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亮,王昌權(quán),陳 穎,吳繼雄
(湖北省黃岡市中心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湖北 黃岡 438000)
幽門螺桿菌(HP)與消化系統(tǒng)潰瘍性疾病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采用藥物清除HP可以提高消化系統(tǒng)潰瘍的臨床治愈率[1-2]。胃癌的發(fā)病機理比較復雜,HP感染是其中的重要因素[3]。筆者采用以雷貝拉唑與加替沙星為基礎的三聯(lián)療法根除HP,觀察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 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 HP感染患者,其中消化性潰瘍70例,糜爛性胃炎50例;患者均符合《實用內(nèi)科學》中的HP根除指征,納入前2周內(nèi)未使用抗生素、鉍劑及質(zhì)子泵抑制劑等藥物,14C-尿素呼氣試驗陽性或胃黏膜活組織病理學檢測確定為HP感染;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婦女,既往有糖尿病史,心律失常,嚴重心、肝、腎功能損害的患者。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其中男 57 例,女 63例;年齡 18~72 歲,平均(43.7±6.8)歲;病程 8 個月至 14 年,平均(4.5±1.6)年。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 A,B,C 3組,每組 40例。3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A組給予雷貝拉唑、加替沙星聯(lián)合甲硝唑治療,雷貝拉唑鈉腸溶片(四川迪康科技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迪康制藥公司,國藥準字 H20040715,規(guī)格為每片 10 mg)20 mg,早晚各 1次,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分散片(濟南利民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100111,規(guī)格為每片 0.2 g)0.2 g,早晚各 1 次,口服;甲硝唑片(蘇州弘森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0052,規(guī)格為每片0.2 g)0.1 g,每天 3 次,口服。B 組給予雷貝拉唑、加替沙星聯(lián)合阿莫西林治療,雷貝拉唑鈉腸溶片及甲磺酸加替沙星分散片用法用量同A組,阿莫西林膠囊(葵花藥業(yè)集團<衡水>得菲爾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13021077,規(guī)格為每片 0.25 g)0.5 g,每天 3 次,口服。C組給予雷貝拉唑、甲硝唑聯(lián)合阿莫西林治療,雷貝拉唑鈉腸溶片甲硝唑片用法用量同A組,阿莫西林膠囊用法用量同B組。療程均為2周。
表1 3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比較患者胃黏膜炎癥的病情變化,手術(shù)取胃內(nèi)組織給予組織病理學檢測及14C-尿素呼氣試驗,以確定HP是否為陰性。HP根除標準為患者停藥超過4周后HP檢驗呈現(xiàn)陰性。胃腸道臨床癥狀、體征評分標準:臨床表現(xiàn)為上腹部疼痛、惡心、上腹部飽脹、反酸等,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程度分為無、輕、中及重度,計為 0,1,2,3分。臨床療效評定標準:治愈為患者臨床癥狀消失,胃鏡復查無異常,HP檢測為陰性;顯效為患者臨床癥狀消失,胃鏡復查明顯好轉(zhuǎn),HP檢測為陰性;有效為患者臨床癥狀好轉(zhuǎn),HP檢測為陽性;無效為患者臨床癥狀及胃鏡復查均無好轉(zhuǎn),HP檢測為陽性。以前三者合計為總有效。
結(jié)果見表2和表3。A組中3例患者出現(xiàn)輕度惡心、頭暈,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50%;B組中2例患者出現(xiàn)輕度惡心、頭暈,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00%;C組中3例患者出現(xiàn)輕度惡心、頭暈,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 7.50% 。3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均未予特殊處理,停藥后不良反應癥狀自行緩解。
表2 3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比較(±s,分)
表2 3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上腹部疼痛 上腹部飽脹 反酸 嗝氣A組(n=40)B組(n=40)C組(n=40)治療后1.23±0.54▲1.64±0.54▲1.57±0.47▲治療前2.64±0.56 2.83±0.46 2.46±0.66治療后0.53±0.64▲0.49±0.32▲0.53±0.25▲治療前1.68±0.78 1.48±0.79 1.81±0.36治療后1.10±0.54▲1.56±0.53▲0.98±0.67▲治療前1.21±0.36 1.50±0.37 1.23±0.45治療后0.34±0.78▲0.43±0.56▲0.40±0.74▲治療前2.56±0.62 2.32±0.43 2.34±0.65
表3 3組患者的療效、HP根除率比較[例(%),n=40]
清除HP在防治消化系統(tǒng)潰瘍性疾病中有著重要的作用[4-7]。消除HP的方案目標應包括提高HP的根除率,減少不良反應,且療程在2周內(nèi)[8],同時應考慮患者的依從性、經(jīng)濟條件、有無耐藥性等。采用1種質(zhì)子泵抑制劑藥物與2種抗生素聯(lián)合使用的三聯(lián)療法,其治療目的為提高胃內(nèi)的pH[9],可進一步增強抗生素在機體胃內(nèi)的活性,起到抗菌的作用。
雷貝拉唑的抑酸作用相當強,可迅速提高胃內(nèi)的pH,進一步增強抗生素的抗菌作用[10]。體外研究發(fā)現(xiàn),雷貝拉唑清除HP的能力優(yōu)于其他類型質(zhì)子泵抑制劑[11]。加替沙星屬于第4代喹諾酮類藥物,抗菌譜廣,抗菌活性非常強,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12]。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3組患者上腹部疼痛、上腹部飽脹、反酸、嗝氣癥狀積分均優(yōu)于治療前(P<0.05);A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 為 97.50% ,B 組 為 95.00% ,均 高 于 C 組 的 80.00% (P<0.05);A 組、B 組患者的 HP 根除率分別為 95.00% 和 92.50% ,高于 C 組的 75.00%(P<0.05)。
綜上所述,以雷貝拉唑與加替沙星為基礎的三聯(lián)療法可有效根除HP,提高療效,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范紅云,牛巍巍.雷貝拉唑與奧美拉唑三聯(lián)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療效比較[J].臨床消化病雜志,2009,21(6):359-360.
[2]董新鋒.雷貝拉唑、呋喃唑酮、加替沙星三聯(lián)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療效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0,31(6):776.
[3]廖繼全,張育明,李透懷,等.雷貝拉唑四聯(lián)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療效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0,16(28):131-132.
[4]李 志,何明順.雷貝拉唑聯(lián)合潰愈顆粒治療HP陽性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J].重慶醫(yī)學,2013,42(5):520-522.
[5]陸 成.雷貝拉唑聯(lián)用呋喃唑酮克拉霉素治療Hp相關性消化性潰瘍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學,2013,19(1):126-128.
[6]張小河.胃幽門螺桿菌陽性者功能性胃十二指腸病的治療[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11(13):1 830-1 831.
[7]徐 菊.雷貝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胃潰瘍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9):64.
[8]劉 培,任科雨,王艷婷,等.雷貝拉唑鈉腸溶片致肝損傷[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13,15(5):288.
[9]趙素萍,汪 欣,蔡梅玉,等.胃蛋白酶原與幽門螺桿菌檢測的相關性研究[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2,19(22):2 868-2 869.
[10]于志剛,段志軍.康復新液聯(lián)合雷貝拉唑治療老年消化性潰瘍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1):5 309-5 310.
[11]劉如泉,文 媛,馬繼東,等.泮托拉唑和雷貝拉唑?qū)﹄p聯(lián)抗血小板治療效應的影響[J].醫(yī)藥導報,2013,32(6):738-741.
[12]陳興勇.雷貝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胃潰瘍療效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3,34(7):1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