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瓊林,劉曉園,尹艷花 (.汕頭大學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廣東 汕頭 5504;.汕頭大學醫(yī)學院,廣東 汕頭 5504)
慢性盆腔痛(CPP)是婦科臨床常見疾病之一;通常是指病程超過6 個月以上非周期性盆腔疼痛;患者盆腔無病理改變、無明顯創(chuàng)作。該疾病病因復雜,患者多以疼痛為主訴,可伴盆腔包塊、性交痛、不孕等;病程易遷延,易反復發(fā)作,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心身健康易造成較嚴重的影響[1]。本文采用生物反饋電刺激聯(lián)合中藥臨床治療女性慢性盆腔痛進行了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 年2 月~2014 年1 月間筆者單位收治的120 例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綜合征患者為研究資料;年齡24~51 歲,平均(40.6±2.1)歲;入選標準:符合CPP 診斷[2]、1 周內未接受止痛劑、電刺激以及其他發(fā)熱治療者。排除標準:已妊娠者、疼痛處及周圍皮膚知覺缺失或衰弱者、帶有心臟起搏器者、電擊去纖顫復律器者、因肌肉骨骼系統(tǒng)等相關疾病導致的慢性盆腔痛者。將120 例患者按其入院治療時間順序分為兩組,單純電刺激組60 例及聯(lián)合組60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①單純電刺激組:采用神經肌肉刺激治療儀(廣州杉山公司生產);電流頻率10 Hz,脈寬為200 μs;時間為20 min/次,1 次/d。操作步驟:取患者臍恥之間兩側旁開60mm處,將片狀電極片貼牢;連接神經肌肉刺激治療儀予以脈沖電流治療。強度指標:患者感到舒適的麻刺感,并使肌肉收縮,但不會引起疼痛(患者可耐受的最大水平);刺激與放松交替進行。另外,還需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有意識的收縮提肛肌為主的盆底肌肉鍛煉;1 次/d,30 min/次。1 個療程為10 d;1 個療程結束后,間隔30 d,進行第2 療程;連續(xù)治療3 療程。②聯(lián)合組:在單純單刺激組治療基礎上,在非月經期間予以藤藥下腹部外敷,1 次/d;同時,采用康婦消炎栓塞肛,1 粒/次,1 次/d。連用3 個月。
1.3 療效判定:痊愈:治療后,患者盆腔疼痛癥狀及伴隨癥狀消失;3 個月后無復發(fā);有效:治療后,患者盆腔疼痛癥狀明顯減輕,伴隨癥狀改善明顯;3 個月后癥狀未加重;無效:治療后,患者盆腔疼痛癥狀及伴隨癥狀無變化,甚至加重[2]。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19.0 統(tǒng)計軟件對文中相關數據予以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 時,其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
聯(lián)合組60 例患者經治療后,其治療總有效率為81.7%,對照組為61.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兩組患者均無不良反應發(fā)生。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分析(例)
慢性盆腔痛(CPP)是婦科臨床常見疾病之一;患者盆腔無病理改變、無明顯創(chuàng)作。該疾病病因復雜,患者多以疼痛為主訴,可伴盆腔包塊、性交痛、不孕等;病程易遷延,易反復發(fā)作[3]。據相關研究表明,分娩、各類婦科手術、外傷以及盆腔炎性疾病等均會導致下腹下神經叢損傷等而引起神經重建,均會導致CPP。
本文研究結果提示,聯(lián)合組60 例患者經治療后,其治療總有效率為81.7%,對照組為61.7%,組間差異明顯(P <0.05),且兩組患者均無不良反應發(fā)生。這是利用生物反饋電刺激可患者自身借助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儀將人體肌電、腦電等意識不到的身體信號通過治療儀轉換為可視聽信號,進而直接地觀察到患者盆底肌肉收縮情況,并通過指導患者進行意識地盆底肌肉自主性收縮鍛煉,來達到協(xié)調、改善局部肌肉和臟器功能的目的,最終發(fā)揮出緩解盆底肌痙攣作用。同時,不同頻率電刺激還可有效地發(fā)揮出鎮(zhèn)痛或阻斷疼痛信號傳遞作用,逐漸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的神經反射,最終達到改善或緩解疼痛感。而康婦消炎栓在經直腸給藥后,可迅速釋放出有效成分,而達到消炎抗菌作用。藤藥則直接通過外用熱敷,刺激腧穴,促進局部血管擴張而直接滲透,而發(fā)揮出藥理作用。
綜上所述,采用生物反饋電刺激可有效改善女性慢性盆腔疼痛,安全性高,無不良反應;若聯(lián)合中藥治療則療效更佳。
[1] 劉 陽.經皮低頻脈沖電刺激治療女性慢性盆腔痛66例臨床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15):2466.
[2] 張曉薇,歐 璐.慢性盆腔疼痛的診斷與鑒別診斷[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7,23(4):195.
[3] 王賽莉,陳 琰,房彩平,等.婦科慢性盆腔痛腹腔鏡診治156 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4,35(10):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