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榮鮮
摘 要: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否將直接關系著學生未來的學習態(tài)度,因此,作為教師應將學生的個性特征與教學內(nèi)容相結合,構建適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教學環(huán)境,最大限度的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7-169-01
20世紀末,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全國推廣,新課改要求小學高年級教師應該把學生作為語文閱讀教學的主體,并針對學生們的學習特點和要求去研究和探索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教學模式。筆者根據(jù)新課改的具體要求,并結合筆者多年的經(jīng)驗,對高年級小學生的語文閱讀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希望通過筆者的研究找到能充分體現(xiàn)當代高年級小學生特點,簡單有效的語文教學方法,希望能對當今小學高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改革有一定的幫助。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有效性教學的意義
1、有效教學的定義
有效教學:就是在符合時代和個體積極價值建構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時空內(nèi)不低于平均水準的教學。有效教學(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在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影響的教學效能核定運動后,引起了世界各國教育學者的關注。在中國,清華大學的余文森教授也提出了有效教學的理論,他認為“教學的有效性具體體現(xiàn)在教學能否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這種能力的提高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認知上,從少到多,從朦朧到精通,從不知到知之;在情感上,從拒絕到接受,從被動到主動。簡單來說,有效教學就是通過教師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不但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且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符合自身特點的,有效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短暫的課堂時間學的更多,學的更快樂,學的更輕松。
2、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有效性教學的重要意義
當今社會是知識、信息高速增加的社會,各種知識和信息以超乎我們想象的速度增加,所以能夠有效的提取知識和信息的能力是在高速發(fā)展的社會不被淘汰的前提條件,這種能力必須從小培養(yǎng),所以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有效性的教學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三點:首先,有效性教學是新課改提出的一個新的要求。新課改要求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學會合作,把以往的“要學生學”變?yōu)椤皩W生要學”。而語文閱讀有效性教學就是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通過閱讀有效獲取知識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其次,有效性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引導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學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正確的道德標準,明確的人生理想,這對學生們以后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有效性教學的方法
1、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選用恰當?shù)慕虒W方式
實施有效性教學,最為關鍵的是教師的專業(yè)素質(zhì)。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有效性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前積極準備制定清晰、簡明、科學的教學目標。提高語文閱讀有效性教學關鍵還在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改革。這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傳統(tǒng)中國的教育是簡單的“填鴨式”教育,老師在講臺上不厭其煩的講,學生在下面老老實實的聽,課堂氣氛不活潑,師生互動性不強。而小學生處于一個好動的年齡,這種“填鴨式”的教學嚴重扼殺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學習效率低下,而且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也是不利的。而有效的語文閱讀教學要求改變這種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所以作為老師,應盡可能使課堂動靜結合,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愉快、活潑的課堂氛圍。還有就是盡可能提高師生的互動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提問問題,盡可能的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課堂上,老師應該增加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以小組形式討論,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在合作、質(zhì)疑、探索的氛圍下共同發(fā)現(xiàn)問題、討論問題,重點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協(xié)同合作的精神。其次,隨著電腦多媒體技術的普及,傳統(tǒng)的板書式的教學方式應該得到改變。電腦和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的應用使課堂變得豐富多彩,使原本枯燥的課文內(nèi)容變得更加形象和生動,是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愉快的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效率,也同樣起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例如教師可以更多的添加圖片,以圖片的方式加深同學們對課文的理解,還可以經(jīng)常播放一些與課文相關的視頻短片,也同樣可以提高同學們學習的興趣,加深對課文的了解。在有條件的地方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家長的幫組下,或以小組合作方式制作ppt,讓同學們自己進行演示和講解,這就更激發(fā)了同學們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們獨立思考和語言表達能力,這種方法在條件允許的條件下應該得到提倡。
2、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發(fā)揮學生的想象空間
教育離不開生活,脫離生活的教育完全是空洞的教育,不光扼殺學生積極性而且效率低下。有效的教學方法要求教育聯(lián)系生活,打破傳統(tǒng)的教室內(nèi)教學,多組織一些戶外活動,把教學地點搬到野外,搬到博物館、科技館等,讓同學們置身于生活中,置身于自然環(huán)境下,使學生在感受生活和自然地同時,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通過這些有意義的戶外活動,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想象空間,提高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教育的本質(zhì)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教育方案,這既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也關系到祖國未來下一代的發(fā)展。所以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必須充分考慮當代學生的特點,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式,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的興趣,實現(xiàn)有效性教學。
參考文獻:
[1] 李新宇主編.語文教育學新論[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 曾樣芹,韓雪屏.國外閱讀研究[M].開封: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74.75.
[3] 韓雪屏.中國當代閱讀理論與閱讀教學[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4] 張悅?cè)?,朱旭東,閱讀教學的優(yōu)化研究與閱讀心理機制的介入[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1999,(1).
[5]參見朱江.淺談美國閱讀教學方法的變化[J].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學報,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