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成本的增加和競爭的激烈,不得不考慮尋找飼料的替代物質。與此同時,僅在2008年,美國和加拿大加工冷凍馬鈴薯產生的副產物產量就達到了430 萬t,而這些副產物可以用來飼喂牲畜,但是前提是需要有充足的證據(jù)能夠證明飼喂馬鈴薯副產物不會對牲畜的生長、畜體特性和肉品質量產生負面影響。
美國科學家假設馬鈴薯副產物(PBP)和瘤胃保護劑組氨酸可能會影響牛的生長和肉品質。其設定的兩種不同的日糧組成中,一種為玉米和大麥谷物占20%(CB,n =20);另一種為PBP替代10%的玉米,以干物質質量計(PBP,n =20)。此外,兩種飲食中均有一半添加50 g/d的瘤胃保護劑組氨酸(HS,n =20),而兩者的另一半則均不添加瘤胃保護劑組氨酸(NS,n =20)。結果表明:飼料配方中含有10%PBP或HS并不會影響牛的生長和胴體性狀。使用Hunter色差計對顏色穩(wěn)定性進行了分析,并采用AMSA視覺評價方法對最長?。↙T)和臀中?。℅M)的肌肉進行了顏色分析。相對于喂食PBP的樣品,喂食CB的牛的LT,在經歷9 d的模擬零售展示后具有更好的顏色穩(wěn)定性;喂食HS的牛的LT和GM牛排則具有明顯顏色優(yōu)勢(P<0.05)。(預發(fā)表于2015年9月Meat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