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慧娟
紫杉醇脂質體與奧沙利鉑、5-氟尿嘧啶聯(lián)合治療晚期食管癌的臨床觀察
吳慧娟
目的 觀察紫杉醇脂質體與奧沙利鉑、5-氟尿嘧啶聯(lián)合方案(POF方案)治療晚期食管癌的臨床效果。方法 7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為研究對象, 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35例。觀察組給予紫杉醇脂質體與奧沙利鉑、5-氟尿嘧啶聯(lián)合治療,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化療(奈達鉑),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57.1%,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28.6%, 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紫杉醇脂質體與奧沙利鉑、5-氟尿嘧啶聯(lián)合治療晚期食管癌的臨床效果顯著,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紫杉醇脂質體;奧沙利鉑;5-氟尿嘧啶;晚期食管癌
食管癌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 主要發(fā)生在食管上皮組織。根據(jù)相關研究可知, 食管癌的發(fā)生與炎癥、亞硝胺慢性刺激、遺傳因素及日常生活飲食中的微量元素缺乏等多種因素有密切關系, 且近年來出現(xiàn)年輕化趨勢, 手術與放化療聯(lián)合治療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方式。早診斷、早干預是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治療效果的關鍵。本文主要分析了POF方案治療晚期食管癌的臨床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12月本院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70例, 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35例。觀察組男20例, 女15例, 最大年齡75歲, 最小41歲, 平均年齡(54.1±7.0)歲;鱗癌34例, 腺癌1例;對照組男21例,女14例, 最大年齡78歲, 最小40歲, 平均年齡(54.3±7.9)歲;鱗癌33例, 腺癌2例。本次所有研究對象Karnofsky評分均超過60分, 存在可測量病灶, 預計生存期均>3個月。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理類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化療方案, 化療前接受血常規(guī)及各項生化指標檢查, 給予5-HC3抗結劑治療, 緩解化療期間胃腸反應。隨后將80 mg/m2奈達鉑加入500 ml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中, 靜脈滴注.1次/d.1個療程為3周。觀察組給予POF方案治療, 化療前30 min需先靜脈推注10 mg地塞米松、50 mg雷尼替丁, 并肌內注射20 mg苯海拉明, 防止患者出現(xiàn)紫杉醇脂質體過敏。第1天給予135 mg/m2紫杉醇脂質體注射液, 靜脈滴注3 h;并給予85 mg/m2奧沙利鉑, 靜脈滴注2 h;第2~5天, 給予500 mg/m2.5-氟尿嘧啶.1個療程為3周。均在完成2個療程后進行效果評價。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臨床療效并統(tǒng)計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療效判定標準[1]本次治療效果根據(jù)WHO實體瘤療效相關標準進行評價。完全緩解:治療后, 患者病灶完全消失, 未出現(xiàn)新病灶, 且維持超過4周;部分緩解:患者病灶面積縮?。?0%, 且維持超過4周;穩(wěn)定:患者病灶面積縮?。?0%, 或增加<25%;進展:患者治療面積與治療前比較,增加>25%, 或出現(xiàn)新病灶??傆行?(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57.1%高于對照組的28.6%,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出現(xiàn)胃腸道反應7例(20.0%), 外周神經毒性11例(31.4%), 骨髓抑制5例(14.3%);對照組出現(xiàn)胃腸道反應9例(25.7%), 外周神經毒性8例(22.9%), 骨髓抑制4例(11.4%)。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食管癌為臨床常見惡性疾病, 根據(jù)相關統(tǒng)計可知, 世界每年因食管癌而死亡的病例超過30萬, 我國每年因食管癌死亡人數(shù)占世界總食管癌死亡人數(shù)的60%[2]。且食管癌男性發(fā)生率高于女性, 這與男性飲食習慣有關, 男性喜食偏硬、辛辣且制作較為粗糙的食物, 并且吸煙、酗酒、進食過快,另外男性人群還有咀嚼檳榔的習慣, 上述因素均可對食管咽膜造成一定刺激, 長時間過度刺激可引起癌變。其中早期食管癌患者(無肺部疾病、遠處轉移及嚴重心血管疾病患者)一般選擇手術方式治療, 治療效果較為理想.5年生存率為25%~73%[3]。對于中晚期患者需采用手術聯(lián)合放化療。
其中紫杉醇脂質體屬于細胞毒類抗腫瘤藥物的一種, 可有效促進微管雙聚體裝配, 同時還可抑制其降解, 從而阻止腫瘤細胞分裂;5-氟尿嘧啶與注射用奧沙利鉑在使用前需先注射奧沙利鉑, 因為這兩種藥物是以不同方式來抑制腫瘤細胞的, 奧沙利鉑使用需嚴格把握劑量.5-氟尿嘧啶需嚴格把握使用時間?;颊唧w內奧沙利鉑存留的時間較長, 而5-氟尿嘧啶則很短, 先給予注射奧沙利鉑, 當患者血液藥物濃度理想后再給予5-氟尿嘧啶, 可顯著提高5-氟尿嘧啶的藥物作用。
綜上所述, 紫杉醇脂質體與奧沙利鉑、5-氟尿嘧啶聯(lián)合方案治療晚期食管癌的臨床效果較為理想, 可有效抑制腫瘤細胞分裂, 阻止腫瘤生長, 防止腫瘤細胞遠處轉移復發(fā), 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
[1] 陸筱靈, 左云, 盧瑋冬, 等.紫杉醇脂質體聯(lián)合奧沙利鉑、氟尿嘧啶治療晚期胃癌.腫瘤學雜志.2012.18(7):524-526.
[2] 張芳芳, 筐先奎, 董文杰, 等.多西他賽聯(lián)合奧沙利鉑與氟尿嘧啶治療晚期食管癌療效觀察.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4.28(2):197-199.
[3] 付方現(xiàn), 韓文清, 馮獻民.奧沙利鉑治療晚期食管癌的臨床觀察. 中國癌癥防治雜志.2012.4(4):350-35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0.121
2015-03-23]
450008 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河南省腫瘤醫(yī)院腫瘤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