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
早期吞咽功能訓練對腦出血術后吞咽障礙患者的效果分析
李景
目的 探討早期吞咽功能訓練對腦出血術后吞咽障礙患者吞咽功能恢復和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80例腦出血術后吞咽障礙患者隨機分為護理干預組和常規(guī)護理組, 各40例。常規(guī)護理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及護理, 護理干預組在上述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早期吞咽功能訓練。比較兩組患者吞咽功能恢復和患者護理滿意度。結果 治療前, 兩組患者吞咽功能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兩組患者吞咽功能評分降低, 以護理干預組更為明顯,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早期吞咽功能訓練能夠有效改善吞咽功能障礙患者的臨床癥狀, 而且能提高患者對護理質(zhì)量的滿意度, 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吞咽障礙;早期訓練;腦出血;護理質(zhì)量
腦出血是最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之一, 嚴重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 甚至危及患者的性命[1,2]。其中, 吞咽困難是最常見的臨床癥狀之一, 該癥狀的存在不僅影響了患者進食, 而且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 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3,4]。為此, 本研究作者對本院收治的80例腦出血術后吞咽障礙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之上給予早期吞咽功能訓練,收到滿意的效果, 現(xiàn)將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神經(jīng)外科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腦出血術后吞咽障礙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患者分為護理干預組和常規(guī)護理組, 各40例。對照組中男27例, 女13例;年齡28~68歲, 平均年齡(46.37±29.82)歲。試驗組中男28例, 女12例;年齡28~69歲,平均年齡(47.46±25.58)歲。兩組患者在性別構成和平均年齡、基本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常規(guī)護理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及護理, 護理干預組在上述護理的基礎之上給予早期吞咽功能訓練, 具體措施:直接吞食訓練及護理。加強護患溝通, 護理人員通過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 全面評估患者的需求, 進而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另外, 為患者制定并發(fā)放吞咽功能障礙訓練指導手冊, 幫助患者了解吞咽功能障礙相關知識。同時, 還進行吞咽功能訓練, 做好舌部訓練(囑患者張口, 伸出舌頭, 向上下左右方向擺動, 鍛煉舌頭靈活性)、唇部訓練(指導患者吹氣和發(fā)聲訓練。吹氣訓練操作方法:取一個吸管, 捏住底端, 讓患者吹氣, 反復練習20次。發(fā)聲練習可以選擇爆破音的詞匯讓患者練習發(fā)音, 維持唇部的最佳生理外形)和空吞咽訓練(取一棉簽浸入冰水, 護理人員輕輕觸碰患者的軟腭、舌根和咽后壁以幫助患者進行空吞咽練習)。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吞咽功能評分結果(根據(jù)日本洼田飲水實驗評價結果將患者吞咽功能障礙分為5級, 并對不同級別進行賦值, 分值越高, 表示吞咽功能障礙越明顯)和患者對護理質(zhì)量的滿意程度, 由護理人員向患者或其家屬發(fā)放本院自制的護理質(zhì)量滿意程度調(diào)查表, 調(diào)查表分為四個維度, 分別為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 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包分析本研究收集的數(shù)據(jù)。采用t檢驗、Wilcoxon 秩和檢驗和χ2檢驗分析計量資料、等級資料和計數(shù)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吞咽功能評分對比分析 治療前, 兩組患者吞咽功能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患者吞咽功能評分降低, 以護理干預組更為明顯,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分析 護理干預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吞咽功能評分對比(±s, 分)
表1 兩組患者吞咽功能評分對比(±s, 分)
注:兩組治療后比較, P<0.05
組別例數(shù)治療前治療后護理干預組403.49±1.381.47±1.24常規(guī)護理組403.37±1.262.24±1.56 P<0.05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
腦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緒激動、費勁用力時突然發(fā)病,早期死亡率很高, 幸存者中多數(shù)留有不同程度的運動障礙、認知障礙、言語吞咽障礙等后遺癥。吞咽功能障礙作為腦出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 顯著增加患者的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而且還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 增加了病死率。因此, 探尋改善腦出血術后患者吞咽功能的措施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早期吞咽功能訓練能夠有效改善吞咽功能障礙患者的臨床癥狀, 而且能提高患者對護理質(zhì)量的滿意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究其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本研究作者做到對腦出血術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進行直接吞食訓練及護理, 在對患者的需求進行評估后根據(jù)患者的需要進行具體指導, 同時, 發(fā)放給患者吞咽功能障礙訓練指導手冊, 幫助患者了解吞咽功能障礙相關知識。加強功能訓練護理干預, 做好舌部訓練、唇部訓練和空吞咽訓練, 最大限度的改善腦出血術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吞咽功能, 提高腦出血術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 早期吞咽功能訓練能夠有效改善吞咽功能障礙患者的臨床癥狀, 而且能提高患者對護理質(zhì)量的滿意度,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1] 續(xù)學俊, 于海柱, 吳濤, 等.北京市房山區(qū)韓村河鎮(zhèn)居民腦卒中流行病學調(diào)查.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12.18(4):387-390.
[2] 馬英, 張月卿, 馬會娜, 等.保定市某院農(nóng)村居民腦卒中致殘狀況調(diào)查.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 .20(5):835.
[3] 戴興珍, 吳桂梅, 陶連珊.早期吞咽功能訓練在預防腦卒中相關性肺炎中的作用.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1(8):256-257.
[4] 梁連錦, 梁愛秋, 甘儉.老年腦卒中早期與晚期康復訓練對偏癱預后的影響. 右江醫(yī)學.2010.38(2):144-14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0.189
2015-02-05]
723000 漢中3201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