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香
【摘 要】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和教學實踐。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改進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建立輕松活潑的化學課堂,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關鍵詞】高中化學 教學改革 提高成績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7.022
化學是高中階段的基礎科目之一,并且是大部分學生普遍認為難學的科目。的確,與初中化學相比,高中化學的難度提高了一大截,這就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再加上教學過程中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化學課堂教學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教學內容單一,教學形式固定,課堂氣氛沉悶等。多種因素的結合就造成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不高。在教學實踐中可以看出,上講下聽的教學形式主導課堂,學生的聽課興致不高,或者只是進行單純的機械記憶,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很少。這樣的教學狀況下,必然會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教學效果不好。教師應該用多種手段和方法,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革,把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當作教學中的重點。
一、聯(lián)系實際生活,激發(fā)學生的聽課興趣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講解知識點的同時,把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聽課熱情,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瘜W世界是五彩斑斕、光怪陸離的,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化學之美。例如化學課程會涉及到各種藥品、試劑,化學實驗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現(xiàn)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向學生介紹,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課堂教學的一開始就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特別是注重第一堂化學課和每堂化學課的開始階段。例如在第一節(jié)化學課,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在以后每節(jié)化學課的開始階段,教師可以設計精彩的導入,激發(fā)學生的聽課興趣。
高中化學與實際生活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在社會中各個領域中都有著廣泛地應用。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把教材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既能激發(fā)學生的聽課興趣,又能拉近學生與化學課程之間的距離。例如木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用來吸附空氣中的有毒物質,長期使用的熱水瓶內膽常有一層水垢,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可以用稀鹽酸除去。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對身邊的生活現(xiàn)象進行觀察,讓學生在課堂上發(fā)言,生活中哪些現(xiàn)象是化學知識和化學原理的應用,鼓勵學生養(yǎng)成觀察的好習慣。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新課程改革強調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這一點要在課堂教學中加以體現(xiàn)。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提問是有效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重視這一點。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設置提問這一環(huán)節(jié),在課堂教學的每個階段都要注意提問藝術的運用。例如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積極進行思考,并且對教學內容充滿期待。在知識講解過程中,教師要精心設疑,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例如在講解化學污染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展示圖片、舉一些事例等,激發(fā)學生的質疑精神和求知欲。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合作,發(fā)揮學生的主動作用。小組之間進行合作交流和分工協(xié)作,通過查閱資料、閱讀教材等,提出不同的化學污染現(xiàn)象,并且對這些現(xiàn)象進行分析,提出解決的方法等,最后把結論進行匯總。在進行分組學習時,教師要給學生更大的自主性,并且可以在各個小組之間形成競爭機制,進行小組工作評比等,這樣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
教師在進行提問的過程中,要注意一些問題。首先,教師提出的問題要符合學生的興趣點,并且要難易適中,既不能是簡單的,也不要過難,最好是經過學生認真思考就能得出答案的問題。因此,教師要做好備課工作,不斷提高業(yè)務水平,能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其次,教師在進行提問教學的時候,要注意良好課堂氣氛的營造。高中生所處于的年齡階段決定了他們思維活躍、精力充沛,同時也敏感脆弱,渴望得到別人肯定的特點。很多學生在課堂上不愿意回答問題,很多時候是因為師生關系緊張課堂氛圍沉悶,或者是學生怕出錯。針對這種情況,需要教師多多進行鼓勵,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勇于表現(xiàn)自己。教師要重視學生的答案,特別是對于答案錯誤的學生,教師既不能有責備等情緒,也不能不理不問,而是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同時給予更多的指導和幫助。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提問能夠有效改變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學生不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思考和討論等。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tài),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提高學生的遷移運用能力
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應用,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因此教師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這樣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首先,教師要注意學生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有機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例如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多用一些如“你覺得是怎樣的”“對這個問題你有什么想法”等這樣的字眼,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并且通過一些題目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在教學中要懂得保留,不要把所有的知識全盤托出,而是鼓勵學生主動探究,主動獲取知識。在做題時也是這樣,不要急于給出答案,一開始也不要過于重視答案的錯與對,而是重視學生解決問題、思考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思路才是教學的重點?;瘜W考試包括一定的題型,并且這些題型都有其規(guī)律,教師要讓學生在做題過程中注意總結和歸納,用自己的形式進行理解問題,形成自己的思考模式。
思維的培養(yǎng)和形成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解題訓練。例如在每堂課的最后都可以設置一些題目,讓學生進行集中性的訓練,保持學生的思維的活躍。并且,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此外,教學需要反思,學習也需要反思,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懂得教學反思,及時做好教學評價和總結,找到不足,努力改進。同時,也要鼓勵學生進行反思,以使自己不斷進步和提高。
總之,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每個教師都不能固守傳統(tǒng)、原地踏步,而是要在新課改的標準要求下進行教學改革。在化學教學中,要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當作教學的重點,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對學生進行鼓勵,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還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化學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