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業(yè)明 劉儉雄 黃靜
烏司他丁對急診經(jīng)皮冠動脈介入治療患者炎癥介質的干預作用及對心功能的影響
張業(yè)明 劉儉雄 黃靜
目的 探討烏司他丁對行急診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PCI)患者炎癥介質的干預作用及對心功能的影響。方法 68例行急診PCI的患者, 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34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 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烏司他丁注射液治療。比較兩組患者PCI術前、術后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 TNF-α)、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N末端-腦鈉肽前體(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的變化, 術后7 d對患者進行心臟彩超檢查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DD)。結果 治療組PCI術后的各時間點的血清IL-6、TNF-α均較對照組下降(P<0.05)。治療組術后心功能指標LVEF、LVDD、NT-proBNP與對照組相比明顯改善(P<0.05)。結論 烏司他丁可以有效抑制炎癥介質的釋放, 對急診PCI患者的心功能有保護作用。
烏司他??;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腫瘤壞死因子;白細胞介素-6
本研究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將烏司他丁應用于急診PCI術患者, 評價烏司他丁對急診PCI術患者炎癥介質的干預作用及對心功能的影響, 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行急診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68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的AMI診斷標準;其中男41例, 女27例;年齡42~72歲, 平均年齡(58.85±10.52)歲;泵功能killips分級1級、能在發(fā)病后12 h內(nèi)經(jīng)PCI術開通相關罪犯血管。68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每組34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體重指數(shù)、吸煙史、合并糖尿病、高血壓病、高膽固醇血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所有AMI患者均在入院后12 h內(nèi)行急診PCI術開通冠脈血管, 于PCI術前所有患者均予口服阿司匹林0.3 g, 波立維0.6 g, 立普妥40 mg, 治療組在上述對照組治療措施的基礎上, 于PCI術前30 min及術中分別給予烏司他丁注射液(天普洛安?, 廣東天普生化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30萬U,靜脈滴注, 術后給予烏司他丁30萬U/d, 靜脈滴注, 連續(xù)給藥3 d。
1.3 觀察指標 ①生化指標:所有患者于術前、術后2、 24、48、72 h抽取外周靜脈血10 ml, 離心取血清備檢。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血清TNF-α、IL-6。采用Elecsys2010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免疫測定分析儀術前、術后7 d檢測血清NT-proBNP。②心臟彩超檢測心功能:對兩組患者術后7 d檢查LVEF、LVDD。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各時間點生化指標比較 術前兩組血清IL-6和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術后2、24、48、72 h治療組的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98、3.21、3.56、3.69、3.14、4.25、4.36、5.02, 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比較 術前治療組與對照組NT-proBNP分別為(396.32±153.63)、(401.25±160.25)pg/ml,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7 d治療組心功能指標LVEF、LVDD、NT-proBNP與對照組比較明顯改善, 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各時間點生化指標比較( x-±s)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心功能指標比較(-x ±s)
急診PCI術是AMI患者實現(xiàn)冠狀動脈血運重建的最佳手段之一[1], 其可使堵塞的冠狀動脈在短時間內(nèi)再通, 但研究發(fā)現(xiàn), 梗死相關動脈再通后, 心肌發(fā)生缺血再灌注損傷[2],降低了AMI患者在急診PCI術上的獲益?;A研究證明[3],炎癥反應在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發(fā)生與發(fā)展中起著關鍵作用, TNF-a及 IL-6和趨化性細胞因子是啟動炎癥反應的關鍵性細胞因子。烏司他丁是一種廣譜的蛋白酶抑制劑[4], 有抑制炎癥反應的作用, 目前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心外科體外循環(huán)等情況下的心肌保護[5], 本研究將烏司他丁應用于急診PCI患者,評價其對炎癥介質和心功能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 烏司他丁能有效降低急診PCI患者TNF-a及 IL-6的表達, 有效抑制炎癥介質的釋放, 對急診PCI患者的心功能有保護作用。
[1]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0, 38(8):675-687.
[2] Buja LM.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jury. Cardiovascular Pathology, 2005, 14(4):170-175.
[3] Yang J, Jiang H, Yang J. Valsartan preconditioning protects against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through TLR4/NF-kappaB signaling pathway. Mol Cell Biochem, 2009, 330(12):39-46.
[4] 謝禮波, 盧一平.蛋白酶抑制劑防治器官缺血再灌注損傷研究進展.中華移植雜志(電子版), 2012, 6(1):43-47.
[5] 石佳, 李軍, 張喆, 等.烏司他丁對體外循環(huán)下心臟手術圍術期炎癥反應的影響.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12(4):305-30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3.105
2015-03-24]
519000 珠海市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張業(yè)明 劉儉雄),超聲科(黃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