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梅
高血脂患者護理中實施臨床路徑對預(yù)后的影響探究
張素梅
目的研究高血脂患者護理中實施臨床路徑對預(yù)后的影響, 并分析其應(yīng)用價值。方法 126例高血脂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每組63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方法, 實驗組患者給予臨床路徑護理方法, 比較兩種護理方法的不同臨床效果以及兩組患者的滿意度。結(jié)果 實驗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各指標變化差異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且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高血脂患者護理中實施臨床路徑護理方法對患者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患者的病情改善情況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具有重要的價值和作用, 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高血脂;臨床路徑護理;護理效果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zhì)量逐漸提高, 飲食作息不規(guī)律導致高血脂患者的數(shù)量正在逐步增加[1]。尤其在老年人群中高血脂患者的比例逐年上升。高血脂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身體健康, 嚴重時高血脂患者可能會伴有其他并發(fā)癥,所以醫(yī)學上對于高血脂的治療一直是研究的重要方向[2]?,F(xiàn)選取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26例高血脂患者隨機分組, 分別采用常規(guī)護理和臨床路徑護理方法進行護理, 比較兩種護理方法的不同臨床效果以及兩組患者的滿意度,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26例高血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每組63例。經(jīng)過血液以及影像學等其他檢查, 所有患者無自身免疫疾病, 血液系統(tǒng)以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均正常。實驗組中男40例, 女23例, 年齡49~78歲, 平均年齡(68.43±3.18)歲,病程3~17年, 平均病程(10.23±1.46)年。對照組中男38例,女25例, 年齡50~79歲, 平均年齡(69.34±4.83)歲, 病程2~18年, 平均病程(11.17±1.29)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患者給予臨床路徑護理方法, 具體包括:①健康知識干預(yù):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向患者和家屬講解和介紹護理流程與目標, 給患者和家屬講解高血脂方面的知識[3]。②心理干預(yù):很多高血脂患者會有內(nèi)心焦慮不安、惶恐緊張的心理特征, 護理人員需要多和患者進行溝通, 給予患者安慰和鼓勵, 增加其信心。③飲食干預(yù):護理人員需要根據(jù)不同患者的體質(zhì)科學制定不同的食譜, 保證每日蔬菜、水果的攝入量以及高蛋白和維生素的補充。④監(jiān)護干預(yù):護理人員每日制定好臨床護理流程并細心執(zhí)行, 填寫患者的相關(guān)病情資料并定期向醫(yī)生匯報患者的病情變化以及體征變化, 方便醫(yī)生對患者的病情有更好的掌握[3]。⑤運動干預(yù):每日給患者安排一定的運動量, 散步、太極、舞蹈等都是可選擇的范圍。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血脂改善情況, 包括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C-C)水平以及護理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血脂改善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 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的血脂改善情況比較
表1 兩組患者的血脂改善情況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例數(shù)時間TGTCLDC-C對照組63護理前2.03±0.875.51±1.143.40±1.02護理后1.90±1.034.44±1.232.76±1.11實驗組63護理前2.03±0.895.50±1.133.39±1.09護理后 1.59±0.67a3.29±1.12a2.01±0.72a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比較(n, %)
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更全面地照顧患者, 通過對患者進行疾病知識宣講以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從而加深了患者對自己病情的科學認識, 改善患者的不良飲食以及作息習慣, 增加了患者配合治療的主動性[4]。本文從健康知識、心理、飲食、監(jiān)護、運動等方面對患者進行干預(yù), 達到了良好的臨床效果。臨床護理路徑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血脂水平, 降低患者脂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降低了血漿膽固醇的合成, 對高血脂患者的治療起到了很好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 高血脂患者護理中實施臨床路徑護理方法對患者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 患者的病情改善情況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也有所增加, 在臨床上具有重要的價值和作用, 值得臨床上廣泛推廣。
[1] 丁玲.高血脂患者實施臨床路徑護理對預(yù)后影響探討.醫(yī)學信息, 2014(12):208-209.
[2] 水小蘭.高血脂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4, 8(4):278-279.
[3] 萬小萍.高血脂患者應(yīng)用臨床護理干預(yù)的效果分析.醫(y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4, 22(6):304.
[4] 韓立榮.高血脂患者膳食護理及指導.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2, 10(14):341-34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3.168
2015-02-03]
271000 泰安市第四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