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能力,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會寫”的“本事”。但是很長時間以來,學生作文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模式,使話不會說、情不會抒、大話空話等“毛病”成了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細查起來,最大的原因還是多年承襲下來的較為封閉的作文教學導致的,不注重學生作文時的“說”,取消了這個重要的“程序”,嚴重妨礙了口頭表達向書面作文的轉(zhuǎn)化,使作文教學難度更大。本人在多年語文教學中,針對作文教學的方式進行了一些探索。
一、拓展“入文”內(nèi)容,放開作文思想和形式
要主動放開作文教學思想,要沖破多年來應(yīng)試教育背景下作文教學的模式和“鎖鏈”,徹底掃清片面追求升學比率的不良陰影,要讓學生知道“作文”是用來體現(xiàn)學習生活、再現(xiàn)學習生活的工具和重要載體,寫作就是提倡“我手寫我口”和“我口說我心”,用學生的語言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寫作教學必須做到教導學生作文和“做人”并重,既教會學生作文,又不忘教會學生們做一個真善美的人,不斷提升自我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而不單單是會作文,更不僅僅是“語言美”和書面表達到位。
放開作文形式,追求多種多樣。在作文的形式和體裁上,“適合的就是最好的?!边m合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的記敘文,適合發(fā)表自己建議的,表達出一種主張的議論文;適合闡釋、說明事物的說明文,等等,適合運用那種形式,就用那種形式。要盡量地去放開寫作的形式,杜絕原先那種限制每周定時作文的做法,把寫作伸延到家家戶戶,伸延到社區(qū)、小區(qū),伸延到孩子們的心靈和豐富多彩的生活里面去。同時,我們還要不斷創(chuàng)新作文形式,除了運用課堂作文、課下練筆,日記練習,還要創(chuàng)造機會,運用演講比賽、辦手抄報、出版校報等各種各樣的“平臺”,全面地深入地去激發(fā)孩子們的表情達意的熱情。這樣,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二、要放開孩子們的手腳,培育孩子們自覺意識
無論是從命題、立意、選材還是列寫作提綱,都用自己的話表達真情實感。
命題,要注重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孩子自己命題的能力,學會自己審題和命題。通過審題,認清這篇文章的題目的基本形式,掌握審題的辦法。如此一來,孩子們在自命題作文寫作過程中,就會慢慢地去比照閱讀中文章命題的“樣子”,訓練獨自的命題;運用到命題作文的訓練中,也能逐步使用在閱讀中的審題方法學會審題。我們要對學生自己的命題提出明確的要求,即:標題要做到新、奇、簡明扼要,引人注目。
立意,教會孩子們獨自立意的素質(zhì),必須要和閱讀教學中的概括中心對應(yīng)起來,開展練習。我們必須讓孩子們知道,立意,實際要做的,即是確定“中心”,主要包含著“要寫什么”和“為什么這樣寫”兩個方面。
選材,教會孩子們自我選材的能力,必須做到兩方面:一是借鑒閱讀過的文章的選取材料的辦法,使孩子們指導材料的選取及加工,實際均是在為文章的主旨、中心而做的。根據(jù)文章主旨和中心,覺得用得上的就留下,沒有用的甚至有害的就擯棄;主要的地方要詳寫,不重要的要簡略地去寫,不要沖淡中心思想。二是注意教會孩子們盡量去選用和他們的知識水平相近的,能更加明了地表現(xiàn)事物本質(zhì)的素材,這樣,更便于他們把我自己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也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三、練寫作文要按照“觀察事物”、“口頭表述”、“起草文章”、“評改作文”的步驟進行
觀察事物,搜集作文素材。孩子們智力的水平不高,特別是自控力不強,觀察事物的時候,會很容易被一部分不太需要的事物所吸引,相反,對本應(yīng)認真細致觀察的東西,卻往往看不見、聽不到,這樣就導致了觀察走了形式,預(yù)期效果往往達不到。教導學生去學習觀察事物,作為指導者,更要想方設(shè)法去激發(fā)他們的莫大的興趣,要按照作文的需要,在孩子們觀察前,特別是觀察過程中,就要及時地告訴他們觀察的方式方法。并且要特別搞好立意、選材等方面的有意識的啟發(fā)和引領(lǐng)、指導。
口頭表述,是指作文之前,指導學生構(gòu)思文章、口頭說作文。也就是搞好“說”的練習,讓孩子們口頭表達看到的東西,接著說出對這個事物的認識。在此基礎(chǔ)上,我們要依據(jù)孩子們觀察后的敘述,引領(lǐng)他們?nèi)ジ鶕?jù)自己搜集整理的材料和對事物本質(zhì)的把握,從作文命題、作文立意、作文選材,以及作文的材料組織等方面,開始構(gòu)思和作文。到最后環(huán)節(jié),要搞好孩子們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教授作文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做到發(fā)揮學生的群體作用。
評改作文,最好是在了解了全體孩子們的作文總體情況,并且已經(jīng)搞好總結(jié)的基礎(chǔ)之上來開展。
厲彥豪,教師,現(xiàn)居山東棗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