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花 (廣東省廣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廣東 廣州 510340)
精神分裂癥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精神疾病,患者需要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以降低疾病復發(fā)率,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1]。20 世紀90 年代以來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廣泛應用于臨床,相對于傳統(tǒng)精神類藥物,具有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少等優(yōu)點[2]。為了探討奧氮平與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差異,現(xiàn)將2013 年1 月~2013 年6 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8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資料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3 年1 月~2013 年6 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8 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資料,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 版) 》(CCMD-Ⅲ)關于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3],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總分≥60 分[4];根據(jù)治療方法不同,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奧氮平組54 例,男26 例,女28 例,年齡19 ~59 歲,平均(29.6±5.7)歲;阿立哌唑組54 例,男29 例,女25 例,年齡19 ~61 歲,平均(30.5±5.4)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且入選患者均為首次發(fā)病,未服用過抗精神病藥物,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及心腦電圖均無異常。
1.2 方法:奧氮平組54 例精神分裂癥患者,采用奧氮平進行治療,開始劑量為5 mg/d,兩周內可加至10 ~20 mg/d;阿立哌唑組54 例患者,采用阿立哌唑治療,開始劑量為5 mg/d,兩周內可加至10 ~30 mg/d。兩組患者療程均為6 周,于治療前及治療1、2、4、6 周末各評定1 次PANSS 評分,以比較兩組患者的療效差異。
1.3 療效評定標準[5]:采用PANSS 評定療效,采用治療中出現(xiàn)的癥狀量表(TESS)評定不良反應。痊愈:PANSS 減分率≥75%,顯效:PANSS 減分率為50%~74%;有效:PANSS 減分率為25%~49%;無效:PANSS 減分率<25%。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7.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PANSS 評分比較:奧氮平組患者與阿立哌唑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各周的PANS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兩組患者組內治療后2 周、3 周、4 周的PANSS 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分析:奧氮平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83.33%,阿立哌唑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87.04%,與奧氮平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分析:奧氮平組54 例精神分裂癥患者,7 例發(fā)生體重增加,9 例嗜睡,3 例失眠,4 例肌強直,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2.59%;阿立哌唑組54 例患者,2 例發(fā)生體重增加,4 例嗜睡,9 例失眠,7 例肌強直,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0.74%;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PANSS 評分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PANSS 評分比較
注:組內與治療前比較,①P <0.05
組別 PANSS 治療前 1 周 2 周治療后3 周 4 周奧氮平組 陽性癥狀 25.6±6.9 24.2±7.1 20.3±5.4① 18.2±5.5① 15.3±3.2①陰性癥狀 23.4±3.9 21.5±3.3 18.4±2.1① 15.6±2.4① 13.6±2.1①一般癥狀 44.6±8.2 42.1±6.5 39.9±8.1① 36.2±6.7① 32.3±6.6①總分 86.9±11.2 78.9±8.6 76.4±5.6① 71.3±2.3① 55.6±2.8①阿立哌唑組 陽性癥狀 28.1±2.3 27.7±2.5 23.5±2.1① 19.6±5.2① 16.2±3.2①陰性癥狀 24.5±2.0 24.1±2.3 22.9±4.5① 20.9±6.1① 15.7±3.6①一般癥狀 45.2±8.7 42.1±7.5 38.5±6.6① 35.1±6.2① 30.4±5.5①總分 84.6±5.6 82.3±7.2 75.9±4.6① 72.5±2.0① 54.2±3.1①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分析(例)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持續(xù)、慢性的,以基本個性、思維、情感、行為的分裂,精神活動與環(huán)境的不協(xié)調為主要特征的一類常見的精神疾?。?]。隨著各種抗精神病藥物的不斷問世,人們更加重視如何改善患者的陰性癥狀、降低藥物不良反應,提高治療依從性,以保障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早期療效。奧氮平屬于多受體作用的非典型藥物,具有一般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的一般特征,可明顯改善患者的陽性癥狀,其主要不良反應為體重增加、血糖升高等。阿立哌唑是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藥多巴胺(DA-5-HT 系統(tǒng)穩(wěn)定劑(DSSs),可部分激動5-羥色胺(5-HT1A)受體起到抗焦慮作用,同時部分激動多巴胺D2 受體,雙重改善患者的陰性癥狀,因此,阿立哌唑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出現(xiàn)的陽性和陰性癥狀均有效,還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情感癥狀和認知功能,但不會升高催乳素的水平,對錐體外系、體重增加及鎮(zhèn)靜的作用也較?。?]。本組資料中,奧氮平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83.33%,阿立哌唑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87.04%,與奧氮平組比較,差異無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綜上所述,奧氮平與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相當,不良反應表現(xiàn)不同,但發(fā)生率基本相同,均可作為精神分裂癥的首選治療藥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尹洪海,趙志欣.阿立哌唑與奧氮平治療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早期療效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4,35(7):1454.
[2] 陶 冶.阿立哌唑與奧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對照研究[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1,23(4) :429.
[3] 孫紅杰,施玉梅,王偉男,等.奧氮平與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對生活質量影響的對照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2(1):20.
[4] 宋 芳.奧氮平與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對照研究[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0,22(8):970,986.
[5] 徐彩霞,李美銀,鄧 文,等.奧氮平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首次發(fā)病患者的療效[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12,22(3):195.
[6] 徐健康,劉 旭,趙路斌,等.阿立哌唑與奧氮平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療效及糖脂代謝的影響[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3,22(2):183.
[7] 鄭慶梅,孟 綱,李耀東,等.阿立哌唑與奧氮平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糖脂代謝的影響[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0,16(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