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風
英國科學家牛頓因看到蘋果落地而受到啟發(fā)導出了萬有引力靈感的故事廣為流傳,它完美地象征著通過觀察普遍事物就能突然涌現(xiàn)靈感的概念革命。《牛頓一生回憶錄》由牛頓的好友、與他同時代的物理學家威廉·斯蒂克利撰寫?;貞涗浻?752年出版,手稿珍藏在英國皇家學會檔案館,過去只用于學術研究。回憶錄證實:“牛頓并沒有被蘋果砸中腦袋,而是看到蘋果落下,這個偶然事件令牛頓投身于一項本來可能被擱置的研究?!倍茖W史家也早就注意到,蘋果的故事直至牛頓辭世前一年(1726年)才由他本人說出口,這與他做出偉大發(fā)現(xiàn)的那個“奇跡年”(1666年)相距長達60年。
牛頓還有一句名言“站在巨人肩膀上”,被作為謙虛品格的寫照。但其實,他的小心眼、愛吵架和他在科學上的成就一樣出名,他的那句名言據(jù)說原是為了貶損身材矮胖的另一位英國科學家胡克。
英國發(fā)明家瓦特因看到水壺壺蓋被蒸汽掀動而受到啟迪發(fā)明蒸汽機的故事,也純粹是編造。實際上,瓦特打算制造自己的蒸汽機的想法,是在他修理他的同胞托馬斯·紐科門(1663—1729)發(fā)明的一臺原型蒸汽機時產生的。瓦特的發(fā)動機,實際上是幾百年以來前人的經驗和設計的結晶。蒸汽機在瓦特出生前就有,他只不過改良了而已。
美國首任總統(tǒng)華盛頓用小斧頭砍倒了他父親的一棵櫻桃樹。父親見心愛的樹被砍,非常氣憤,揚言要給那個砍樹的一頓教訓。而華盛頓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毫不避諱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父親被感動了,稱華盛頓的誠實比所有櫻桃樹都寶貴得多。
事實上,這個在美國家喻戶曉的故事后來被證實為純屬虛構。有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華盛頓童年所住的房屋位于弗吉尼亞州的拉帕漢諾克河邊的陡壁上,沒有任何證據(jù)證明這里曾種植過櫻桃樹。
世界無產階級偉大導師馬克思在大英圖書館有一個固定的座位,由于他幾十年如一日地在這個座位上鉆研學習,結果在座位下的水泥地上都磨出了腳印。2006年的時候,中央電視臺的《人物》欄目還在繼續(xù)講述著這個故事。但是,這個故事其實是編造的!早在2004年的時候,就已經有游歷大英圖書館的中國人發(fā)現(xiàn)了這個故事的“真相”:大英圖書館的管理員證實,根本就不存在馬克思固定座位的問題,更沒有神乎其神的“腳印”。在《馬克思在大英圖書館腳印的真相》這篇文章中,圖書館管理員認真地告訴作者:“這是你們中國人的神話故事,馬克思是絕對沒有固定座位的。更不要說什么天天看書,腳把地上磨出一個坑的事情了?!?/p>
曾幾何時,我們被告知,宇航員在太空軌道上觀察地球時,用肉眼只能辨認出這顆星球上兩項非天然的特大工程,一項是我國的萬里長城,另一項是荷蘭的圍海大堤。不過,“太空肉眼見長城”這一奇聞,長期以來卻既令人興奮又飽受爭議。
前不久,中國科學院的一個科研團隊最新完成的一項研究進一步確認:肉眼不可能從太空中看到長城,只有分辨率達到一定程度的衛(wèi)星遙感才能獲得長城影像。根據(jù)計算,假使長城寬度達到10米,則人眼可辨別長城的最遠距離為36千米,遠低于公認的太空高度,何況長城寬度基本上只有2米左右,除大的關隘城樓外,一般城臺(如烽火)的寬度也只有5-6米。由此可以斷定宇航員是不可能從太空僅憑肉眼就能看到長城的。
意大利數(shù)學家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所做的那個一舉推翻亞里士多德落體定理的著名實驗,幾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可許多學者都懷疑這個神話般的故事的真實性。因為除了伽利略的弟子兼?zhèn)饔涀髡呔S維安等極少數(shù)人外,伽利略和其他同時代人都從未明確提到過如此有名的“判決性實驗”。當代著名科學家霍金認為,這個故事“幾乎可以肯定并非真事”,并寫道:“他(伽利略)已經在傾斜的平面上做過實驗,為什么還要在沒有準確計時方式的情況下爬到高塔上去驗證呢?真是活見鬼!”
無獨有偶,德國化學家凱庫勒也是在他做出重大發(fā)現(xiàn)35年后才談及,當年他在公共馬車上打盹時夢見了一條扭動著并自咬尾巴的蛇,腦子里突然靈光閃現(xiàn),終于想明白了苯環(huán)結構。但凱庫勒的夢境逸聞一傳開,就遭到了許多同行的抨擊。據(jù)《阿基米德的浴缸——評科學中的若干神話故事》一書披露,此事過后一個世紀,美國化學協(xié)會在1985年召開的年會上還曾專門討論苯事件,有兩位美國化學家在會上聲稱:凱庫勒不可能夢到那個著名的分子式。
意大利藝術家達·芬奇14歲那年,到佛羅倫斯拜著名藝術家弗羅基俄為師。弗羅基俄給達·芬奇上的第一堂課就是畫雞蛋。老師說,畫雞蛋是基本功。于是達·芬奇聽了老師的話,一絲不茍地照著畫了一年、二年、三年……終于成為偉大的藝術家。其實,達芬·奇成為弗羅基俄的弟子時,已經十三四歲,而且有一定繪畫功底了,不可能連雞蛋也畫不好。
德裔美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手工課做小板凳的故事,成為小學生們學習不怕失敗、堅持不懈的經典版本。但這個故事更不靠譜:愛因斯坦雖然成績不是十分出眾,還有點偏科,但也不至于到連個手工作業(yè)也做不好的程度。
醫(yī)學史上對于闌尾炎手術的最早論述是在1886年,而愛迪生生于1847年,也就是說,愛迪生7歲時,還沒有闌尾炎手術。而且醫(yī)學上來說,油燈反射屬于“有影燈”,這樣的條件根本無法進行闌尾炎手術。
摘自《新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