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超
摘 要:人類歷史上,文化的傳播的載體是語言,同時,它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文化會產生不同的語言。同樣的,語言的不同也能夠對不同的文化進行充分的體現(xiàn)。在社會經濟不斷進步的基礎上,現(xiàn)階段的社會實際交際中,非語言文化交際的比重逐漸增加,只有對這種文化交際進行完整準確地把握,才能夠正確傳遞思想。本文從非語言文化交際的含義出發(fā),具體分析日語中的非語言文化交際行為,并對對非語言符號的描述和翻譯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日語;翻譯;非語言文化交際
[中圖分類號]:H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6-144-01
前言:在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各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增加,在運用日語進行交流與合作的過程中,要想提升翻譯的準確性,并更好的表達原意,應當注重非語言文化交際的學習和應用。傳統(tǒng)的日語翻譯,人們將重點都放在了語言交際問題上,而忽視了非語言文化交際的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中存在的重要作用。隨著知識水平和思想意識的提高,人們發(fā)現(xiàn)在日常的日語翻譯過程中,非語言文化交際不僅能夠幫助人們更好的表達語言內容,還能夠更加準確的對其進行理解。
非語言文化交際的含義和種類
含義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們同其他人進行交流的主要方式有兩種,即語言和非語言交際。語言交際具有一定的直觀性,能夠直接使人明白自身想要表達的意思。而非語言交際指的是人們通過面部表情、肢體語言和手勢等將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其內容通常是不易直接進行表達的。隨著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多,人們在進行翻譯的過程中,越來越發(fā)現(xiàn)非語言交際的重要性,甚至在特定的情境中,通過這些非語言交際,再結合一定的語言,能夠將表面意思完全進行顛覆。由此可以看出兩種交際方式具有完全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日語翻譯過程中,如果能夠將二者進行有效的結合會促使翻譯更加精準。因此相關學者將非語言交際定義為人類有意使用非語言形式來表達情感,并接收到反饋信息的行為[1]。
種類
作為一種信息傳遞和思想交流的重要手段,它的范疇相對廣泛,包含了語言交際以外的全部交際內容及形式,該交際方式能夠對語言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強調、否定和補充等。同時該語言形式還具有民族性、任意性等特征。以跨文化交際的角度出發(fā),可以將其劃分為四種類型。
首先,體態(tài)語。它指的是人類身體不同部位的動作、基礎的禮儀和姿態(tài)等。人的體態(tài)和姿勢是基本姿態(tài)的重要內容,禮儀動作則包含擁抱、握手等。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擺出的搖頭、抬手和目光的交流都是人體各部位動作的重要內容;其次,副語言。這種非語言交際內容指的是人們對他人語言產生的反應,包括沉默、感嘆詞等,這些交際內容的特點是存在一定的聲音,但是沒有具體的語義;再次,客體語。不同的腐蝕、妝容、氣味等,還包括使用物品中能夠提供的相關信息;環(huán)境語。它包括不同的設計、光線及時間和空間訊息等,例如擁擠的空間給人帶來的壓力等[2]。
日語翻譯過程中注重非語言文化交際行為
人們都知道,日本人在其獨特的民族習慣影響下,在同他人交流的過程中非常注重禮節(jié),他們用謙和的態(tài)度,語言習慣也更加委婉等。因此,對于日本人而言,一個人的肢體語言等非語言文化交際內容更能夠展現(xiàn)一個人的態(tài)度和思想。在進行日語翻譯的過程中,要注意到日本人的表達習慣,他們不會過分表達自身的情感,話語內容含蓄,因此翻譯過程要更加注重對非語言交際符號的關注,只有這樣才能夠更準確的傳遞信息。
(一)身體接觸
同歐美國家相比,日本人在表達情感過程中,不習慣進行過多的身體接觸,日常的交際中也很少出現(xiàn)肢體的接觸,相互在問候的時候,握手和擁抱等行為較少。他們更習慣以鞠躬的方式來表達問候和尊重。公共場合當中,人們幾乎從來不會進行擁抱和親吻。然而在經濟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現(xiàn)階段日本人的在禮節(jié)上也受到了西方國家的影響,他們開始主動的進行握手和擁抱,以此來表達問候。日本人的這種交際特點,促使人們在進行日語翻譯的過程中,要對其更加注重,要能夠使翻譯過來的語言充分展現(xiàn)日本人交際中存在的禮儀性,才能夠更加符合當時的情境,才能夠更加準確的表達當事人的情感和思想內容[3]。
注重男性用語和女性用語的差別
日語翻譯過程中,要能夠充分了解日本的文化和歷史,在日本,男性的地位要遠遠高于女性,在這種情況下,男女之間采用的語言也是存在很大差距的。這種差距重點表現(xiàn)在敬語、助動詞和感嘆詞等方面。例如,あらまあ、困りますわ;そんなつまらぬことはやめようね等都是女性的典型語言,具有溫和柔弱的特點,而男性的語言相比之下更加粗魯,稍顯缺乏禮貌,如おや、どうしたんだ;自費か、公費か、こっちできめるんだ等。翻譯人員在翻譯過程中,只有理解這些語言特點,才能夠翻譯的更加準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4]。
結論:每個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特點,在不同的文化基礎上,其語言也擁有自己的特色。在進行日語翻譯的過程中,首先要了解日本是一個注重禮儀的國家,其語言比較含蓄,非語言文化交際過程中,要重點了解其身體接觸較少和男女之間的語言不同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夠促使翻譯過來的語言更加準確。
參考文獻:
[1]蔣靜. 跨文化交際中影響圖式建構的非語言文化因素[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8,09:78-79.
[2]乜曉燕. 跨文化交際視角下俄漢廣告語的對比研究與翻譯[D].東北財經大學,2014.
[3]徐海江. 論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yǎng)[D].上海師范大學,2009.
[4]張芳芳. 日本語におけるゥチ·ソト文化の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