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譯文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7-264-01
課題:游褒禪山記
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的:1.通過朗讀教學,使學生讀準字音,明確句中停頓。
2.熟讀全文,體會古文語言之美,為下堂教學打基礎。
教學重點:為鍛煉語感服務,開展多形式的朗讀活動。
教學難點:語感加注釋,在讀中品味文章感情。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視頻
教學方法:多形式朗讀教學法、探究學習法
教學步驟
一、教學準備(回顧舊知,激趣導入)
1、回顧中國著名愛國詩人艾青的詩歌,用赤子之心飽含民族國家深情的經典《我愛這土地》,學生齊背。
2、教師放視頻任志宏版本《我愛這土地》的朗誦,學生情緒飽滿。
3、教師引導學生感知語言聲音的魅力后,師生齊齊朗誦《我愛這土地》后,進入《游褒禪山記》學習。
二、教學過程(始終貫穿朗讀教學的宗旨,以激發(fā)學生情感為要)
1、教師用飽滿熱情范讀,提示學生注意重要字詞的讀音和斷句。
2、請五位同學分段朗讀,學生糾音錯后,老師再糾句讀之誤。
3、教師總結:朗讀的技巧在于放開自我,真感情流露。
4、教師又以李白的《將進酒》中“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幾句為例,示范如何將真情注入,放開自我。
5、學生跟教師讀這幾句,有所感悟后,學生齊讀《游褒禪山記》全文,教師再次提醒學生注意暫停、語速快慢、重音,最重要是帶著飽滿的感情。
6、張弛有道,為引發(fā)學生更進一步興趣,教師播放中央電視臺主持人賀歲版《祝酒歌》,讓學生領略中國不同方言區(qū)的語言魅力。
7、提示學生:有人說:“聲音是靈魂的音樂。”聲音的魅力無處不在,并不是只有普通話閱讀才是真正的閱讀,我們盡可以運用別種方式閱讀,比如四川話,比如其他地方方言。
8、教師以李白《將進酒》為例,用四川方言朗誦。
9、過渡:正如李白詩中“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們也能用最喜歡的方式來閱讀和朗誦。
10、學生用四川話齊讀文章第三段,教師總結優(yōu)劣得失。
11、學生再用2分鐘飽含激情自由朗讀第三段。
12、教師充分運用學生間自讀---教師領讀---抽學生讀等各種調動方式,讓學生熟讀成誦,瘋狂朗讀。
13、總結誦讀的好處:一是化無聲文字為有聲語言,口讀耳聽,口耳并用,這不僅使閱讀真正活起來,而且印象深刻,便于記憶和理解。二是一邊緩緩朗讀,一邊慢慢思考,將“讀”與“思”有機結合起來,可以更好地加深對讀物的理解,對那些優(yōu)秀篇章、名言佳句,反復誦讀,做到“讀了又思,思了又讀,自然有味”,乃至愈讀愈有味,趣味無窮。三是聲情并茂,培養(yǎng)語感和情感。朗讀時讀音響亮,抑揚頓挫,節(jié)奏分明。并將讀者自身的感情融合到讀物中去,這就大大增強了讀物的形象感、意韻感和情趣感。長期堅持誦讀,就會從感性上、從直覺上、從整體上去認識、去體驗、去占有名篇佳作的精髓,主動地消化和吸收;長期堅持誦讀,就能養(yǎng)成眼到、口到、耳到、心到的良好的誦讀習慣。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吟詠的時候,對于探究所得的不僅理智地理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法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痹竿瑢W們都能學有所獲,收獲聲音的美好!
14.課后作業(yè)布置:熟讀并背誦《游褒禪山記》第三段。
三、附板書設計
四、教學后記:在全校青年教師競教決賽場上執(zhí)教這篇傳統(tǒng)古文之前,本人也曾經想過以古文知識為教學中心,讓學生領略宋人文章理趣之美。鑒于平日古文教學中,學生經常出現(xiàn)對古文知識的一知半解、囫圇吞棗式接受的問題,我嘗試用詩歌教學方法中常用的朗讀教學法來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從而為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睈垡蛩固挂舱f:“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蔽乙萌沃竞甑睦收b以及《祝酒歌》的視頻,極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忱,可見語言的魅力在人與人之間是共通的。再到用四川話方式朗誦古文或許是學生們人生的第一次嘗試。這次朗誦教學嘗試讓我對盧梭的這句話感悟更深,那就是“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高中語文教學這條路真是悠長悠長又寂寞的雨巷,吾輩還需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