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英
[摘要]實施分層教學,分類指導學生,能實現(xiàn)同步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個性差異發(fā)展.分層教育能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提供條件和機會,使他們在每一節(jié)課都有各自的收獲,從而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愿意學數(shù)學,達到自愿學習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分層教學理論策略實施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230020
一、課題的提出
新課程標準提出一個重要的數(shù)學教育理念,它要求每個人都要學有用的數(shù)學.[1]但對于農(nóng)村初中的學生來說比登天還難.原因多種,如農(nóng)村多數(shù)家長對自己小孩的學習不重視,認為只懂得數(shù)的加減乘除已足夠用一輩子,不用學那么多,早畢業(yè),早賺錢.在這種經(jīng)濟時代,現(xiàn)行的“平行分班”使學生的基礎落差大,造成基礎好的學生知識吃不飽,久而久之,他們表現(xiàn)出對學習沒動力,沒進取心,優(yōu)等生變成中等生最后變成后進生.對于后進生,卻又是知識吃不了,覺得自己在咬金剛石,沒勁,沒趣,使他們親身體會到對牛彈琴的滋味,覺得自己沒有展示的舞臺,從而產(chǎn)生厭學.久而久之,這類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幾乎為零.最后演變成學困生.上述情況不僅影響了數(shù)學學習,也影響了其他學科的學習.為了使教育面向每位學生,全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必須施行因材施教,實施分層教學,分類指導學生,以實現(xiàn)同步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個性差異發(fā)展.
二、研究的理論依據(jù)
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家布魯姆在《掌握學習的理論》中指出,許多學生在學習中不能取得好成績,主要不是學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水平能力沒有得到適當教學條件的合理幫助所造成的.[2]這句話意味著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成才就要接受不同的教育,而能實行這一教育的只有分層教育才能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提供條件和機會,因為只有分層教學才能使優(yōu)生、中等生、學困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使他們在每一節(jié)課都有各自的收獲,從而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愿意學數(shù)學,達到自愿學習的目的.
三、實施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策略與措施
(一)對全班學生綜合水平進行分層
實施分層教學的前提是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接管一個班級時,通過做大量的調(diào)查工作,綜合各次的測驗,摸清班級每個學生的學習成績,在絕密的筆記本里把班級的學生按學習成績分為好、中、差三個層次.對于一個班級來說,優(yōu)生、中等生一般占60%,教師要實行分層教學首先應從座位入手,比如把學生座位按優(yōu)、中、差三人一桌,這樣排列兩組,另一組只有中和差搭配且優(yōu)、中、差各層次同列.這樣的排列最有利于對不同層次學生實施因材施教.其次,這樣的編排座位便于學生互助互學,從而培養(yǎng)學生團結(jié)、互助的良好思想.更有利于教師了解學困生及優(yōu)生、中等生的學習情況,使各層次的學生生活在和諧、平等、友好的學習氛圍中,進而共同奮發(fā)學習.這種編排在教師心中要一清二楚.讓學生在不知道的情況下進行分層教學,是最好的教學方法.
(二)分層做思想
古人言:思想決定行動,認識決定成敗.這句話說明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放在首位.學生的思想做通了,就像疏通了一條河,這時水就會暢流.也就是說學生的思想做通了,學習便有了持久的動力、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教師也要進行分層教育,對于優(yōu)生、中等生要以榜樣的力量來激勵他們,對于學困生要用欣賞的眼光、鼓勵的語言、真誠的心與他們溝通,這樣學生的心里會產(chǎn)生強烈的震動,從而得到最好效果.
(三)分層備課
分層備課是實施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前提.改變過去同一教案的做法,對學困生采用低起步、先慢后快、由淺入深、逐漸引導的辦法,把訓練教材的題目編排由易到難,經(jīng)過多次訓練使學困生逐步達到新課標的要求,使優(yōu)生、中等生精通新課標要求.對優(yōu)等生還允許他們在完成教材要求下多增加課外的閱讀量.各層次的教學要求都不能過多增加教學的難度,因為這樣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負擔過重會使學生喪失信心.但也不能太低,因為太低沒法完成新課標要求的學習任務.這樣要求教師準確地把握各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能較好地解決優(yōu)生和學困生同時學的矛盾.如要求每天早讀之前用三分鐘時間復習昨天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中、晚餐之前復習一道數(shù)學題,久而久之,學困生就會逐漸掌握主要知識,學會基本方法,培養(yǎng)基本能力.而那些中等生就會熟練掌握基本知識,靈活運用基本方法發(fā)展他們的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優(yōu)等生會更深刻地理解知識,靈活運用知識,培養(yǎng)探究和創(chuàng)造能力,發(fā)展他們的個性和特長.例如,在對人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12.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進行備課時,我制定的教學目標是:
1.要求學困生能說出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能用判定定理進行對簡單題目的證明.
2.要求中等生能理解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能熟練地運用它來證明.
3.要求優(yōu)生能理解掌握各種判定定理的推理過程,
并能靈活地運用判定定理,證明時對解題思路和方法進行總結(jié),切實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分層教學的考核
進行分層教學后,考核手段也要隨之更新.但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不能在同一次測驗中有三個層次的試卷,這樣影響學生的情趣,造成不應該有的結(jié)果.同一張試卷里的填空題、選擇題、解答題均分為三層次連在一起進行測驗,改卷完后對各層次學生應完成試卷進行分析,找出成功的一面和不足的一面,好的加以表揚,不足的一面用婉言加以勉勵,特別是學困生的思想工作要注意時間、地點、方法等.每章要進行三次測驗,每次測驗都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四、實施結(jié)果與體會
(一)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分層教學使學生的學習目的更加明確,更符合他們自身的實際需要,讓各層次學生的學習負擔減輕了,學習過程也輕松了,這樣就逐漸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自己的課堂舞臺上風風火火地展示自己的才華.這種分層教學的辦法既能尊重學生的人格,又能照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差異,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高,教學效果越來越好,讓每位學生都成為有用之才.
(二)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分層教學改變教師原來上課的枯燥無味,充分調(diào)動了教師的積極性,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從而帶動學生在課堂上生動活潑、自覺主動地去學習數(shù)學,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三)學生整體得到提高
教師改變了以往面向優(yōu)生、中等生,忽略學困生,忽視全面發(fā)展的現(xiàn)象.分層教育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思想,使教師對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照顧到,這樣有效縮小了學生間的學習差距,促使學生的整體優(yōu)化.
總之,分層教學彌補了平行分班的不足,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了每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分層教學是科學的教學方法,需要我們每位教師認認真真地去研究,不斷地去探索再探索,從而更好地為建設新時期的農(nóng)村初中數(shù)學教學服務.
(責任編輯黃桂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