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瑞瑜
作文是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作文教學既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手段,又是對學生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筆者認為,在作文教學中對學生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筆者認為,在作文教學中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應(yīng)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提倡寫真述實,培養(yǎng)誠實的品質(zhì)
誠實是一種美德,在小學生作文中的具體體現(xiàn)是寫真人實事,抒發(fā)自己真情實感。這是對小學生作文最起碼的要求,也是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品德教育的基礎(chǔ)。
1、嚴格要求,使之養(yǎng)成誠實寫真的習慣。如要求學生以《一件好事》為題寫一篇文章。有一名學生寫了這樣一件事:他在上學的路上看見了一位小孩哭,想去幫忙,但又想到現(xiàn)在的壞蛋經(jīng)常利用小孩當做誘餌,博取別人的同情心,等到帶小孩到壞蛋指定的位置就把他捉去賣。又不敢去幫忙,只好求救警察。我在批改時覺得很新穎,但又想到一位四年級的小學生把問題考慮得那么復雜,似乎不大可能。經(jīng)過了解才知道他是抄襲一本刊物的一篇文章。我向?qū)W生說明抄襲和寫假話的危害,讓學生知道寫假話就是說謊,是壞習慣。
2、拓寬領(lǐng)域,采取多種命題形式。作文訓練要著重指導個性化,顯現(xiàn)孩子的個性。讓學生熱愛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就要引導學生關(guān)注身邊的人物、事件和景物,先寫自己親身經(jīng)歷過的事情、熟悉的人物,如寫同學、寫老師、寫家人,不斷擴展,從學校、家庭向社會延伸。這就從根本上解決了學生無話可說、無題材可寫的問題,并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社會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筆者曾布置學生寫一篇題為《給爸爸的一封信》或《給媽媽的一封信》的作文,習作之前筆者讓學生回顧父母的生活情景,在生活中讓自己感動的事情,把想說的話說出來。學生踴躍發(fā)言,把最想對父母說的話表達出來,有些學生眼里含著淚花,自然而然流露了感情。文以情生,使作文獲得真實的生命。
3、開展活動,積累寫作素材。作為老師,我們應(yīng)該鼓勵學生帶著豐富的情感去感受生活,體驗生活的樂趣。我們可以讓學生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活和農(nóng)田里的勞動,讓學生們從勞動中吸取有趣的生活素材。還可以因勢利導,利用課外活動課時間等時間多帶學生到學校周邊的環(huán)境去感受優(yōu)美的農(nóng)村風景和濃厚的鄉(xiāng)村氣息。這些自然資源,既是作文教學的直觀教具,又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把這些素材引入作文教學中,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定向觀察,深入分析。利用身邊的事件,幫助學生尋找習作素材。筆者有一次給學生的命題作文是《給爸爸媽媽打分》,提出要求是把主人公的優(yōu)缺點都要寫出來,不能只一味寫優(yōu)點。并要求在一周完成,這樣就迫使學生回家認真觀察分析文章中的主人公。學生都能按時完成我布置的作業(yè)。評改后,我把作文發(fā)給學生帶回家給家長簽字核對,家長們個個都寫感言,并認為敘述的情節(jié)完全屬實。有一名學生寫到:“爸爸,您在教育我的這方面上很欠缺考慮,媽媽叫我把玩的玩具收拾你卻叫我不要收拾,媽媽不給我玩電腦您卻給我玩……您溺愛我,袒護我,卻不能像媽媽那樣教育我。您是我的好爸爸,可我只能給您打60分,給媽媽打100分?!睂W生們不同程度地指出了爸爸媽媽的缺點,并且觀點都很正確。
通過多次反復訓練,不斷變換觀察對象,為以后觀察分析較復雜的事物打下基礎(chǔ),也在思想和品德上教育了學生。
二、創(chuàng)設(shè)良好寫作情景,陶冶道德情操
1、閱讀好的課外讀物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童年讀的書幾乎可以記一輩子,影響一生。可見,課外閱讀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我在本班自定了幾個要求方案:一是創(chuàng)造優(yōu)雅的課外閱讀環(huán)境。每周有兩節(jié)課專門給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比賽。把自己看的書寫一篇讀后感。并在班上講評,激勵學生的積極性。二是將課外閱讀納入教學計劃之中。有計劃地進行課外閱讀,嚴格要求學生按時按量地完成課外閱讀任務(wù)。三是正確指導學生選擇讀物。要求學生選擇內(nèi)容健康,符合自身實際的書來讀,經(jīng)常性地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指導,學生的知識通過日積月累,就會豐富起來,學生的寫作水平就會提高起來。
2、多接觸先進人物,參加一些有益的社會活動。先進人物都帶有一定的積極因素,他們事跡中的閃光點能夠在學生道德品質(zhì)的形成中產(chǎn)生作用,如請英模作報告,到軍烈屬家做好事,開展一些健康的文體活動等,使學生既從中受到了教育,又豐富了寫作素材。
3、教師要以身作則,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加強政治修養(yǎng)?!捌渖碚?,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出從?!弊鳛楦改敢埠?,教師也好,我們的言行舉止無時無刻不在潛移默化影響著每一個孩子,每一位學生,而對學生的教育,“言傳”尚需“身教”,而“身教”更重于“言傳”。每天不管是早上還是中午,我總是提前到教室,從不間斷??匆姷厣吓K了,拿掃帚掃一掃,有紙屑就隨手撿起來丟進紙簍里,看到桌凳放不整齊,就親自動手排排好;課時和課間,看見粉筆掉在地上彎下腰自己撿……同學們看在眼里,也模仿著,他們看到貼在黑板上的生字卡片掉下來就撿起來,看見粉筆掉在地上也彎下腰……現(xiàn)在,我們的教室基本能保持干凈給任課老師創(chuàng)造一個比較舒適的環(huán)境,更給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一個人從小養(yǎng)成的行為習慣會長遠地起作用,甚至會影響一生。
三、在審題、立意上指導深化
在作文教學中抓住指導學生審題、立意的時機,恰當?shù)匾龑W生提高思想認識水平。有些作文,內(nèi)容比較明確地提出讓學生明辨是非。如“對一些社會現(xiàn)象的認識”,要引導學生用正確的眼光去觀察光怪陸離的社會現(xiàn)象,分辨美丑善惡,在作文中用正確的觀點去評價抨擊丑惡的社會現(xiàn)象,贊揚文明進步的良好風尚,這樣能起到提高學生思想認識水平的效果。如寫作文《我愛我家》時,學生如果只停留在寫自家這幾年來蓋了幾間房子,添置了什么高檔商品上,是遠遠不夠的。要引導學生思考發(fā)生這些巨大變化的原因,通過對心理活動和人物對話的描寫,歌頌黨的富民政策,加強學生對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黨的熱愛,從寫作中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作者單位:漳浦縣馬坪中心學校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