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鋒 林還珠 李苗 高紅梅
宮腔鏡子宮內膜定位活檢對早期子宮內膜癌的診斷價值分析
蘇小鋒 林還珠 李苗 高紅梅
目的分析宮腔鏡子宮內膜定位活檢對早期子宮內膜癌的診斷價值。方法 120例疑診為早期子宮內膜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對所有患者實施診斷性刮宮檢查和宮腔鏡子宮內膜定位活檢, 并將手術病理檢查作為依據(jù), 對兩種檢查方式的檢出情況進行分析對比。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 本組患者中有20例患者經(jīng)手術病理結果證實為早期子宮內膜癌, 占總數(shù)的16.67%。宮腔鏡檢查20例為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癌檢出率為16.67%, 診斷符合率為100.0%, 19例宮頸管受累, 宮頸管受累檢出率為15.83%, 診斷符合率為95.0%。診斷性刮宮檢查11例為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檢出率為9.17%, 診斷符合率為55.0%, 10例宮頸管受累, 宮頸管受累檢出率為8.33%, 診斷符合率為50.0%, 在早期子宮內膜癌的診斷中,宮腔鏡子宮內膜定位活檢的檢出率和診斷符合率均顯著高于診斷性刮宮檢查(P<0.05)。結論 宮腔鏡子宮內膜定位活檢在診斷早期子宮內膜癌中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效果, 能有效提高病變檢出率和診斷符合率, 值得在臨床應用上推廣。
宮腔鏡子宮內膜定位活檢;早期子宮內膜癌;應用效果
子宮內膜癌是一種常見的女性生殖系統(tǒng)疾病, 該病主要發(fā)生于子宮內膜。根據(jù)相關統(tǒng)計資料顯示, 隨著近年來生活環(huán)境及生活方式的變化等眾多因素, 子宮內膜癌患者不斷增多, 嚴重威脅著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需積極進行診治[1,2]。本文旨在分析宮腔鏡子宮內膜定位活檢對早期子宮內膜癌的診斷價值, 特收集本院2011年8月~2014年7月診治的120例疑診為早期子宮內膜癌患者進行了研究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1年8月~2014年7月期間診治的120例疑診為早期子宮內膜癌患者, 年齡50~72歲, 平均年齡(59.44±4.26)歲, 絕經(jīng)時間1~14年, 平均絕經(jīng)時間(6.24±2.14)年, 患者入院時均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陰道流血及排液, 且均排除生殖器病變患者。
1.2 方法 對所有患者實施診斷性刮宮檢查和宮腔鏡子宮內膜定位活檢。其中, 診斷性刮宮檢查采用分段刮宮, 并實施組織病理學檢查;宮腔鏡子宮內膜定位活檢前常規(guī)止血和抗生素預防感染, 本次使用的宮腔鏡檢查儀器為日本Olympus持續(xù)灌流宮腔鏡, 先給予生理鹽水膨宮, 并控制膨宮壓力在10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內, 流速為280 ml/min,對患者應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常規(guī)置入宮腔鏡, 詳細觀察宮底、子宮前壁、子宮后壁、子宮兩側壁等部位, 主要包括病變的形態(tài)、大小、厚度、色澤等, 然后實施子宮內膜定位活檢, 并將手術病理檢查作為依據(jù), 對兩種檢查方式的檢出情況進行分析對比。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加以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結果顯示, 本組患者中20例患者經(jīng)手術病理結果證實為早期子宮內膜癌, 占總數(shù)的16.67%。宮腔鏡檢查子宮內膜癌檢出率為16.67%, 診斷符合率為100.0%, 宮頸管受累檢出率為15.83%, 診斷符合率為95.0%。診斷性刮宮檢查11例為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檢出率為9.17%, 診斷符合率為55.0%, 宮頸管受累檢出率為8.33%, 診斷符合率為50.0%, 在早期子宮內膜癌的診斷中, 宮腔鏡子宮內膜定位活檢的檢出率和診斷符合率均顯著高于診斷性刮宮檢查(P<0.05)。見表1。
表1 兩種方式診斷結果對比情況[n(%)]
早期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群體中的一種常見病癥, 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及早采取有效的診治措施積極診治對于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臨床研究表明, 有效的診斷是提高患者病情治療效果和預后的重要保證[3]。
常規(guī)的診斷方式主要有診斷性刮宮檢查、B超檢查等, B超檢查操作簡單, 但不能確診診斷, 尤其是在<2 mm的宮內占位性病變診斷率具有很高的漏診率;診斷性刮宮檢查為傳統(tǒng)診斷方式, 檢查的準確率與檢查醫(yī)師的專業(yè)技術水平和臨床經(jīng)驗具有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 且部分較小的病灶容易遺漏,同時, 子宮內膜較薄的患者無法刮出內膜, 診斷率較低[4]。
宮腔鏡子宮內膜定位活檢是一種新型診斷方式, 該方式可有效避免盲目刮宮檢查及B超檢查的缺陷, 能夠通過宮腔鏡全面、直觀的觀察宮腔內情況, 包括病變是否存在、病變大小、部位、宮頸受累、病變范圍;在宮腔鏡下能夠對可疑病變取材活檢, 避免直徑較小的病變被疏漏, 提高了診斷的準確性;另一方面, 宮腔鏡子宮內膜定位活檢在操作上也比較簡單, 醫(yī)療成本較低, 患者的耐受性較好, 且宮腔鏡子宮內膜定位活檢能夠將病變范圍準確的反映出來[5]。
本文120例疑診為早期子宮內膜癌的患者均實施診斷性刮宮檢查和宮腔鏡子宮內膜定位活檢。研究結果顯示, 宮腔鏡檢查子宮內膜癌檢出率為16.67%, 診斷符合率為100.0%, 宮頸管受累檢出率為15.83%, 診斷符合率為95.0%。診斷性刮宮檢查11例為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檢出率為9.17%, 診斷符合率為55.0%, 宮頸管受累檢出率為8.33%, 診斷符合率為50.0%,在早期子宮內膜癌的診斷中, 宮腔鏡子宮內膜定位活檢的檢出率和診斷符合率均顯著高于診斷性刮宮檢查(P<0.05)。
綜上所述, 宮腔鏡子宮內膜定位活檢在診斷早期子宮內膜癌中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效果, 能有效提高病變檢出率和診斷符合率, 值得在臨床應用上推廣。
[1] 李琳, 張婧, 周敏.宮腔鏡定位活檢在早期子宮內膜癌診斷中的應用.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3(27):62-63.
[2] 高紅梅, 李末娟, 林穎, 等.宮腔鏡子宮內膜定位活檢對早期子宮內膜癌的診斷意義.廣東醫(yī)學院學報, 2014(2):199-201.
[3] 李春梅, 羅穎, 毛邱嫻, 等.宮腔鏡電切術聯(lián)合孕激素對早期子宮內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療8例分析.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 2013(3):224-226.
[4] 張健, 章艷霞.宮腔鏡子宮內膜定位活檢對早期子宮內膜癌的診斷價值.中國婦幼保健, 2008, 23(28):452-454.
[5] 吳紅英, 宋瑋.宮腔鏡與診斷性刮宮對早期子宮內膜癌診斷效果的對比分析.中華腫瘤防治雜志, 2012(19):151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3.051
2014-12-23]
524003 廣州市湛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