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對于曹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三曹”的比較和曹丕的文藝?yán)碚撗芯?,而對于他個人的詩歌,尤其是樂府詩的研究則明顯不足。本文試圖在研究曹丕的詩歌的基礎(chǔ)上剖析他在詩歌中塑造的女性形象,進(jìn)一步探討曹丕的女性觀。
【關(guān)鍵詞】:曹丕;詩歌;女性形象;女性觀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繼春秋戰(zhàn)國后我國歷史上的文化大繁榮時期,這一時期涌現(xiàn)出很多優(yōu)秀的作家和作品。其中三國時期的“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是頗值得研究的。研究他們絕不是因為他們的政治地位,這一點(diǎn)需要明確。
目前對于他們的研究很大部分是關(guān)于“三曹”的對比。對于曹操和曹植詩歌的研究是相對較多的,也正因如此對于他們二者的詩歌評價和創(chuàng)作手法等都有了比較全面、深刻也比較正確地認(rèn)識。
然而對曹丕的研究則主要集中于他的文藝?yán)碚?,對于他的個人詩歌尤其是樂府詩的研究卻明顯不足。樂府詩是曹丕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絕不應(yīng)該被忽視的。曹丕今存詩歌,較完整的約40首,其中樂府詩共19題24首,在他的詩歌作品中占有很大比重,對他在詩歌史上的地位有著重大意義。曹丕的樂府詩無論是對曹魏時期的詩歌創(chuàng)作還是對整個樂府詩歌史都產(chǎn)生著重要的影響。
讀曹丕的詩歌,就必定會注意到曹丕在詩歌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本文就試圖在仔細(xì)研讀曹丕的詩歌作品后對曹丕詩歌中的女性形象有更為全面、深刻地認(rèn)識,進(jìn)而試著探究曹丕的女性觀。
一、曹丕詩歌中的女性形象
通過曹丕詩歌的研讀,總體來說,曹丕的詩歌內(nèi)容主要是對功業(yè)的追求或抒寫自己的遠(yuǎn)大志向、對賢才的渴求、對前途的擔(dān)憂、宴游、游子思鄉(xiāng)、戰(zhàn)爭題材、懷人等。其中,涉及到女性的詩歌更是曹丕詩歌中的一抹亮色。根據(jù)作品描寫的女主人公,將其分為思婦、棄婦、寡婦、佳人四類。
1、思婦。
所謂思婦就是思念出門在外的丈夫的婦人。三國時期是歷史上戰(zhàn)亂頻繁的時期,男人被征為將士行軍作戰(zhàn)是再普通不過的事,因此幽怨的思婦在當(dāng)時也是很常見的。曹丕作為統(tǒng)治階級,就理所當(dāng)然地應(yīng)該關(guān)心將士、關(guān)注民情和民生。將心比心,曹丕也很同情那些獨(dú)自支撐家庭、照顧孩子、思念并擔(dān)憂丈夫安危的婦人。曹丕描寫思婦的詩歌有《燕歌行》二首、《清河見挽船士新婚與妻別作》、《見挽船士兄弟辭別詩》等。
其中最突出的是《燕歌行》其一,被王夫之譽(yù)為: “傾情、傾度、傾色、傾聲,古今無兩。從‘明月皎皎’人七解,徑酣適,殆天授非人力。”詩中,用“秋風(fēng)蕭瑟”、“草木搖落”等極力渲染冷清凄涼的氛圍,用雁歸反襯丈夫還未歸來的失落,用牽??椗鞅缺砻髯约翰荒芎驼煞蛟谝黄鸬谋瘋?。詩中既有直抒胸臆的“念君客游多思腸”、“憂來思君不敢忘”,也有側(cè)面抒寫感情的“援琴鳴弦發(fā)清商”、“明月皎皎照我床”。通過這樣直接和間接的描寫,使詩歌的感情不至于白而無味也不至于晦澀得難以觸摸,而是若隱若現(xiàn)恰到好處。詩中女主人公思念丈夫的感情濃烈而真實,讓人不禁自傷起來。作者化身女子,情感拿捏相當(dāng)?shù)轿唬瑵鉂獾乃寄詈蛺鄢錆M了字里行間。作為男子,曹丕怎能如此了解思婦的心態(tài)和感情呢?從詩歌中可以看出曹丕是一個感情豐富而細(xì)膩的男子,惟有自身有情才能寫出這般打動人的詩歌。詩中得到曹丕無限同情的那個思婦,她的感情是那么堅定、真誠而濃烈,她的性格是那么溫順、柔和而又堅強(qiáng)。曹丕的感情僅限于同情嗎?我想,對于這類女人曹丕不僅是憐惜,也是欣賞的。
2、棄婦。
故名思意,棄婦就是被丈夫拋棄的婦人。在父系社會里,女子是男子的私有物和附庸?!叭龔乃牡隆笔桥拥谋匦拚n,從“三從”即:在家從父、在嫁從夫、老來從子就可以看出女人的地位。《大戴禮記·本命》篇中就以準(zhǔn)法律的形式明確規(guī)定:“婦有七出: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盜竊去?!边@更使男子隨意拋棄女子合法化、合道德化。由此,棄婦詩成為我國古代傳統(tǒng)題材。早在《詩經(jīng)》里便有《衛(wèi)風(fēng)·氓》等棄婦詩。曹丕《代劉勛出妻王氏作 有序》里就刻畫了一個悲劇命運(yùn)的棄婦。
在序言里,作者交代了王氏被休的原因。劉家以王氏二十多年都未生育子女為借口休了王氏,其實真實原因是劉勛喜歡上了山陽司馬家的女兒,多么有力的休妻理由!劉勛再娶是可以的,但是大可不必休妻。王氏無后的理由難道就可以掩蓋男子的無情嗎?二十多年的甘苦與共,無微不至的照顧和愛都以一紙休書畫上句號。出婦會心碎會心冷的?。】墒沁€有誰會在乎她的感受,從來都是只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
此詩曹丕以王氏的口吻敘其被休后的心情,以示同情。全詩以羅帳來串聯(lián),雖只見羅帳,卻可以令讀者看到很多物體、看到很多事情、看到很多辛酸與甜蜜等。這輕盈飄動的羅帳,是他們夫妻共同生活的見證,如今她不得不把它放在箱底,這個舉動就意味著出婦要忍淚埋葬這幾十年的青春與回憶。最后以“何時再將你張掛床上”結(jié)尾,出婦不忍離去的感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罢l言去婦薄,去婦情更重”一句表明作者對去婦的深深同情。但是,曹丕僅僅限于同情,他并沒有對當(dāng)時的婚姻制度表示懷疑或給予抨擊。在他眼里,女子仍然是男子的附庸,是傳宗接代的生育工具。
3、寡婦。
寡婦就是死了丈夫的年輕婦人。曹丕的《寡婦 有序》以阮妻口吻平平道出,凄苦中直見真情。清張玉谷《古詩賞析》卷八:“詩傷寡婦,而竟代寡婦自傷,最為親切。”
在序言里交代了寫作緣由,傷感的情緒由此開始。涼秋靜夜最孤獨(dú)、凄涼,本詩抓住人的心理,直入寡婦心里?!笆亻L夜兮思君,魂一夕兮九乖”一句寫得最為動人心弦。在無法接受巨大打擊或悲痛的時候,人,尤其是女人,會有輕生的沖動或者自己即將往生的錯覺。寡婦的悲痛不再離我們遙遠(yuǎn),而是可以感知的,因為我們或許也失去過至親至愛的人。曹丕的這篇作品句句是淚,感情悲苦。
曹丕非常同情友人之妻,全詩感情真摯而沉重。但是在這之外,我卻可以感覺到,曹丕對于寡婦的貞潔看得很重。他如此同情阮妻,一是出于對朋友之妻的關(guān)愛,二是出于對有婦德的婦女的贊揚(yáng)。假如有一天阮妻再嫁并且過得很幸福,他會作詩來祝福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4、佳人。
自古以來,才子、佳人都是文人騷客的作品里必不可少的,曹丕也不例外。這類作品主要描寫了對愛情求之不得的思想感情。曹丕的《釣竿》、《秋胡行》、《善哉行》等都是這類作品?!吧嚲慵选笔侵袊糯袡?quán)社會對女性的一種褒揚(yáng)性評價,這里面隱含著一個不可否認(rèn)的事實,那便是“色”與“藝”構(gòu)成了女性獲得男權(quán)社會認(rèn)同和接受的重要條件。古代女性的“藝”,主要指歌舞、樂器等表演技能。在整個中國封建社會,這種女性的“藝”,總是和帝王、貴族等主流社會的男性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成為他們娛情怡性、顯示風(fēng)雅的途徑和媒介,同時也成為文人樂于描寫的對象。
《善哉行》在這首詩中,作者首先用“有美一人,婉如清揚(yáng)”來
(下轉(zhuǎn)第頁)
(上接第頁)
描繪女子的美貌。清揚(yáng),眉目之間,婉然美也。該女子不僅有柔美的
外貌,而且姿態(tài)優(yōu)美帶著讓人心動的微笑。除此之外,她還有高超的技藝“知音識曲,善為樂方”,對音樂有著不凡的領(lǐng)悟和表演能力,彈奏出來的樂曲“哀弦微妙,清氣含芳。流鄭激楚,度宮中商”,美妙悅耳、動人心弦。這樣一位“色藝俱佳”的女子,讓男子難以自持。最后四句描寫了男子追求女子而不得的憂愁苦悶心理。
通過對“色藝俱佳”的女子的贊美,可以知道曹丕是欣賞、喜歡這類女子的。追求美和才集于一身的女子是從古到今的“傳統(tǒng)”,也是無可厚非的。
通過對曹丕詩歌的解析,曹丕在詩歌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相當(dāng)明確,曹丕的女性觀也呼之欲出。
二、曹丕的女性觀
“…觀”就是“對…的看法或根本觀點(diǎn)”。也就是說,女性觀就是對女性的看法或根本觀點(diǎn)。一個人對其他事物的看法或者根本觀點(diǎn)是相當(dāng)重要的,它支配著人的行動。不僅如此,這也關(guān)系著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構(gòu)建。
通過以上詩歌的分析,現(xiàn)在來試著分析一下曹丕的女性觀。
首先,女性的附庸地位。女性是男性的附庸,女性存在的目的就是為男性、宗族服務(wù)。這是一個根本性的觀點(diǎn),不管怎樣同情、愛憐女性,也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女性的悲劇命運(yùn)。
其次,對婦德的高度重視。曹丕在詩歌中塑造的女性形象都具備很好的婦德,婦德在曹丕看來是很重要的,是一個女人必須要具備的。對丈夫忠貞、感情專一、溫柔嫻淑、孝順公婆、操持家務(wù)、生兒育女等是女人必須要做到并且一定要做好的。
最后,對女性的才藝要求。漂亮女子固然值得愛憐,但空有美貌而腹內(nèi)草莽的女子是不值得追求的。而那些漂亮又有才華(唱歌、跳舞、作詩、繪畫等)的女子不是更值得追求、更值得贊賞嗎?美貌與智慧并存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但是如果只能二選其一曹丕又會怎么選呢?我想,他是會選擇美麗的。由于歷史的、政治的等各種原因,曹丕的女性觀仍舊是一種傳統(tǒng)的女性觀。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曹丕在其詩歌中給我們成功塑造了思婦、棄婦、寡婦、佳人等四類女性形象,并對每一類女性給予不同的判斷、寄予不同的感情。對這些女性形象加以綜合,不難看書曹丕的女性觀即女性是男性的附庸,女性必須要有好的婦德、對女性有才藝的要求等,總體來說這是一種偏傳統(tǒng)的女性觀。(本文是基于對曹丕詩歌的探討,并對詩歌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曹丕做了自己的一點(diǎn)淺評,與歷史上和政治上的曹丕無關(guān)。)
參考文獻(xiàn):
[1]曹丕 原著,易健賢 譯注.魏文帝集全譯(修訂版)[M].貴州出版集團(tuán),貴州人民出版社,2008,9
[2]劉躍進(jìn),王莉 編著.三曹[M].中華書局,2010,10
[3]聶石樵 著.魏晉南北朝文學(xué)史[M].中華書局,2007,11
[4]孟慶陽.試論曹巫詩賦中的女性題材作品[J].牡丹江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06,2
[5]焦慶艷.論曹丕女性題材的詩歌創(chuàng)作[J].許昌學(xué)院學(xué)報,2008,3
[6] 鄭濤.曹丕樂府詩歌研究綜述[J].文學(xué)教育.
[7] 陳飛之.曹丕詩歌的內(nèi)容與風(fēng)格[J].廣西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1986,2
[8] 王霞.論曹丕的人生經(jīng)歷對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J].文學(xué)教育,2011,5
[9] 葉俊莉,李小梅.從《典論.論文》看曹丕的文學(xué)主張[J].西昌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0,6
[10] 吳華雯.淺論曹丕詩歌清麗的審美特征[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xué)學(xu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