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識讀樂譜”(識譜教學)——表現(xiàn)音樂的一種工具和手段,是中小學音樂知識技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趣味教學”——在教學過程要以新、奇、特的教學形式引起學生的興趣,使識譜變成一種特殊的享受,使學習變得更加有動力。而單純的識譜教學只會把學生捆綁在死記硬背的氛圍中。識譜教學一旦枯燥,課堂氣氛就會冷場,學生頓感索然無味,音樂情感美的熏陶就無從談起。本文試圖通過趣味識譜的教學探究,讓學生能夠輕松快樂地愛上識譜。
【關鍵詞】: 趣味;識譜
【正 " 文】
音樂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和主要特點突出體現(xiàn)了音樂教育的重心正從單純知識技能的傳授,轉(zhuǎn)向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注重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形成。其中,識譜教學是表現(xiàn)音樂的一種工具和手段?!白R譜教學”的專業(yè)化固然不對,但這樣“放棄”“識譜教學”卻是萬萬不應該的!那如何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實施好“識譜”教學,讓“識譜教學”能“深”入而“淺”出呢?對于小學生來說,我們要從感性上積累音樂的節(jié)奏感和音高感,要避免單純的、機械的訓練音樂技能,要把音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放在生動具體的音樂實踐活動中,同創(chuàng)造、情感、興趣等活動密切結合,通過體驗、探究等方式得以完成。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將抽象的音樂知識轉(zhuǎn)變?yōu)樾蜗笊鷦拥膶W習內(nèi)容,將教材化難為易,層層遞進,進行直觀式教學,讓學生的耳朵感到悅耳,讓他們的身心感到愉悅。
一、字母識譜,讓學生輕松地記住音名
字母識譜,其實就是將7個音名拼音化。1234567用拼音的方式do re mi fa sol la ti來表現(xiàn)出來。著名音樂家卡巴列夫斯基說過:“激發(fā)孩子對音樂的興趣,是把音樂美的魅力傳遞給他們的先決條件,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必然成為他們熱愛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長劑?!鄙术r明的字母譜不僅形象而且很直觀提示學生7個音名的唱名,緊緊的吸引著學生的眼球,幫助他們輕松的認知7個音名。
例1《乃喲乃》:
我在執(zhí)教本課時,多媒體課件在屏幕上展示了圖片,通過畫外音“大家好,我們是土家族的小朋友,很高興認識你們。”孩子們一下子就被他們所吸引,一個個都聚精會神地看著。于是我馬上開始介紹,孩子們很快地認識了“do、mi、sol”并模仿了他們?nèi)齻€不同的造型(do雙手垂下,mi雙手叉腰,sol雙手上舉)。接著教師告訴學生土家族的小朋友分別住在五樓三樓和一樓,教師范彈音高學生聆聽并在右手上學按門鈴。學生饒有興致的唱著這些音名。
二、圖形識譜,讓學生形象地記住唱名
有人說旋律是音樂作品的靈魂,它具有情感色彩,能引起人們在情感上的共鳴。旋律是通向音樂世界的小徑。在教學中恰當?shù)剡\用圖譜,學生的注意力便能被充分吸引,學習興趣也能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我們要在注意的是圖形譜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能被學生理解和接受,“以生為本”。通過圖形識譜我們對音樂的感受力會越來越敏銳,想象力會越來越豐富。
例《乃喲乃》:
我在執(zhí)教本課時請生觀看圖形譜,生根據(jù)土家族小朋友帽子上的顏色來唱“do mi sol”.一考考學生的反應能力,二考考學生的視唱能力。學生對這樣的接觸感到特別的新鮮,因此視唱的時候就很仔細,生怕自己唱錯似的。高高低低的圖形小人、色彩艷麗的圖形、形象直觀的格子圖譜,學生十分清晰地感知到了各音符的節(jié)奏、長短時值和音高概念。因此在學唱時不會感到有太大的負擔,化技能為隱性。
三、手勢識譜,讓學生趣味地唱準音高
由于樂曲的簡譜形式本身對音高提示不夠直觀,使得傳統(tǒng)的識譜教法不適合低段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也不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正如巴班斯基所說的:“教學的安排要符合學生實際學習的可能性,使他們在智力上、體力上、精神上都不會感到負擔過重?!弊R譜教學可進行直觀教學,讓學生不僅在聽覺上感受音高,在視覺上也感受到音高變化。其中,用手勢作出圖形譜上旋律的音高走向也是幫助兒童感受和理解音樂的重要媒介。
柯爾文于1871年創(chuàng)作這套手勢,它有很強的趣味性,能吸引學生,被廣泛運用在合唱、器樂及識譜訓練中,使音高成為可視的。用柯爾文手勢訓練音準,是非常管用也很重要的。
例1發(fā)聲練習
師:我唱do
生邊唱邊做do的柯式手勢:do do "do
師:我唱 re
生:re re "re
從do唱到高音的do,再唱上行音階。
例2《小烏鴉愛媽媽》
我在識譜教學時先出示高山的旋律,讓學生跟著鋼琴跟著伴奏把高山的音樂唱唱,接著繼續(xù)出示前面6朵白云,讓學生聽聽還有2朵白云藏到哪里去了?讓學生找出34樂句與78樂句是一樣的。然后再師生合作把整首歌曲的曲譜拿下來了。學生學的很愉快也很有興致。僅僅二十幾分鐘的學習,學生不僅對節(jié)奏產(chǎn)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更在玩樂中認識了音的唱名,并且唱準了旋律。
四、游戲識譜,讓學生快樂地記住音的時值
音樂是“用有組織的樂音來表達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它的最基本的要素是節(jié)奏和旋律。”音樂的節(jié)奏常被比喻為音樂家的骨架,是音樂的靈魂。在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中,特別強調(diào)從節(jié)奏入手進行音樂教育。那么, 我們在日?;顒又袘绾伟盐兆C會, 如何更好地進行節(jié)奏教學?教師就要積極引導學生,運用形象生動帶有游戲性質(zhì)的活動來讓學生學習節(jié)奏,理解原本枯燥無味的知識,并且銘記于心。
例1《坐板凳》:
在進行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時值與節(jié)奏教學中,可采用此游戲。游戲方法如下,游戲前先學習一首兒歌:
(×—)二分音符塊頭大,一人要坐兩條凳。
(× )四分音符守本份,一人坐了一條凳。
(××)八分音符個子小,兩人擠著一條凳。
然后,教師出一條節(jié)奏如|× ××|× ×|× ×|×— |讓學生分小組按節(jié)奏坐板凳,看哪組坐的最快。也可讓學生自由分組坐板凳,然后按照每組的位置各寫出一條節(jié)奏。這樣的學習方法,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使枯燥的樂理知識學習變成了輕松愉快的活動課,而且也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能力。
——(游戲1摘自網(wǎng)上搜索)
音樂新《課標》指出: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規(guī)定了不同學段不同的要求。因此,識譜教學要符合音樂學習的規(guī)律,它是學習音樂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音樂教育的目標。圖形譜這一教學形式將節(jié)奏的快慢、旋律的起伏、音的高低等抽象的音樂知識轉(zhuǎn)化成了形象逼真充滿趣味的圖形,能讓學生一眼就看的見、摸的著、感受的到。識譜是打開音樂大門的鑰匙,要想利用這個識譜的好工具,必須要讓學生感到有趣味,變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變索然無味到津津有味,變毫無興趣到余音繚繞,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趣味識譜,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輕松的愛上識譜,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真正的走入音樂這個奇妙的世界……
參考文獻:
[1] 嚴育洪.《新課程評價操作與案例》[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10
[2] 《音樂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9
[3] 廖乃雄譯.《奧爾夫兒童音樂教學法初步》[M].安徽文藝出版社.1987.
[4] 曹理.《音樂學習與教學心理》[M] .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