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慧于心而秀于口”“精于思而美于言”,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來自于敏捷而機靈的思維。思維與語言運用能力密切相關?!翱陬^表達就是,先想后說,邊想邊說。想,就是通過思維活動組織內部語言,組織內部語言的過程屬于思維活動的過程,思維敏捷就可以快速組織表達內容,并使朦朧的思想快速明確化,思維靈活就具有一定的應變能力,思維概括能力強就能從紛繁的材料中提出有層次,有中心,有條理的內容”[1]。可見,要想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基礎。
一、思維敏捷性的訓練
(一)詞語組合訓練
首先請全班同學在一張紙條上隨意寫一個詞或詞語,然后把它們混合一起,要求同學從中隨意抽取4張紙條,用紙條上4個詞語組合成一段話。但是要合乎情理,有積極意義為佳。
(二)故事接龍訓練
以小組為比賽單位,第一個同學說開頭,從前到后,串成一個故事或一段合乎邏輯的話,最后同學說結尾,并將整個故事情節(jié)復述一遍。以情節(jié)曲折,出人意料的小組為佳。
二、思維條理性的訓練
(一)表示條理性詞語,關系詞語的訓練,比如說“首先”“其次”“因為”“所以”等等,盡量避免連續(xù)使用“然后”等。學生在表述一個內容較為復雜的事情時,往往會出現(xiàn)想到哪說到哪,說者說了半天,聽者還聽不清他說什么,說的重點是什么,這些都是思路不清晰,缺乏層次,不能適當使用關系詞的表現(xiàn)。比如,請學生講述最喜愛的美食小吃的做法,大多數(shù)同學都能有條理地將美食做法的整個流程說得清清楚楚。
(二)段落銜接的訓練。在述說一件事情時,會出現(xiàn)思路“卡殼”“短路”的現(xiàn)象,往往是上一段落與下一段落連接時無法銜接好,這也是學生在口語表達中的一個難點。筆者采用舉例---分析---練習的步驟使學生掌握。比如,學習用“承上啟下,提高意趣”的方法來銜接段落。如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為例,文中第三段是作者的一段內心獨白,可是讀者更關心的是“什么樣的荷塘月色”。而一句“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塘月色好了”,很巧妙地將第三與第四自然段銜接起來。在課堂上即時訓練這種銜接方法,同學們的思維非?;钴S,逐漸學會將句與句,段與段連貫起來,并將話語的意旨得以提升。
三、思維靈活性的訓練
“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重要特點就是開放性,思路不局限于某個孤立的事務,而是積極尋求事物之間的關系,聯(lián)系范圍廣,遷移性強。”[2]要使學生的思維開闊并靈活,就要他們敢于突破傳統(tǒng)思維的束縛,進行靈活性的思維訓練。
(一)發(fā)散性思維的訓練
發(fā)散思維是在思維過程中,以某一問題為中心,沿著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向外擴散的一種思維方法。如:鹽的用途,同學們的回答形形色色,有的說鹽可以作調味品,有的說鹽可以消炎,有的說鹽可以腌制食品,有的還說鹽可以做房子,有的說利用鹽可做不會淹人的游泳池等等。同學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使思維方式在面上更開闊,其看待問題的角度會更獨特,表達問題的方式會更新穎。
(二)逆向思維訓練
從正面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這是常規(guī)的正向思維方法。如果從問題的反面去思考解決的方法和途徑就叫“逆向思維”,也叫做反向思維。在課堂上,筆者請同學用逆向思維分析這個案例:有個教徒在祈禱時來了煙癮,他問神父,祈禱時可以不可以抽香煙。神父回答“不行”。另一個教徒也想抽煙,但他換了一種問法,結果得到了神父的許可,他是這樣問神父:“在抽煙的時候可不可以祈禱”?神父回答:“當然可以”。為什么同樣是抽煙和祈禱,祈禱時要求抽煙?同學們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有同學說:“祈禱時不可以抽香煙,因為那是對耶穌的不尊重;而抽煙時要求祈禱,則表示他在休閑時也想著神,神父當然也就沒有反對的理由了”。因此,同學們在口語交際中,經常會遇到從正面無法回答的問題,如果能轉換一下思維視角,“反其道而行之”,把事物的位置顛倒過來進行思考,從反面尋找出更好的回答方式。
三、思維深刻性訓練
思維的深刻往往決定一個言語的深度。有些人說話一針見血,直達事情本質,抓住要害。但是培養(yǎng)這種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給學生做些針對性訓練。
(一)新聞評論
每堂課前5分鐘,想上臺發(fā)言的同學都要到講臺上來,對于最近發(fā)生的國內外大事,及自己身邊的一些新聞事件進行播報,然后再由其他同學進行各抒己見的觀點闡述。剛開始同學的見解還較片面,但在與同學的交流之中,越來越能抓住事情的實質,看到現(xiàn)象背后的東西。
(二)寫作訓練
中職生平時寫作較少,說到寫作就頭疼,殊不知寫作是將思維進行條理化、深刻化,再用文字的形式外現(xiàn)出來的行為。經常寫作的人,頭腦靈活,材料信手拈來,說起話來常常滔滔不絕。因此,在教學中,筆者經常布置課外作業(yè),比如說:寫一篇演講稿《假如我是院長》,寫一篇婚禮祝福辭,寫一篇畢業(yè)感言《二十年后我們再相會》等等,選取一些同學們感興趣,有想法的話題去寫。對于這些話題,有些最貼近他們目前的生活的,而有些是對未來的憧憬,很能激發(fā)他們寫作的熱情,其中有些同學的見解不乏深刻,頗有見的。
因此,通過有效的訓練是可以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這對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注釋:
[1][2]余偉.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與運用[M].北京:航空工業(yè)出版社,2008.
(阮春梅 ?江西撫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344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