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增君
教學外語主要有四項任務。它們是教學句法、詞法、語音、和修辭法。在中學階段主要是主要是教學生掌握句法。教材中的每一單元一般都設定了句型教學的任務。外語與漢語在語序上是有區(qū)別的,甚至區(qū)別很大。這是自然存在的、客觀的。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區(qū)別開,熟練掌握其句法等知識。教學中教好句法是外語教學工作中的難點和關鍵。
學生在沒接觸英語之前,學生習慣于中文的句子結構和習慣說法。他們會說“這是什么”,但不習慣說“Whats this?(什么是這?);習慣說或?qū)憽拔疑衔缙唿c鐘去上學”,而不習慣“I go to school at 7 oclock in the morning”(我上學在七點鐘上午)。顯然,在英語中從簡單的句子到較復雜的句子,從單詞到短語以及表達習慣和用詞等等都與中文有所不同。學生學不好英語的難點主要是在這方面。只有讓學生習慣了英語句子的結構形式和習慣用法才能教好英語。只有當學生真正習慣了英語句子結構和習慣用法以后,其他的知識才容易掌握,才能夠正確地完成口語表達、書面作業(yè),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聽力水平和用英語思維、快速反應,形成一定的運用英語的能力。
在句法方面主要是疑問句句子結構狀語位置不同和各種從句中引導詞的概念等等。在對學生進行訓練時,要讓學生盡快習慣于英語的思維方式。在疑問句中,不僅是疑問詞在句首,與中文極不相同的這一點問題,難以掌握的是動詞和助動詞的變化問題。難點在于英語中用助動詞be, do, have, will和情態(tài)動詞can, may, could, need等等,就是所謂的“倒裝”結構。同樣狀語位置也與漢語相反。不論是狀語短語還是狀語從句都是在句后。這些難點特別是在口語表達時很不習慣。漢語先說時間和地點,復合句中說“如果-----就------”,“因為------所以-----”。英語中一般是先說主句再說從句。有些復合句在英語中又是交錯著的結構,如“The expressions they use might depend on whom they are speaking to or how well they know each other”中的定語從句就是。在掌握句子結構方面,狀語的位置和用法是難點。它們的時間狀語、地點狀語較好掌握,但方式狀語、目的狀語、結果狀語等難掌握。除了介詞、副詞、短語正確使用之難點外,其在句中的位置各有不同。副詞修飾動詞,可以在動詞左右。例如“Usually polite questions are longer”和“They usually get to school by bus”兩句中“usually”的位置就不同。
類似以上這些句子并不是不可以掌握。我們在英語句型教學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介紹
以多種教學手段介紹新句型,引出新句型。教好的方法是以舊帶新,即通過復習舊句型引出新句型。介紹新句型的方法很多。
(一)直觀法。即運用實物,圖片等教具引出新句型,要求學生通過直觀手段理解新句型的結構與含義。例如:學生已學過句型 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教該句型的過去時就可以采用直觀手段引出。教師手指拿一支鋼筆說:“Look at my hand, please! There is a pen in my hand. Now, I am putting the pen on the desk. And there is not anything in my hand. But there was a pen in my hand a moment ago.(將句子There was ---寫在黑板上)接著說:“Look! There is a pen on the desk, now). I am putting the pen in my bag. Of course, there isnt my pen on the desk. But there was a pen on the desk a moment ago.接著就可以利用實物(如書、鉛筆、字典等)組織學生進行新句型操練。
(二)演示法。即通過師生的動作演示介紹新句型的方法。由于教師和學生的動作生動具體,所以可以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句型的方法。例如,介紹現(xiàn)在進行時的動作:He is doing sth, now. 可以指令學生作某種動作: Li Ming, stand up, Please! Look! Li Ming is standing at his desk.
Now read the text, please! Look! Li Ming is reading English, now.
(三)圖表法。有些句型可以用圖表介紹,利用圖表可以給學生提供直觀、清晰、明確的句型概念,可以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句型結構。
二、操練
在教學中除了必須講解句子的結構特點、理解句意外,主要是讓學生習慣于英語的表達方式。 在介紹講解完新句型后,就應趁熱打鐵,組織學生進行快速的模仿性操練。模仿性操練可以分為兩步進行:首先由教師提供替換詞,由學生逐一快速說出替換句來。用這種方式可以進行多種類型的操練。如:
(一)重復操練,即學生齊聲重復教師說過的句型,這種重復型操練類似領讀,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新句型。例如,T: —Tom was watching TV at nine oclock.S: — Tom was watching TV at nine oclock.
(二)單項替換操練。教師提供替換詞,學生輪流快速說出替換詞。例如在練習否定祈使句句型時
T:talk to each other in class
Ss:Dont talk to each other in class.
T:look out of the window
Ss: Dont look out of the window.
T: play a ping-pong ball in class
Ss: Dont play a ping-pong ball in class.
(三)多項替換練習。教師對新句型提供兩個以上的替換詞,學生根據(jù)新句型運用替換詞說出替換句。例如:
T: — 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S1:— I usually comes to school on foot.T:—(出示一幅自行車圖片)— Tom S2: — Tom usually comes to school by bike.T: (出示一輛公共汽車圖片)— Mary S3: —Mary usually comes to school by bus.
第二步可以由學生二人或三四人一組進行替換操練,一個學生提供替換詞,另一個學生說出替換句,或輪流說出替換句。分組操練的目的是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進行充分的句型操練活動。操練的目的是反復練習,直到學生能夠快速、正確地說出新句型。
三、 歸納
學生經(jīng)過了大量反復操練之后,對句型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也能較迅速地脫口而出新句型。這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新句型的特點進行適當?shù)臍w納,聯(lián)系有關的語法知識進行對比分析、概括歸納,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其規(guī)律性,還可以結合學生在操練中出現(xiàn)的典型錯誤進行說明,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句型結構和運用方法。
四、 熟練
在歸納句型結構規(guī)律的基礎上進行更高層次的操練活動,使學生對新句型掌握得正確、流利、熟練、得體。例如,在操練“否定祈使句”句型時,可以創(chuàng)造各種語境引導學生操練:T:— I have a friend, he likes reading. But he often reads in bed late into night. What should we say to him?S: — Dont read in bed.T: Yes, quite right! We should tell him: “ Dont read in bed. It is bad for your eyes.”
五、實踐
在組織學生反復操練、歸納、熟練之后,學生對新句型有了較全面的認識和教好的掌握。能夠正確、熟練地運用新句型,這時教師講解要組織學生在模擬的情境中或在較真實的情景中進行實踐運用練習。教師應逐漸減少對學生的控制,使學生有機會運用學過的句型和語言材料表達意義,在一定的情境中套用、活用句型。
總之,在教學中我們所用以上教法就是運用“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規(guī)律。方法很簡單,但我們要在學生練習中指導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