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
摘要:目的 探討依托咪酯復合芬太尼、瑞芬太尼用于髖關節(jié)手術全身麻醉維持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收治的72例ASAI或II級擇期髖關節(jié)手術老年患者隨機均分為芬太尼組與瑞芬太尼組。對兩組患者快速誘導后行氣管插管術,并進行靶控輸注(TCI)依托咪酯1.5~2.0 μg/ml進行麻醉維持。芬太尼組間斷靜脈注射芬太尼1.5~2.0 μg/kg/h,瑞芬太尼組靜脈輸注瑞芬太尼0.5~1.0 μg/kg/h,并維持BIS值45~60。記錄并分析麻醉誘導前(基礎值T1)、氣管插管前(T2)、插管后4 min(T3)、切皮(T4)、骨膜剝離(T5)時的平均心率(HR)與動脈壓(MAP),同時記錄蘇醒時間與拔管時間,對術中、術后不良反應進行記錄與分析。結果 與基礎值比較,兩組患者T2時HR與MAP均下降,T4、T5時芬太尼組MAP水平上升,瑞芬太尼組HR下降(P<0.05)。瑞芬太尼組與芬太尼組蘇醒時間、拔管時間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瑞芬太尼組蘇醒時躁動發(fā)生率高于芬太尼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依托咪酯符合芬太尼、瑞芬太尼用于髖關節(jié)手術全身麻醉維持時均具有顯著的臨床麻醉效果,但依托咪酯復合瑞芬太尼在手術中的血流動力學相對更加穩(wěn)定,且患者術后蘇醒時間較短,較芬太尼組效果更佳。
關鍵詞:依托咪酯;瑞芬太尼;芬太尼;髖關節(jié)手術;全身麻醉
在老年群體中,股骨頸骨折是其常見的疾病之一,特別是對于更高齡患者來說,其術前夾雜的疾病往往對麻醉處理產生一定的麻煩,因此如何選擇一種合適的老年麻醉方法是臨床醫(yī)學中較為關注的一個問題[1]。我院對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36例髖關節(jié)手術患者采用依托咪酯復合瑞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維持,取得良好效果,先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72例髖關節(jié)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1例,女41例,年齡62~77歲,平均(70.4±5.7)歲;行全髖置換術21例,股骨頭置換術38例,動力髖術13例;體重指數(shù)19~26 kg/m2,術前合并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48例,合并糖尿病者14例,右束支傳導阻滯8例,貧血2例,同時存在3項或以上者11例。手術持續(xù)時間1.5~4.3 h。將所有患者隨即均分為芬太尼組與瑞芬太尼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手術方式、體重指數(shù)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 麻醉前30~35 min肌肉注射安定0.3 mg/kg與阿托品0.5 mg,麻醉誘導均采用咪達安定50.0 μg/kg、芬太尼3~4 μg/kg、依托咪酯脂肪乳劑200 μg/kg、維庫溴銨120 μg/kg,患者插管后再行機械通氣。
麻醉維持:兩組均TCI依托咪酯1.5~2.0 μg/mL,芬太尼組單次靜脈注射芬太尼1.5~2.0 μg/kg/h,預計離手術結束前30~35 min不再追加芬太尼;瑞芬太尼組持續(xù)泵注瑞芬太尼0.5~1.0 μg/kg/h,手術結束前30~35 min靜脈注射芬太尼1.0 μg/kg。術中依據(jù)BIS具體值進行劑量調整,維持在45~60。術中間斷靜脈注射維庫溴銨45 μg/kg維持肌松,并在術前40~45 min不再追加維庫溴銨[2]。術中維持HR水平60~100次/min,維持MAP波動值于基礎值±15%,并及時調整通氣量。手術結束前4~5 min停止輸注依托咪酯脂肪乳劑,瑞芬太尼組停止瑞芬太尼輸注。
1.3監(jiān)測指標 記錄并分析麻醉誘導前(基礎值T1)、氣管插管前(T2)、插管后4 min(T3)、切皮(T4)、骨膜剝離(T5)時的平均心率(HR)與動脈壓(MAP),同時記錄并分析手術時間、蘇醒時間與拔管時間,對術中、術后不良反應進行記錄與分析。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與處理,計量資料對比采用(x±s)進行表示,并行t檢驗,P<0.05表明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各時點HR與MAP比較,芬太尼組T1~T5各時點HR分別為(73.2±12.4)次/min、(58.8±8.7)次/min、(78.4±14.2)次/min、(90.2±14.2)次/min、(96.6±14.5)次/min,瑞芬太尼組分別為(81.2±12.5)次/min、(63.2±8.4)次/min、(83.4±15.3)次/min、(67.2±9.2)次/min、(68.8±14.2)次/min,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芬太尼組T1~T5各時點MAP分別為(80.1±3.2)mmHg、(64.3±9.2)mmHg、(85.8±11.7)mmHg、(96.6±15.2)mmHg、(104.8±14.8)mmHg,瑞芬太尼組分別為(90.2±3.4)mmHg、(72.4±9.8)mmHg、(85.2±11.3)mmHg、(76.6±11.2)mmHg、(82.4±7.5)mmHg。兩組在T2、T4、T5時點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依托咪酯屬于咪唑類衍生物,主要特點是用藥后干擾循環(huán)程度較低,從而使患者保持穩(wěn)定的血流動力學。依托咪酯會誘發(fā)血壓降低,主要與外周阻力降低及每搏量減少因素有關,然而其對血壓與交感神經(jīng)的抑制作用并不顯著[3]。瑞芬太尼屬于超短效μ受體激動劑的一種,其能夠被組織非特異性酯酶與血漿迅速水解,并且運轉速率較快,分布容積較小,還具有消除快與起效快等優(yōu)點。
參考文獻:
[1]李峰.依托咪酯復合瑞芬太尼靶控靜脈麻醉用于婦科腹腔鏡手術臨床觀察[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10,01:41-43.
[2]湯新,王英男,伍玉哲.依托咪酯復合瑞芬太尼用于全麻的臨床試驗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9,30:88-102.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