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龍
【摘 要】
教育的不斷改革和小學語文新課標的實施,越來越注重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動手操作,因此,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教學實踐活動必不可少,通過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語文課外實踐活動,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主動性,使語文的學習變得有趣起來,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本文首先闡述了小學語文課外實踐活動的指導原則,然后提出了一些課外實踐活動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外實踐活動 原則 教學策略
1.以演講的方式講課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小學生的語文聽說能力是基礎也是必備能力,是提高小學生綜合能力的重中之重,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深刻意識到這一點,著重在小學語文開外實踐活動中融入這一要素,特別是現(xiàn)代社會對于人口才的更高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盡職盡責,有意識的培養(yǎng)、鍛煉和提升小學生的語文聽說能力,從而有效促進小學語文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和進步。
比如,可以在上課采取演講的方式。上課的時候,老師對要所講的內(nèi)容像是講小故事一樣的講述出來,讓小學生像聽童話故事似的,在上課伊始就抓住孩子們的心,讓孩子們進入老師精彩的演講中,對于演講的內(nèi)容進行深入的理解和體會,這樣可以讓小學生更容易去理解一些知識和內(nèi)容。老師要引導學生領悟文章的內(nèi)在靈魂,通過動情的朗讀來置身其中,努力體會在書中所描繪的情境下作者的感悟,做到感同身受,從而發(fā)掘出作者的思想美。大多數(shù)文章都是通過塑造人物形象來表達某種情感的,因此老師可以通過對人物進行分析,結(jié)合人物的外在形象以及行為來揭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由易到難,層層推進,使學生感悟到人物形象的心靈美,進而體會到作者所要傳遞的思想內(nèi)涵。這些小故事一樣的內(nèi)容容易抓住小學生的心弦,讓他們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也可以讓他們對接下來的授課內(nèi)容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其次,通過示范性的朗讀來感染學生,諸如演講和朗誦之類的語言藝術都是通過極富情感的朗讀來感染聽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富有張力和表現(xiàn)力的朗讀也是一種能夠活躍課堂氣氛的有效途徑和方法。要想使學生體會到字里行間的情感和美感,首先,老師要能夠深入體會其美妙,然后通過示范性的朗讀表演給學生,要做到所謂動之以情,這樣才能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那么這堂課就算是成功了。這種示范性的朗讀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鏗鏘有力的聲音和激昂的情感能使學生迅速進入到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中,切身地感受作者所要傳達的情感和主題思想,從而達到充分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一目的。
2.讓小學生去預習要講的知識
小學生的人生閱歷不夠豐富,對于課文的理解能力相對較差。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預習這一過程必須好好把握,努力做到最好。為了抓好這一工作,小學教師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和方法來布置預習內(nèi)容和任務,因此,預習好是學習好的基礎,只有讓學生提前預習好學習內(nèi)容,才能在課堂上事半功倍。要充分調(diào)動小學生在課下的積極性,對于一篇文章的寫作背景、作者簡介以及整篇文章都要進行通讀,在老師講課之前首先要對于這些淺顯易懂的東西進行了解,之后再去聽講就會變得容易一些。并且,預習不僅要讀,還要去思考。在課下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對于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質(zhì)疑并且自主思考,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得到答案,得到一定的了解,如果無法得到答案,在上課期間就要著重聽講,這樣有利于抓住重點難點,加強課堂質(zhì)量。這樣在提升課堂效率的同時還可以鍛煉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這些都屬于實踐能力,不僅對小學語文的學習有所幫助,對于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活也是很重要的。
3.對學生要加強課外閱讀能力
閱讀是一種認識世界、搜集信息、發(fā)展思維、提升修養(yǎng)的重要途徑。對于涉世未深的小學生來說,課外閱讀更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體驗。小學的孩子們正處于積累知識的黃金時期,在這個階段的閱讀材料不能僅僅局限于語文教材,應當拓展視野,擴大閱讀范圍,增強閱讀能力。閱讀是一種精神食量,小學生的時候就應該培養(yǎng)閱讀的能力。書籍使人進步,對于任何年齡段的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好的習慣要從小培養(yǎng),因此對于小學生來說,也必須十分重視閱讀能力的提高,從而可以有效開拓小學生的視野。多讀書的益處很多,一方面讀書可以充實自己,另一方面,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時間觀念淡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通過閱讀可以幫助小學生合理安排和利用時間。小學生如果可以從小養(yǎng)成多讀書的好習慣,將會十分有利于其以后的學習、進步和發(fā)展,也可以有效提升其文學素養(yǎng)。
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的習慣,提升閱讀能力所帶來的益處并不僅僅如此,它所帶來的影響涉及到語文教學的方方面面。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有多讀書,多積累資料,提升自己的語文文化素養(yǎng),才能提升自己理解文章的能力、分析段落的能力、寫作的能力等等。讀的書多了,這些能力自然會得到提高。由此可以看出,閱讀所能夠訓練的能力是多種多樣的,是小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課外閱讀所帶來的益處是不容小覷的。因此,老師要善于利用身邊的資源,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
【結(jié) 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每一位語文教師不斷的探索和積極的進取。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事,需要耐心、精力以及一顆敬業(yè)奉獻的心。語文是博大精深的一門學問,為使?jié)h語之美發(fā)揚光大,也為了能夠培育出更高層次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人才,語文教師必定要嘔心瀝血,賦予孩子們發(fā)現(xiàn)美的能力,提升孩子們的實踐能力,讓他們能夠更加自由地徜徉在語文的海洋之中。
【參考文獻】
【1】朱海存.淺析小學語文課外實踐作業(yè)設計【J】.沙棘(科教縱橫),2010(5)
【2】吳志德.教師期盼有余學生實踐不足——農(nóng)村小學語文課外實踐作業(yè)的不足與有效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