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超野
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是體現(xiàn)在寫作能力上。作為引領學生進行寫作教學的教師必須更新觀念,勇于創(chuàng)新,關注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獨立寫作能力。
寫作教學寫作興趣寫作能力多少年來,寫作教學中,我們經(jīng)??吹綄W生怕寫作文、厭寫作文,老師苦教作文、厭教作文的現(xiàn)象,使寫作教學面臨許多困惑。《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中的寫作就是運用優(yōu)美語言文字把所思所想進行表達和交流的方式,是進行一種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蹦敲矗绾卧谡n堂教學中實踐新課標,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實踐呢?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相信你對你懷著希望,你就是他們的的教育者和指導者,你就是他們的老師,你說的一切就是權威、就是生活中智慧的化身,是朋友?!痹鯓于A得學生信任,怎樣成為學生永久的生活老師、朋友?教師首先要把學生看成學習的主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用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火熱的生活,在實踐中學會學習。教學過程中,我努力給學生提供活動的場所,豐富活動的內(nèi)容,培養(yǎng)廣泛的興趣,如舉行演講比賽、歌詠比賽、書法比賽、故事比賽、美術活動、文藝活動、體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的直接參與中,體會真情實感?;顒拥膬?nèi)容多了,興趣廣泛了,寫作的素材也就豐富了。同時,我引導學生將自己的認識、感受、體驗和理解及時地記錄下來。
如寫日記,養(yǎng)成易于動筆、樂于表達的好習慣。引導學生堅持寫日記,保持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這種默契的尊重、理解與心靈碰撞,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樂于寫作的興趣,增加了學生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學習過程,而且也是對學生進行道德長跑的良好訓練。學生對寫作感興趣,佳作不斷涌現(xiàn)。
二、“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古今中外,善于寫作的人,沒有一個不是肚子里裝著幾百篇好文章的,并不是背熟了好去模仿抄襲,而是背熟了才能吸收消化,把別人文章中的好處變成自己的”(張志公《怎樣過語文關》)。學生對閱讀感興趣,讀得多了,積累了語感,自然就開始寫了?!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鼓勵學生自己選擇閱讀材料”。教學過程中,我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有計劃地向?qū)W生推薦古今中外優(yōu)秀作品,如我國的《四大名著》《上下五千年》等,還引導學生背誦大量的古代詩詞百余首,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詩人的作品,同學們都能熟練背誦多首。楊萬里、朱鼎、文天祥、辛棄疾、岳飛、蘇軾的名篇,學生也能背誦多首。我還引導學生背誦了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等二十余篇。學生在日積月累中朗朗上口地背誦古代詩詞,積淀了雄厚的中華文化豐厚的底蘊,為寫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十一冊教材《積累·運用三》申的習作;要求讀一本好書,或看一個好的影視節(jié)目,用讀后感或觀后感的形式寫下來,學生紛紛交上他們的作品:讀《死魂靈》有感,讀《心中的冰點》有感,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讀《哈利·波特》有感……望著學生筆端流淌的激情,傾聽學生成長的心曲,雖然他們的認識還很幼稚,雖然他們的創(chuàng)造還不夠完美,但是,他們用行動召示著"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的興趣己經(jīng)養(yǎng)成。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寫作愿望,其間蘊含著“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哲理。
三、生活是寫作的源泉
對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的細心觀察、用心傾聽和親身體驗,猶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我們就是要教會孩子能看到美和感受到美。我們教師要引導學生投人生活、熱愛生活,在生活中認識世界,認識自我;讀書學習是生活,參加各種活動同樣是生活,如果遠離了生活,不能直接面對生活的真善美,假惡丑,很難寫出具有人文精神的優(yōu)秀作品,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用審視的態(tài)度、思辨的眼光對待生活,絕不能教育學生成為精神上的盲目樂觀主義者。教學過程中,我鼓勵學生自由自在表達和有創(chuàng)新意識地表達,減少對學生寫作的約束。關注現(xiàn)實,面對環(huán)境惡化、沙塵暴嚴重的現(xiàn)象,學生寫出《別樣的春天》“天地間迷茫茫的一片,漫天飛舞著黃沙,刺得人們不敢睜開眼睛……我不禁掩面長嘆,春天,你是怎么了?難道你想以此懲罰人類對自然的破壞嗎?”面對學習壓力過重,家長的過分期待,學生發(fā)出了悲憤的呼喚一一《我想退休》,面對大街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個老瘋子的痛苦生活,學生寫出了《他,走在冷冷的秋風中》。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理解和體驗,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寫出了關注現(xiàn)實、關愛他人、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作品。教育家葉圣陶說“生活即教育”。的確,走進社會就是走進語文教育的大課堂,走進生活就是走進你最親近的語文老師。
四、“文章不是無情物”
有的學生面對寫作感到尷尬,因為生活中沒有太多的新鮮事,沒有太多的驚天動地的人,所以,他們感到作文無話可說,無內(nèi)容可寫,更談不上創(chuàng)新了。其實,好的作文不在于選材多么獨特,而關鍵在于作者對生活是否有獨特的認識和感受?!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從寫作教學看,應重視培養(yǎng)觀察、思考、表現(xiàn)、評價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理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因此,教師要在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上下功夫,在寫作指導上,教師要減少對學生想法的束縛,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的空間,我經(jīng)常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表達出學生自己的真情實感。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當我引導學生理解到“精彩極了”是一種慈祥的愛,鼓勵式的愛;“糟糕透了”是一種嚴厲的愛,嚴格要求的愛。這兩種愛雖然表現(xiàn)形式不同,但目的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長。學生激動了,他們突然明自,原來自己的父母曾經(jīng)給予自己的是多么博大深沉的愛啊!學生充滿激情地在作文中寫道:“爸爸,您就像浩渺的大海,包容了狂風巨浪,卻永遠有屬于我的幸福的港灣!”“媽媽,您逝去的青春年華里,我看見您的眼睛充滿了希望——因為是您纖弱的雙肩擔起了家庭的重擔、孩子的成長!”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養(yǎng)成了說真話、實話、心里話的好習慣,作文也就充滿了真情實感。只有發(fā)自肺腑的真情實感,才有震人心魄的魁力。
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是體現(xiàn)在寫作能力上,《語文課程標準》為寫作教學指明了方向,作為引領學生進行寫作教學的教師必須更新觀念,勇于創(chuàng)新,關注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獨立寫作能力。我們充分相信,在此新課程精神的鼓舞下,在教育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寫作教學園地將展現(xiàn)一派異彩紛呈的燦爛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