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穎
摘 要:作文能力,是一個人認知感受、語言表達、邏輯思維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作文教學應(yīng)適應(yīng)不斷發(fā)展的新形勢。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中擷取素材,從自己的經(jīng)歷中感悟生命,在生活中觀察、體驗、積累、寫作,是走出作文教學困境和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
關(guān)鍵詞:作文教學;生活;情感;思想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7-321-01
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培養(yǎng)和提高中學的寫作能力,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必須十分重視作文教學。提起中學生作文,社會上頗多批評,普遍認為“寫作水平低”、“不會寫東西”。作文難教、學生難寫、作文教學少慢差,仍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如何提高中學生的作文水平呢?
“熱愛生活,了解生活,觀察生活”是作文教學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訓誡話語。葉圣陶曾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作出什么樣的文字,否則就會陷入不切實際的唯技巧論。”然而,究竟何為“生活”?怎樣發(fā)現(xiàn)“生活”?這些更具體、重要的問題卻一直被各種技巧花樣和空洞套話所淹沒了。離開了“生活”這個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作文便只能是空中樓閣,紙上談兵。
生活是寫作的寶庫,生活中有喜怒哀樂,看到聽到很多的大事或小事,文章只有寫出了生活中的真情實感,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中學生的生活空間雖然比不上成年人那么豐富,但是他們有屬于自己的“世界”,如果能真實地把發(fā)生在自己“世界”的故事寫出來,就可以吸引讀者的好奇心,使他們在閱讀中受到感染,領(lǐng)略到一個別樣的“世界”:不同的家庭成員,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的成長經(jīng)歷,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審美觀和價值觀,對報紙、廣播、電視、網(wǎng)絡(luò)等各種媒體信息的不同思考……這些對于別人來說都是一個未知,往往能給人“眼睛一亮”的感覺。生活,因其顯得“陌生”,才“活”起來;生動,因其顯得“陌生”,才“動”起來,這樣的作文才切中了“美”的精髓。
因此,在我們的作文教學中,對好作文的評析不能僅停留于生動形象、語言簡練、比喻貼切等這些大而化之的空洞言辭。教師應(yīng)具備文本細讀、“文心雕龍”的能力和眼光,及時捕捉、保護、發(fā)散學生的感性靈光,將精彩的字、詞、句拿來作深入分析和品味。讓學生在感性層面上對它們的妙處真正有所會心,認識到原來自己天然就具備“生動形象”的資質(zhì),不必再在“裝高深”“偽深刻”的泥淖中徘徊。這樣學生作文里的生活世界之門就真正敞開了。
富有“真情實感”,是在作文訓練之初就對學生提出的要求,情感之“真”,是評價一切文學作品最基本的要求。作文要把自己眼中所看、心中所想的東西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來,讓讀者感受到他(她)的人格、個性、思想、情感,感受到他(她)觀察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他(她)的價值觀念和理想追求。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應(yīng)呼喚真性情,倡揚人文精神的回歸,充分尊重學生的心靈自由,努力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的氛圍,讓學生的心靈沉浸在感動的海洋之中。一篇作文,故事可以編造,人物可以虛構(gòu),但它給人的情感洗禮必須是真摯的,否則就會令人生厭。然而,在當下的作文教學中,我們遺憾地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中的真情已大量流失,“為文而造情”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復制”情感的套作將人最寶貴的東西——情感給淹沒了。語文教師該如何幫助學生蘇醒和保護情感神經(jīng)呢?我們認為,關(guān)鍵還是要回到生活本身。注意養(yǎng)成學生關(guān)注社會,關(guān)注生活,關(guān)注人生,體驗生活的良好習慣。讓學生親身體會到,生活中有取之不盡的寫作寶藏,讓學生在切切實實的生活中,在人與人、人與世界的真正交往中去經(jīng)受喜怒哀樂、人倫情理。痛,要痛得徹底;喜,要喜得無羈。在情感的大起大落、跌宕起伏中,將情感的神經(jīng)“驚醒”,真正拓展開情感生活的疆域。當情感的世界被打開,離“為情而造文”的理想境界也就不遠了。
文章鮮活,人首先要鮮活。我們不能束縛學生鮮活的思想,壓抑他們鮮活的情感、個性,要讓他們敢想,敢說;愿想,愿說。世界上沒有兩片樹葉是完全相同的,也沒有兩個人是完全一模一樣的。每個人在內(nèi)心情感、思想、性格諸方面都有著獨有的微妙的豐富復雜的不同點。一個人便是一個獨特的鮮活的世界。因此,要告訴學生,寫給別人看的作文不是交差,而是要力求打動別人,引起別人的共鳴。樹立正確的作文觀,不是敷衍塞責而是真情以待。注重在觀察的基礎(chǔ)上進行思考:“生活中哪些東西讓我感慨,我以哪種方式來表達更易讓人接受且會留下深刻印象?!滨r活的作文才能得到讀者的信任并打動讀者。而要寫鮮活的作文,必須“我手寫我心”。學生的作文不要去負載過多的使命,不要去過多地考慮主題價值,而是去寫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情、理。用獨立的視角,寫?yīng)毜降囊娊夂透形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