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景琦
摘 要: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我們作為數學教師,要重視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利用已有的知識思考問題,通過比較、分析、抽象、思維、概括等邏輯思維活動,自己得出結論。這就需要將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落在實處。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培養(yǎng);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7-344-01
小學階段是發(fā)展學生思維的重要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有利時期。每個數學教師都應該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要結合數學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把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做到結合有機、滲透自然、要求適度、方法得當,真正把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落在實處。
一、抓一個“比”字,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能力
“比”就是比較。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比較是一切理解與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來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蓖ㄟ^比較,我們可以把相似、相近的應用題知識區(qū)別開來,找出它們的差異,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教學時,我充分利用教材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找出兩道題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如第二冊88頁例7:①有紅花9朵,黃花6朵,黃花比紅花少幾朵?②有紅花9朵,黃花比紅花少3朵,黃花有幾朵?先引導學生通過題面觀察、比較答出:兩題中有一個條件是相同的,即紅花9朵,另一個條件和問題不同。再讓學生結合直觀圖,觀察兩題有何相同與異同的地方:①題里的第二個條件就是②題里的問題;①題里的問題在②題里變成了條件。因此,解題時應根據條件和問題確立解答方法。最后再從結構比較兩題:從條件看,都是已知紅花多、黃花少,多的紅花可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和黃花同樣多的部分,另一部分是紅花比黃花多的部分。由此可得:題①是求黃花比紅花少幾朵,要從紅花里去掉與黃花同樣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紅花比黃花多的部分,也就是黃花比紅花少的部分,即“9-6=3(朵)”。題②是求有多少朵黃花,要從紅花的部分去掉紅花比黃花多的部分,就是紅花與黃花同樣多的部分,也是黃花的朵數,即“9-3=6(朵)”。
這樣的觀察、比較,使學生對兩類應用題的結構和數量關系更加明確,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比較和邏輯思維能力。
二、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綜合的能力
分析與綜合是思維的基本過程,也是重要的邏輯思維方法。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在進行應用題教學時,我通常做法是引導學生從借助線段圖進行分析,綜合到根據所給的條件和問題進行分析、綜合,重視概念教學,計算教學和幾何初步知識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例如,在學習長方體、正方體后,我出示這樣一道題:“一個棱長8厘米的正方體木塊,表面全部涂上紅顏色,然后把它分成棱長是2厘米的小正方體若干塊,其中三面有紅顏色,二面有紅顏色,一面有紅顏色,沒有紅顏色的各有多少塊?”通過分析,學生推出:以大正方體的一頂點為小正方體頂點的小正方體有三個面涂有紅色,因為大正方體共有8個頂點,所以這樣的小正方體有8塊,以大正方體棱長的一部分為一條棱長的小正方體二面涂有紅色,計有2X12=24(塊);只以大正方體一個面的一部分為小正方體的一個面的小正方體一面涂有紅色,計有4X6=24(塊)?這樣的小正方體,后用64-8-24-24=8(塊)得出沒有涂色的小正方體。
三、抓一個“畫”字,初步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能力
“畫”就是用直觀圖形把應用題的條件和問題形象的表示出來。使學生獲得充分的感性材料和豐富的表象,教師給予抽象、概括,學生認識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從而抽象、概括能力得到培養(yǎng)。如一年級應用題教學時,題“左邊有8朵紅花,右邊有3朵黃花,一共有幾朵花?”首先在黑板左邊用紅粉筆畫出8朵紅花,讓學生觀察,在黑板右邊用黃粉筆畫上3朵黃花,引導學生看黑板說意思:“左邊8朵紅花,右邊3朵黃花”,這樣使學生首先得到了感性材料。再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一共有幾朵花?”就很自然的把“畫”出的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即應用題。學生比較容易地掌握了應用題的結構,這樣根據題意和已建立起來的表象,聯系加法的含義,分析數量關系,學生很容易說出“要求一共有幾朵花”培養(yǎng)了學生的抽象、概括的能力。
四、抓一個“變”字,初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
“變”就是變換條件、變換問題。它可訓練學生從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問題,說明問題實質,使學生思維更靈活、敏捷。如“有紅氣球6個,有黃氣球24個,共有多少個氣球?可變?yōu)椋孩儆屑t氣球6個,黃氣球比紅氣球多18個,共有多少個氣球?②有黃氣球24個,紅氣球比黃氣球少18個,共有多少個氣球:③有紅氣球6個,比黃氣球少18個,共有多少個氣球:④有黃氣球24個,比紅氣球多18個,共有多少個氣球?盡管條件敘述形式變了,但其黃氣球、紅氣球的數量關系是一樣的。這種變換形式的訓練,使學生的思維不是固定在某一個問題的結構和解法上,從而培養(yǎng)學生認真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系的良好習慣,發(fā)展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提高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總之,在低年級應用題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采取多種形式,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