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堯星
一個公眾號制作出優(yōu)秀的內容后,但是苦于無人訂閱,粉絲只有寥寥數十人,該如何破局?答案就在于推廣,掌握強有力的推廣手段,就如同擁有了營銷的催化劑,與優(yōu)秀內容相結合,將形成爆炸式傳播。從學校角度定位出發(fā),當公眾號擁有一定數量后,他就不再只局限于服務學生、服務家長,不只是一個維護家校關系的工具。它可以成為學校與公眾的窗口,它可以發(fā)起活動,尋求社會力量幫助,提高學校知名度、生源質量等等。因此,推廣對于學校類的公眾號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
線下推廣
聘請人員在線下“一帶一”的推廣,行內稱之為“地推”,也常被人稱為最“笨”的推廣方法。它通常指的是一對一地向陌生人群推廣,派傳單、擺攤位等就是傳統(tǒng)的地推方式。線下推廣的效率低,成本高,但可操作性強,其直接面對用戶的優(yōu)勢,是其它推廣方式不能比擬的。許多知名的APP在啟動階段都是靠的地推方式積累原用戶,如:陌陌、美團、大麥網等。推廣方式也不只局限于“人盯人”式推廣,加入新思路能讓效率大大提高。有一個經典的案例,某手機訂餐軟件公司在北京五道口的一個煎餅攤旁進行推廣,它的推廣方式是:每個現場下載APP的顧客都能免費在煎餅加一個雞蛋。當時加一個雞蛋的成本是五毛錢,而讓手機店在手機直接預裝進軟件是2元一臺?!跋螺d加雞蛋”的地推方式在節(jié)省了成本同時,還精準地抓住目標用戶群——附近的白領一族。這就是一個優(yōu)秀的線下推廣案例。
對于學校而言,微信公眾號線下推廣的基本目標就是覆蓋全體師生與家長。每逢學校的大小活動,都應該讓二維碼曝光在背景板等顯眼的位置。像學校會議的章程和時間表、家長會的學生成績單、開放日的宣傳手冊等,都是學生家長必然會認真閱讀的材料,在其封面除了展示學校的特色外,加上學校的二維碼,就能讓學校多一張新潮的名片。
賬號互推
賬號互推就是兩個公眾號相互推廣,讓已有用戶交叉訂閱。能夠有訂閱用戶成規(guī)模的“大號”互推,能快速獲得批成規(guī)模的閱讀用戶,是公眾號起步的第一選擇。但是沒有大號互推也不用煩惱,你可以自己聯系一些和自己用戶接近或者稍微多一些的賬號互推。大部分商業(yè)公司微信推廣的kpi考核不單單只是用戶數量的考核,即便你在粉絲上有差距,但是你的用戶活躍度高,會參加對方的app下載或者活動參與等,這樣對方也樂意與你進行賬號互推。
對于學校而言,微信公眾號的賬號互推實現主要是兄弟學校之間的互推。例如,一所學校在組織重大活動的時候,同區(qū)、同城的學校幫助轉發(fā),推廣,起到傳播的輻射效應。教育周邊行業(yè)也可以作為互推的合作對象。例如家教機構、考試機構的微信號訂閱用戶擁有很高的忠誠度,也是對教育質量要求相對要高的人群,能達成合作互推,對提高學校招生生源質量有一定的作用。
增加搜索權重
增加百度等搜索引擎的搜索權重,搜索引擎在收錄網上各類信息的時候會有一個優(yōu)先級判斷,稱之為搜索權重。高權重的信息會被優(yōu)先收錄并排在搜索結果靠前的位置。如何提高搜索權重已經形成了一門專業(yè)知識,如今的互聯網公司都會配備SEO專員,負責研究提高自己產品搜索權重的策略。而對于入門者,我們只需要有關鍵字意識即可。
在百度知道,知乎,百度文庫,豆瓣等熱門社區(qū)發(fā)布推廣內容,如“有什么校園類的微信推薦”“2015年中國十大熱門微信公眾號”“2015年最受歡迎的微信公眾號推薦”“如何運營一個微信公眾號”等易搜索話題,始終保持你逆推思維,用戶會搜索什么關鍵字,我們就用什么關鍵字制造內容。同時還要有預見性,比如2016年還沒開始,有關2016年的各類合集內容,現在就可以開始構思了。
回復用戶
微信公眾號的“售后服務”就是回復用戶工作,只有基本功能關鍵字回復功能并不能滿足千奇百怪的用戶問題。有一位稱職的“客服”回答粉絲問題,交流互動,能加上不少形象分。粉絲規(guī)模壯大以后,還能組建微信群、QQ群,為以后組織更大的活動準備好“群眾資源”。
“內容為王”始終是網絡自媒體的第一鐵律,用心做好內容建設再加上合適的推廣手段微信公眾號就能穩(wěn)步成長。
(作者系《學校品牌管理》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