閱讀時表現(xiàn)為閱讀的生硬化,閱讀技巧較死板,不能夠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出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也無法正確分析出寫作所使用的語言技巧。長期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學生就無法感受到語文知識的魅力,降低他們的學習興趣。
2. 課堂閱讀氛圍不足。語文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需要從小學抓起,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認識到語文閱讀的重要性,從而為他們今后語文知識的學習提供幫助。但在實際的教學中,許多教師對語文課堂的閱讀氛圍建設不夠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無法感受到語文閱讀的魅力,也就不能夠培養(yǎng)出他們的閱讀興趣。
3. 教師講解的閱讀技巧不適用。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對語文還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掌握的語文知識也比較少。如果教師還是采用比較專業(yè)的講解方式來進行閱讀技巧的講解,將會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進而影響到他們學習的興趣。還有一些教師所講解的技巧過于形式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形成一種固定模式,這樣也會降低他們的閱讀能力。
二、提升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實施策略
1. 做好情境教學。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技巧教學時,應做好相應的情境教學工作,這樣才能夠達到教學目標,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降低學生學習難度,為他們以后語文知識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做好情境教學,教師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建相應的情境,通過情境讓學生對所閱讀的文章有更深刻的認識,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找到文章中所使用的寫作技巧,在今后的寫作中可以將這些技巧運用其中,從而增加自身文章的寫作魅力。小學語文閱讀情境的創(chuàng)設,還可以讓學生與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形成共鳴,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感受到語文教學中的魅力,學習到更多與語文知識有關的閱讀技巧。
2. 加強引導與思考。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不僅需要為小學生創(chuàng)建相應的情境,同時還要讓他們學會自我思考,幫助他們增強自己探索的能力,降低他們的閱讀難度,幫助他們樹立閱讀的信心。通過這樣的引導與思考,還能夠拓展學生的語文視野,幫助他們積累更多的文學知識,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為以后寫作水平的提升提供幫助。
3. 實現(xiàn)小學閱讀的多元化。閱讀技巧的培養(yǎng)不是單純依靠課堂上的課文所能實現(xiàn)的,教師應鼓勵小學生進行多元化的閱讀,如閱讀詩歌、國外名著、國內名著等。不同的學生有自身的性格特點和愛好,如果教師硬性要求學生閱讀某一篇文章或者某一本書籍,將會影響到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降低小學生閱讀能力。所以,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可給予學生更多的閱讀空間,讓他們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并定期舉辦讀書會,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向大家講解自己閱讀書籍的內容以及在閱讀后對該書或者文章的認識。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制定出更加科學的教學方案,實現(xiàn)閱讀的多元化發(fā)展。同時也要做好相應的引導工作,讓學生學會自我思考,掌握自主學習方法,提高他們的語文閱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