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音
【關(guān)鍵詞】 洋思中學;觀摩學習;校園文化;高效課堂;
理念
【中圖分類號】 G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05—0083—01
洋思中學所做的與我們同等的細小、實實在在,但是“積沙成塔,積小溪成大海!”諸多不起眼的小事因其長時間的持之以恒,最終變成了人人矚目的大事。他們在教學等方面的實施策略,我們或多或少都用過,但我們?nèi)鄙俚耐撬麄兂种院愫蜔o怨無悔的奉獻精神。
一、校園文化元素應該成為學校的營養(yǎng)品
洋思中學的校園里,我們時時處處可以體會到“文化育人”的無窮魅力,那些無聲的語言激勵著學子拼搏爭先,激勵著洋思的老師們敬業(yè)奉獻。教學樓門廳里的校長寄語給人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老師們,請記住:你自己就是一部教材。”“同學們,請記住:你自己就是一座金礦。”也許,我們?nèi)鄙龠@種認識和理念,我們更缺少對校園文化元素的經(jīng)營。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教學模式,后來被洋思人發(fā)展經(jīng)營成為一種理念。幾乎所有學校都喜歡用文化格言裝點校園的角角落落,但是這些元素只是化妝品式的堆積。一個學校,應該重視經(jīng)營自己的校園文化,讓校園文化成為學校發(fā)展、學生成長的營養(yǎng)品。
二、課堂是質(zhì)樸、務實、高效的課堂
洋思課堂的特點是教師把課堂真正還給了學生,課堂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學生在自學、思考、討論、交流。高效不是要教師高效講,而是追求學生學習的高效。教師不會為聽課而作秀,而始終思考的是如何使學生高效學習的方法和策略。課堂的樸實、高效,體現(xiàn)如下:
在“導”中學。“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是洋思中學的課堂教學策略。只有真正做到“不學不教,先學后教,以教導學,以學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教的方式,都是讓已掌握的學生先講。如果學生講對了,教師肯定;講得不完整、達不到深度的,教師補充;講錯了的,教師更正。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讓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教師只作評定、補充、更正。洋思學生真正成了課堂學習的主人。
在“做”中學。讓學生充分“動”起來,是洋思課堂教學的又一特點。在洋思中學,課堂上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讓學生自學。但自學并不只是單純地看書,在自學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投入到這些活動中,讓他們親身感悟知識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過程。
在“緊”中學。洋思的課堂上學生都像考試一樣學得特別緊張。所謂有了壓力必有動力,好的學生在緊張、有限的時間內(nèi)會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他們的小徒弟(即后進生)在自學時也會有緊迫感,別人在有限的時間看完了例題能夠做練習,自己不會做會感到?jīng)]面子,這就增強了他們的競爭意識和好勝心。所以,這樣讓學生真正緊張的課堂,應該是師生“教”、“學”高效的又一原因。
三、高效教學的三件法寶
第一是“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理念和模式。
第二是“三清”制度,而且是以調(diào)動內(nèi)需為前提和保證,持之以恒的“三清”。所謂三清即日清、周清、月清?!扒濉钡膶ο蟛皇侨喽肌扒濉?,只“清”倒數(shù)十五名同學。誰去“清”他們,洋思的做法是由班主任指定十五名小師傅去“清”?!扒濉钡膬?nèi)容,“日清”即考查識記當天所學的知識內(nèi)容、重點和基本點?!扒濉钡哪繕藨撘灾邢聦W生為主,三年如一日堅持到底,洋思中學就沒有了差生。“周清”即為一周的學習重點,洋思的做法是班級互清,各班互有十五名小師傅去“清”同級某班的小徒弟?!霸虑濉笔怯筛骺频膫湔n組命題的考試??荚嚱Y(jié)果重新確定下月清的對象。因此,洋思的學生都在努力,尤其是中差生們,為“清”努力。“清”這樣的檢查督促手段我們都用過,為什么效果不好呢,答案是,首先我們沒有堅持到底,更重要的是我們沒有去調(diào)動學生的內(nèi)在需要。洋思中學下午有一個近兩個小時的課外活動,沒有完成“清”的小徒弟和小師傅不能去參加課外活動。課外活動可都是每個學生按自己的興趣確定的活動,踢足球、打乒乓球、學樂器、下棋、繪畫等等,所有這些活動都是對初中生有著無窮魅力的事情。于是,完成“清”成了學生自己的需要,被“清”者會盡力,而小師傅們也一定會盡心做好提醒和幫助。
第三件法寶是“從最后一名學生抓起”的理念。洋思人不怕差生。洋思中學教學的特色在差生轉(zhuǎn)化。老師關(guān)注的是差生,教室里最好的座位給差生,課堂上得到最多回答問題機會的是差生。差生,在洋思中學得到了最大的重視和肯定。他們認為,“差生是老師教出來的”。對照更多的學校和教師,不給差生關(guān)愛,不重視他們的學習,不幫助他們學習,造就越來越多的差生便成為可能甚至必然。有位教授在報告中大聲地呼吁:“請多關(guān)注差生,請給差生更多的關(guān)愛,因為他們的成長關(guān)系我們每個人老年生活的質(zhì)量?!边@值得每一位教書人深思。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