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15 總第708
@沙邊鋪與簾:以前男生會將史泰龍或者李小龍的海報貼在宿舍的墻上,除了球星之外,這兩位基本上是唯一能占據(jù)男生床頭的男人?,F(xiàn)在是什么情形,一墻的粉嫩少年嗎?
@干果芯:妹妹喜歡的是長得好又體貼人的形象,姐姐也喜歡,阿姨更喜歡。于是娛樂機構就在這個框架內造星,迎合市場。這也是他們失敗,他們的運作沒法為硬漢支撐起市場。
中國新聞周刊編輯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國新聞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新世紀開始,“中產階層”這個詞開始不斷出現(xiàn)在國內的各項傳播中。給人感覺衣著光鮮、有房有車、端著咖啡就像個中產。2005年,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年薪6萬~50萬元都算中等收入。使所謂的中產人群激增。雖然中產越多,相對的市場就看似越活躍越重要。但一直以來,國內的中產一直缺乏一個令人信服的標準。到底誰是中產,誰在被中產?(寞熠)
本刊記者/陳濤
如果說女星削下巴的比較多,那么男星整容主要集中在墊高鼻子。我們大部分人都喜歡高鼻梁的男性,這或許跟西方明星的“入侵”有關,我們亞洲人的鼻梁其實普遍不高。
當然你如果天生就顏值很高,身材很好,有后臺和資源,并且有專業(yè)的團隊打造,那么基本上不用祝福你,你也能一路紅來。
別跟我說演技。演技在大眾影視和娛樂節(jié)目上已經開始變得虛無縹緲,把明星往那一擺,即使面癱,也能引來一片尖叫聲,這叫粉絲文化。演得好,演得不好,并無衡量標準,關鍵是看你喜歡與否。我覺得,演技基本上只留在了話劇舞臺上。
《男神變遷史》,我們試圖通過梳理,來講清楚這些年我們(男人)和她們(女人)都追過什么樣類型的男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審美觀。
“男神”就只能是男星嗎?當然不是,男星沒法代表所有。但明星是很好的一個大眾審美角度,某種程度上這不僅反映了娛樂產業(yè)的變遷,也是社會經濟變遷史。
我有個同行朋友,30多歲的單身姑娘,少年時喜歡過小虎隊、四大天王,后來追過謝霆鋒,現(xiàn)在喜歡的是李易峰。事實上,從某一個人喜歡過的明星,也能看出“男神”的變遷史。
我還有個朋友,也是30多歲,不是在北京這樣的大都市,而是在三線城市,已婚,小孩都讀小學了。她說自己喜歡的是文化人兒,對明星什么的并不感冒,她更注重的是現(xiàn)實層面能夠觸及到但依然有些飄渺的“男神”。
我很好奇,問她為什么喜歡文化人,比如一些作家。她說:“或許因為我缺什么,就喜歡什么吧?我沒怎么讀過書,總覺得自己沒文化?!彪m然她說得很隨意,但她說的還真是老實話。
不能真正穿越去古代,但是我大抵猜想了一下,古時候的女性應該是愛慕文人雅士的居多,喜歡武將很少。打個比方,《肉蒲團》里的未央生,人家的理想是“做世間的第一才子,娶天下第一的美人”。所謂才子佳人是也。做了才子,然后才能娶佳人。
很多時候社會主流的審美觀,的確會影響到人們現(xiàn)實層面,最簡單來說你喜歡什么樣的明星,你相親的時候可能也會潛意識地在意對方接近“男神”或“女神”的綜合特質。不可企及的明星總是完美的,現(xiàn)實生活的男生總會有缺陷。
選擇你喜歡的就好。
詳見本刊2015年5月25日出版總第7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