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安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診斷中血清PCT與PA檢測的臨床意義
張巧安
目的 探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診斷中血清降鈣素原(PCT)與前清蛋白(PA)檢測的臨床意義。方法 69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作為觀察組;同時期73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 比較兩組血清PCT與PA水平。結(jié)果 觀察組血清PCT和PA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清PCT與PA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種檢驗指標中PCT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較高。結(jié)論 血清PCT、PA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診斷中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 可作為診斷指標。
血清降鈣素原;清蛋白;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臨床意義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呼吸內(nèi)科常見疾病, 病毒、真菌、細菌等是其病原體, 早期明確呼吸道感染病原體, 是控制病情的關(guān)鍵, 也是避免抗生素濫用的重要方法[1]。病原學檢查是感染性疾病診斷的金標準, 但耗時較長, 白細胞計數(shù)(WBC)、C反應蛋白(CRP)等傳統(tǒng)的感染指標敏感性、特異性不高。PCT、PA是一種新指標, 為探討其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特選取本院收治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69例作為觀察組, 男41例, 女28例,年齡19~65歲, 平均年齡(43.12±6.58)歲。選取同時期73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 男40例, 女33例, 年齡20~68歲,平均年齡(46.52±5.75)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24 h內(nèi)采集清晨空腹前臂靜脈血, 通過離心處理, 分離血清, 采用免疫熒光定量法測定血清PCT,儀器使用羅氏Cobas全自動分析儀, 正常參考值<0.5 ng/ml, 陽性結(jié)果≥0.5 ng/ml;采用比色法測定PA, 儀器采用貝克曼IMMAGE儀, 正確參考值0.18~0.45 g/L, 陽性結(jié)果<0.18 g/L。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血清PCT、PA水平以及陽性檢出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清PCT與PA水平比較 觀察組血清PCT和PA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PCT與PA水平比較( x-±s)
2.2 兩組陽性結(jié)果及特性情況 對照組:血清PCT陽性檢出率8.22%(6/73)、PA陽性檢出率13.70%(10/73);觀察組:血清PCT陽性檢出率85.51%(59/69)、PA陽性檢出率72.46%(50/69);觀察組血清PCT與PA的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種檢驗指標中PCT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較高。見表2。
表2 血清PCT與PA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比較(%)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診斷中以病原學檢查為金標準, 但該方法耗時較長, 可導致臨床錯失最佳治療時機。目前臨床感染性疾病診斷廣泛使用實驗室檢驗指標有CRP、WBC, 二者都屬于機體重要的物質(zhì), 機體發(fā)生細菌感染后CRP、WBC可升高。但由于WBC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如使用抗生素則體內(nèi)WBC可能降低, 且其存在個體差異, 范圍較寬;急性排異反應、手術(shù)等多種因素可導致體內(nèi)CRP升高, 因此兩種指標在細菌感染性呼吸道疾病診斷中的敏感性、特異性有限。因此, 已有學者提出檢測血清PCT與PA可作為診斷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指標[2,3]。
PCT屬于無激素活性糖蛋白, 是一種新的炎癥指標, 其在膿毒血癥中的診療價值已得到公認, 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 其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診斷中也有一定的價值, 感染性疾病健康人體具有較低的PCT水平。當人體受到細菌感染后的2~5 h,在炎性細胞因子、細菌毒素的刺激下, PCT升高, 在慢性非特異性炎癥、病毒感染下, 則PCT水平保持穩(wěn)定[4]。從本次研究結(jié)果來看。觀察組患者PCT水平及陽性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PA屬于負急性時相反應蛋白, 是由肝臟合成, 反應蛋白分解功能、肝臟合成功能。患者在感染過程中,清除釋放在循環(huán)中的有毒代謝物, 從而使得PA水平得到降低。因此,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的PA水平低于正常水準,也可作為診斷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在本研究中,觀察組的PA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 且陽性檢出率高于對照組(P<0.05)。在對PCT、PA水平的敏感性、準確性、特異性檢測時, 均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
綜上所述,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診斷中血清PCT、PA可作為診斷的有效指標, 具有一定價值。
[1] 程二菁, 薄建萍.降鈣素原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診療中的應用價值.中國醫(yī)藥科學.2014.4(18):51-53.
[2] 崔如眾, 錢鳳文, 何權(quán)瀛, 等.降鈣素原水平檢測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診治中的應用及預后評估.國際呼吸雜志.2014.34(2):122-125.
[3] 欒永明.血清降鈣素原和血清前白蛋白檢測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14, 8(1): 69-71.
[4] 毛曉露, 李歸寧.血清降鈣素原和血清前清蛋白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2(8):843-84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0.029
2015-01-20]
431600 湖北省漢川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