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燁琦
【摘要】初中階段的學生身體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同時也使塑造美的形體關鍵時期。學生身體的不良姿態(tài),既影響學生的形體美觀,又不利于身心健康,需要及時對學生的形體加以訓練和糾正。那么,如何順利地開展形體課,以達到鍛煉形體的良好效果呢?本文針對這個問題,闡述自己的一些探索。
【關鍵詞】初中生;形體課堂;順利開展
一、問題的提出
初中階段是塑造形體的最佳時期,但是現在的學生大部分都存在“低頭”,“含胸”等不良姿勢,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極為不利。在我國曾有一項觀察性調查,正在被觀察的8165名12歲至15歲學生中,有10度以上側彎的占2.4%。有70%的女生,40%男生出現雙肩高低不一致,脊柱側彎、后凸等傾向性現象。可見青少年形體狀況不容樂觀,因此,在初中階段增設形體訓練非常必要。正規(guī)的形體訓練可以矯正先天或后天形成的不良體態(tài),而且,訓練越早,越有利于對人的形體發(fā)展、氣質養(yǎng)成和不良體形的糾正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形體課堂順利開展的實施策略
(一)榜樣力量,激發(fā)學生的訓練興趣
每個學生的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自己,都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表現的很優(yōu)秀,然而學生在行動上卻自制力較差,遇到困難就會想到放棄和退縮。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利用榜樣的力量,利用自己和學生周圍形體比較好的學生作為榜樣,讓學生深刻感受到美好形體所散發(fā)出的氣質和精神面貌,從而在內心升騰起想要擁有這樣形體的愿望,激勵學生的訓練興趣。
比如在訓練“站姿”的時候,教師要先把自己良好的形體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良好站姿所帶了的精神,在訓練中就會有意識地進行模仿,“挺胸拔背,收腹立腰,收臀提胯”這十二字方針就會牢牢地記在學生的心中,有了鍛煉的興趣。教師就可以順勢讓學生們做一些有助于“站姿”的練習,從而使學生在細致的練習中加強對身體重心的控制,逐步地掌握平衡。另外,教師從學生中選擇形體比較好或者進步比較快的學生,給大家做示范性動作,使學生產生“別的學生能做好,自己一樣能做好”的想法,促使學生相互學習、相互指導和相互促進,認真地分析琢磨每個動作的要領和關鍵,使自己能夠嫻熟地駕馭每一個動作,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
榜樣給學生傳遞了正能量,使學生感受到了形體之美,將自己心中強烈的美好愿望給調動起來,使得訓練更為積極有效,每個學生都努力展示人體曲線美和高雅的氣質,整個課堂進行地真實、自然、貼切。
(二)以生為本,挖掘學生的潛在動力
《新課程標準》倡導以生為本,強制性地反復練習,肯定會讓學生感到厭煩。在課堂練習時,教師要能夠靈活性地進行教學,將形體教學與其它體育運動相結合,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將鍛煉內容建立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以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積極主動地參與形體鍛煉。
比如“長高”是大多數初中生的愿望,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這個需求來引導學生,讓學生了解到四肢骨骼的生長與身高密切相關,尤其是下肢骨骼的生成,也就是學生平時所說的“大長腿”,只要加強下肢的運動,就可以反復地刺激骨髓軟骨,促進該部分的骨細胞分裂和骨化,從而使下肢長的更長。學生有了這樣的認識自然就會激發(fā)鍛煉的興趣,教師就可以圍繞學生的體育喜好,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愛、擅長的體育項目,而不是強迫學生進行自己不擅長、不能熟練駕馭的體育項目,建立跑步、跳遠、籃球等多種運動項目供大家選擇,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
課堂的開展迎合了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學生能夠從實際出發(fā)進行形體鍛煉,既鍛煉了學生的身體,又塑造了學生的形體,滿足了學生內心的需求,使課堂鍛煉達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三)延伸課外,形成學生的日常意識
形體的鍛煉不是三兩節(jié)課就能解決的,需要學生時時時刻刻地堅持和鍛煉,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形體習慣,才能從根本上幫助學生糾正掉原有的不良習慣。在形體塑造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引導學生將形體練習課外延伸,營造一個“大體育”課堂的氛圍,將形體塑造貫穿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建立學生的糾正意識。
比如在訓練“走姿”的時候,這個動作與學生的日常走動息息相關,有的學生在形體課上表現的非常好,然而一到了課下,就恢復了原來的樣子,達不到形體塑造的效果。那么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將鍛煉想課外延伸,利用課間、日常的瑣碎時間,在平時的走動時,練習柔軟步、足尖步、華爾茲、波爾卡、變換步、彈簧步等動作,時時提醒自己走路時要保持移動平直、平穩(wěn),膝蓋正對前方,兩臂自然下垂、協(xié)調擺動,腳尖微外側,同時走路時兩腳的彎曲程度不能太大。學生在日常的鍛煉中,慢慢領悟和琢磨其中的要領,從而進行理解、內化、吸收,使學生由剛開始時的有意識鍛煉逐步變?yōu)橐环N習慣,達到步伐穩(wěn)健均勻、重心位置控制嫻熟,使學生練就挺拔、輕盈的形體,給人以美感。
“大環(huán)境”的形體課堂,使學生建立了日常的規(guī)范意識,能夠時時做到自我提醒,將形體鍛煉融入日常的活動之中,以加強學生對各種動作要領的領悟和掌握,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最終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形體,展現別樣的美感。
(四)調動興趣,激勵學生的風采展示
每個學生的個性不同,性格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區(qū)別。在形體課上,往往有些學生不好意思展示自己,缺乏一定的自信,教師要及時進行鼓勵,在細微之處進行指導,從而使學生表現的更好,動作趨于完美。
比如在每次體形課之前,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上一節(jié)課內容進行回顧,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機會,先讓學生一組組地進行表演,使學生能夠在組員的陪伴下消除緊張和害羞,然后從中找出表現突出的學生進行獨立表演,以激發(fā)學生的展示欲望。同時在學生展示的過程中,教師要對操作困難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糾正,小組內進行學習、切磋,積極進行強化訓練,使學生在動作上得以糾正和提升。另外,教師將形體課堂設置為比賽課堂,選出學生做評委,每個組輪流上場,依次解放學生的思想,展示每個學生特有的精神面貌和風采。
學生的展示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從而積極地對每一個動作細節(jié)進行思考,掌握其動作要領,更進一步提高了參與形體課的積極性。
總之,形體的訓練不僅僅是一種外在的修飾,更是對學生生活態(tài)度、精神面貌和學習自信的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理解不同,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個性進行引導點撥,設置學生喜歡、感興趣的課堂活動,吸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參與,使課堂順利開展,使學生擁有健康體魄、健美形體,塑造出新時代中學生的自信和未來。
參考文獻
[1]周真群,張雪蓮.初中形體課教學對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影響[J].青少年體育,2014(02).
[2]胡芳.健康形體練習科學化探索[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