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英 何開瓊
摘 要: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也是小學語文教師感到十分棘手的課題,也是小學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課。特別是農(nóng)村孩子由于受到一些客觀條件的制約,作文教學更是難上加難。
關(guān)鍵詞: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7-300-01
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也是小學語文教師感到十分棘手的課題,也是小學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課。特別是農(nóng)村孩子由于受到一些客觀條件的制約,作文教學更是難上加難。這就要求教師要因勢利導,指導趣味作文,引導學生緊扣寫作話題,大膽地走進生活,從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中找到寫作的素材讓學生自由命題,讓他們喜歡說什么就寫什么,為學生營造一個自由的寫作天地。
一、小學生作文存在的問題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農(nóng)村小學生作文寫作的短板:一是視野狹窄。受地方條件限制,農(nóng)村孩子對很多新鮮的事物缺乏直接認識,很多東西僅僅限于書本層面,缺乏直接的感官認識,不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無法激起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二是知識面狹窄。冰心曾說:“要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要寫作,先得有積累。而農(nóng)村孩子由于受到一些客觀因素的制約,對課外的知識涉獵少,積累更少。三是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生怕學生寫不好作文,教師從備課開始就從審題立意、文章結(jié)構(gòu)、寫作素材等各方面著手考慮,在教學時將這些內(nèi)容一一教給學生,并不考慮學生是否真正消化吸收。
二、生活是一切創(chuàng)作的源泉
小學作文教學應著力促進兒童的自覺表象活動的發(fā)展,使他們能逐步獲得盡可能穩(wěn)定、鮮明而深刻的印象。兒童記憶庫中表象的穩(wěn)定度、鮮明度越高,就越利于加工,思維就越活躍,就越具有創(chuàng)造性,也就越有可能寫出內(nèi)容真實、形象具體的好文章。因此筆者首先要做的是,教學生學會去“愛”。愛山,愛水,愛名勝古跡;愛父母,愛老師,愛周圍的人;愛植物,愛動物,愛小物件;愛看書,愛收集,愛手工制作;還有愛種植,愛采摘,愛參觀一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孩子們的情感更豐富了,頭腦中儲存的東西更多了,他們會隨筆寫下這樣的精彩段落:
“摘高處的葡萄時,落入了我的袋中”。我忍不住拿起一個葡萄珠,剝?nèi)テぃ诺阶炖?,??!真是汁多味甜,甜在嘴里,甜在心里。一片綠油油的花生地,花生的我踮起腳尖伸直胳膊左手輕輕地捏住葡萄的莖,右手用剪刀“咔嚓”一剪,又一串葡萄葉子很茂盛,花生好像在和我捉迷藏,一個個都藏到了地底下。我雙手握住花生的莖葉,身子微微向后傾斜,稍稍用力一拔,一個個帶著泥土芳香、嫩黃色的花生便歡快地蹦了出來。像一群淘氣、頑皮的孩子,顧不上身上沾著的點點泥土,爭先恐后地跑到我的眼前,向我述說著地下迷宮中的趣事。
可見,生活正是廣闊的海洋,教育學生,只有熱愛生活,才能積極地投入生活的懷抱,才能從中獲取知識,增長才干。
三、引導學生寫真話,表達真情實感
“文章合為時而作”,“文以載道”,是我國語文教學歷來堅持的傳統(tǒng)。小學作文訓練雖然只是最初步的應用語言表達見聞感受的訓練,但它畢竟是小學生表達自己生活認識的活動,應當把語言文字的表達訓練與語言文字應用的目的性教育結(jié)合起來。同時,要教育學生明白,作文不是文字游戲,而是把自己的真實生活感受、思想情感傳達給別人。因此首先要有表達的欲望、表達的需要,然后才有作文,這也就是我們說的:“有所為而作”。只有讓學生把作文當作自己參與生活和發(fā)展自我的工具,真正解決“為什么寫”的問題,小學生的作文才能形成持久穩(wěn)定的內(nèi)部動力。
四、立足于學生的身心特點,通過寫童話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激發(fā)學生展開想像和幻想,鼓勵學生寫想像中的事物。”小學生的想像能力發(fā)展較早,他們常借助幻想的方式來觀察理解和解釋他們生活世界中的事物。童話作文可以用其所長,把學生潛在的想像力激發(fā)出來。因此,訓練學生寫童話,既符合當前落實新課標的形勢,也順應了他們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對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大有幫助。
兒童是天生的“浪漫主義”的“童話作家”,童話化作文的訓練就是要放飛他們的想像,讓他們猶如翱翔于藍天的芻鷹;遨游于大海的魚兒!充分享受作文課帶來的快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我們采取了以下做法:
1、提供想像條件,鼓勵大膽幻想。
童話作文的內(nèi)容,涵蓋了學生的一切生活和空間。生活中所發(fā)生的一切事情,都能在童話中得到映照;學生的喜怒哀樂,也能在童話中得以體現(xiàn)。我們積極鼓勵學生說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想寫的東西,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選材。在訓練中我們要給他們提供自由想像、獨立思考的情景條件,鼓勵他們大膽幻想。有了自由馳騁的空間,就再也沒有那么多條條框框的限制,學生才得以充分的發(fā)展。
2、教會構(gòu)思方法,提倡個性表達。
童話往往以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吸引人們,所以在訓練學生寫童話時得講究巧妙的構(gòu)思。同樣一個富有新意的題材,構(gòu)思不好,它也不會吸引人。童話語言獨具特色,寫童話比寫一般記敘文在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方面具有優(yōu)勢。學生具有廣闊的表現(xiàn)空間,可以綜合運用多種表現(xiàn)手法。其次,童話是學生內(nèi)心思想情感真實的反映,它折射出學生的性格、興趣、愛好,這使得學生在語言表達上富有個性化。
3、注意立足現(xiàn)實,要求合理想像。
一旦兒童思緒揚起,往往又會乘著興致,漫無邊際的想理想像像開去。因此,我們要向?qū)W生提出想像合理的要求。因為,只有想像合理,才有意義。是合理還是不合理,兒童往往把握不住,僅是概念地提出要求,兒童并不能掌握要領(lǐng)。教師的作用,在于適時發(fā)掘?qū)W生的心靈火花,讓學生立足現(xiàn)實,合理想象。
總而言之,作文教學之路畢竟是艱難的。我們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學習和思想認識的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注重積累寫作素材,指導寫作技巧,讓學生從“厭”寫變“樂”寫,真正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