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量詞是漢語中表示計算單位的詞。漢語的量詞豐富多彩,是現(xiàn)代漢語中十分常見的一類詞,同時也是非常特殊的一類詞,用途很廣,且大部分來自名詞?,F(xiàn)代馬其頓語言是為漢語學(xué)界完全無所熟悉的語言。本文是首次嘗試比較這兩種語言的量范疇的相同性和相異性表?,F(xiàn)代馬其頓語言中沒有獨立的量詞詞類,但有各種不同的表量形式。筆者在以往對漢語跟印歐語言和漢語跟其他漢藏語言表量形式比較探討的基礎(chǔ)上進行比較馬其頓語與漢語表量形式,比較其異同,揭示兩種語言表量形式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這樣幫助學(xué)生更好的掌握漢語量詞在馬其頓語中的表達。
【關(guān)鍵詞】:量詞 漢語 馬其頓語 對應(yīng) 表述 形式
量詞是漢藏語系獨有的特點之一。量詞是漢語中表示計算單位的詞。漢語的量詞特別豐富。由于量詞的用途很廣,它們是現(xiàn)代漢語中十分常見的一類詞,同時也是非常特殊的一類詞。量詞系統(tǒng)中,有單音量詞,有復(fù)音量詞和復(fù)合量詞。此外,還有準量詞。單音量詞大都可以重疊,重疊后可以做主語或定語、狀語。重疊后表示“每(секо?/а/е)”或強調(diào)“多(многу)”,如:個個(每個)、條條(每條)、張張(每張)、次次(每次)等。它們不能單獨充當(dāng)句子成分。量詞總是跟在數(shù)詞或指示代詞后邊結(jié)合成數(shù)量詞組等充當(dāng)句子成分,如:一個、三張、那件、這條等。量詞可以分成兩類:名量詞和動量詞。表示人,事物單位的詞叫名量詞。此分類包括:個體量詞、集合量詞、度量詞、不定量詞、復(fù)合量詞、時量詞和貨幣量詞。表示動作單位的詞叫動量詞。這分類包括:專用的動量詞、借用名詞和重復(fù)動詞。漢語里這詞類是十分豐富的。很多事物都可以計量,而且都有自己特定的量詞,不能亂用。因此需要記住每個量詞的用法,這是外國人學(xué)習(xí)漢語時不可忽視的。
現(xiàn)代馬其頓語言屬于印歐語系。是為漢語學(xué)界完全無所熟悉的語言。馬其頓語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與漢語量詞相一致的量詞。換言之,量詞缺項,沒有獨立的量詞詞類。在表示與漢語量詞相應(yīng)的意思時,馬其頓語中使用不同的表量形式。筆者把這些表量形式稱之мерачи或?qū)⑦@詞語叫作 квантификатори。表量的表述在漢語和馬其頓語中都有所反映。下面筆者對馬其頓語表量形式與漢語量詞的異同及其它們之間的對應(yīng)表述形式加以論述。
1.漢語量詞的分類及其馬其頓語對應(yīng)關(guān)系
1.1.漢語名量詞(именски квантификатори)的分類及其馬其頓語對應(yīng)表述形式
1.1.1個體量詞(поединечни квантификатори)及其馬其頓語對應(yīng)表述形式
個體量詞表示事物單位或者個人單位的詞。漢語里個體名詞都有自己特定的個體量詞,只少數(shù)個體名詞有一個個體量詞與它相對應(yīng)。大部分個體名詞則有幾個特定的個體量詞與它相對應(yīng), 如:“一個人(еден човек)”, “一本書(една книга)”,“一位教授(еден професор)”,“一頭羊(едно ?агне)”,“一匹馬(еден ко?)”等等。名詞和跟它相配的個體量詞之間有的時候在意義上有某種聯(lián)系?!叭恕敝荒苡谩皞€”度量,“馬”只能用“匹”度量,“書”能用“本”還能用“冊”度量,“教授”能用“位”還能用“名”、“個”度量,但是它們使用的場合是不同的。什么樣的名詞用什么量詞是約定俗成的?!皞€”是個體量詞里用得最廣泛的一個;但很多名詞有其特定的量詞,就不能用“個”了?!拔弧焙汀懊倍际怯糜谌说牧吭~,但都不能直接用在“人”字前邊做量詞。“位”帶有敬意,要說“一位(名)什么樣的人”,列如:一位老師(еден професор)、一名醫(yī)生(еден доктор)、三位婦女(три жени)等。
此類詞在馬其頓語里大部分的倩況下不需要相應(yīng)的語言手段來表達。一般馬其頓語不用量詞,數(shù)詞與名詞直接搭配,例如:一個人 (еден човек)、兩本書 (две книги)、三件襯衫 (три кошули)、四支鋼筆 (четири пенкала)等。 筆者在上面提到了,漢語里量詞和名詞的搭配沒有自由性,而是有規(guī)矩的。量詞名詞的前面不能隨便用。在漢語轉(zhuǎn)換馬其頓語的過程中,該特點無從反映。馬其頓語屬于有形態(tài)變化的語言,名詞有數(shù)的語法范疇,由此一個人或事物前面也沒必要用“一”(еден/а/о),直接用名詞單數(shù)形式就可以了,加上“一”(еден/а/о)平時帶有強調(diào)性。在漢語和馬其頓語中有的量詞由容器的名稱來代替表示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例如:一杯茶 (една шо?а ча?)、兩米布 (два метри платно)、三桶水 (три кофи вода)等。
1.1.2集合量詞(збирни/групни квантификатори)及其馬其頓語對應(yīng)表述形式
表示由若干人或事物組成的單位叫集合量詞。集合量詞用于成雙、成對,成組、成群的人或事物,列如:一雙筷子(пар стапчи?а за ?аде?е)、一套家具(сет мебел)、一群人(група/толпа лу?е)、一批貨(товар стока)、一系列問題(сери?а праша?а)等。它們都表示“ 一(еден/а/о)” 以上的數(shù)量??蓴?shù)的名詞所代表的事物可以一個一個的數(shù),也可以一組一組的數(shù)。這類名詞可以用個體量詞,也可以用集合量詞,不過它們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樣的。例如:一雙筷子(пар стапчи?а за ?аде?е)/一支筷子(едно стапче за ?аде?е)、一個問題(едно праша?е)/一系列問題(сери?а праша?а)等。
在馬其頓語里集合量詞可由整體名詞來表示,如:一束花(букет цве?е)、群旅行者(група туристи)、一雙襪子(еден пар чорапи)、一套餐具(сет за ?аде?е)等。 馬其頓語中,如若表示“群(група/толпа/?ато/стадо/ро?)”、“堆(палета/бала)”、“雙(пар/а)”等集合整體意義時,一定要在數(shù)量數(shù)詞和普通名詞之間加一個表示度量意義的名詞,此類詞在馬其頓語里為數(shù)也不少:група、стадо、сет、пар、сери?а、товар、ро?、?ато、букет等。
1.1.3度量詞(количествени квантификатори)及其馬其頓語對應(yīng)表述形式
度量詞是表示度量衡的計量單位。列如:克(грам)、公斤(килограм)、 米(метар)、 噸(тон)、元(?уан)等。漢語的度量詞在馬其頓語里有相應(yīng)的名詞表達。例如:一公斤水(еден килиграм вода)、 三噸鋼(три тона железо)、一立方米木柴(еден кубен метар дрва)等。
1.1.4不定量詞(неопределени квантификатори)及其馬其頓語對應(yīng)表述形式
漢語中表示不定量的時候用不定量詞。常用的不定量詞中有兩個“點兒(малку)”和“些(некои/а/е)”。這兩個量詞前面只能加數(shù)詞“ 一”?!包c兒”表示少量,“些”表示復(fù)數(shù)或少量?!耙恍?表示的量要比“一點兒”多。 “點”、“些”也常用在代詞“這、那、哪”后邊,如:這些客人(овие гости)、那些花(оние цве?и?а)、這點兒東西(оволку работи)、哪些地方(тие/оние места)等。不定量詞“些”和“點(兒)”表示數(shù)量不確定的單位,馬其頓語里可以用代詞、副詞等表達。在“些”和“點(兒)”的前面可以加上數(shù)詞“一”:一些(некои)、一點兒(малку),可以加上指示代詞“這(ово?/аа/а)”和“那(оно?/аа/а)”:這些(овие)、那些(оние)、這么些(оволку)、那么些(онолку)、這點兒(волку малку)、那點兒(толку малку)。如果“些”和“點(兒)”位于形容詞或動詞的后面,可以表示“略微”的意義。如:好些了、好點兒了(подобро),多些、多點兒(пове?е),少些、少點兒(помалку),小心點兒(повнимателно),小聲點兒、小點兒聲(потивко)。
1.1.5復(fù)合量詞(сложени квантификатори)及其馬其頓語對應(yīng)表述形式
在漢語里從結(jié)構(gòu)上來講,復(fù)合量詞由兩個計量語素組合而成,表述一個復(fù)合性單位的量詞,列如:人次、噸公里、架次、部集等。它們總是跟統(tǒng)數(shù)詞直接組合,列如:三百架次(триста пати)、四百人次(четиристотини)等。這類詞表示復(fù)合的單位,馬其頓語的表達手段可能是復(fù)合詞,也可能是縮略語,或者是展開的描述性詞語。例如:架次(напад/пати)、人次(бро? на лу?е)、元(?уан)平方米(квадратен метар)、秒(секунда)、立方米(кубен метар)等。
1.1.6時量詞(временски квантификатори)及其馬其頓語對應(yīng)表述形式
漢語中動作發(fā)生的時間或延續(xù)時間使用時間計量單位來表示,也就是說用時量詞,列如:點(единица)、分(единица)、秒(секунда)、天(ден)、年(година)等。此類量詞在馬其頓語的表達手段則是相應(yīng)的名詞。如:年(година)、星期(周) (недела/седмица)、小時(час)、分( 鐘)(минута)、秒(鐘)(секунда)等。
1.2漢語動量詞(глаголски квантификатори)分類及其馬其頓語對應(yīng)表述形式
表示動作單位的詞叫動量詞。它們大多用在動詞后邊做補語,表示數(shù)量。列如:次、遍、回、趟等。動量詞也可以放在動詞前邊做轉(zhuǎn)語,一般表示強調(diào)在若干次數(shù)內(nèi)容或進行某動作。大多的漢語學(xué)家把動量詞分成兩類,即:專用動量詞和借用動量詞。
1.2.1專用動量詞(специ?ални глаголски квантификатори)分類及其馬其頓語對應(yīng)表述形式
漢語中專用的動量詞只有幾個:次、下、回、頓、陣、場、趟、遍 、番等。列如:洗一下(измие)、去一趟(оди)、看一次(погледна)、睡一覺(поспие)、叫一聲(викна)、念一遍(прочита)等。
“次”用于可多次重復(fù)的行為,馬其頓語一般用名詞‘пат’來表示。例如:
上海你一共去了幾次?(Колку пати си бил/а во Шанга??)
這個電影他看了兩次。(Ово? филм то? го гледаше двапати.)
“下兒”多用于說明短時行為,轉(zhuǎn)換成馬其頓語用完成體動詞,副詞等多種方式來表達。例如:
他敲了下?。ě揣? тропна!)
你來一下兒! (До?ди малку?。?/p>
“一下兒” 可以使句子顯得聽起來語氣緩和,譯成馬其頓語使用副詞‘малку’、完成體動詞等形式來表示,也就是說更是不拘一格。例如:
讓他來一下兒。(Кажи му да до?де малку.)
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兒。(Дозволете да се запознаеме.)
讓我再看一下。(Дозволете ми пак да погледнам.)
“回”也用來說明可多次重復(fù)的行為,有口語色彩,轉(zhuǎn)換成馬其頓語用名詞‘пат’例如 :
他到我這兒來過兩回。(Ти до?де ка? мене двапати.)
我去過他家?guī)谆?。?ас одев ка? него дома неколку пати.)
應(yīng)當(dāng)指出,“回”也可以用作名量詞說明“事( 情) (работа)”。如:
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Ова е ве?е друга работа.)
“頓”說明動作、行為時,語義受到一定限制,搭配詞往往涉及飲食、批評 、 說服 ,打罵等,轉(zhuǎn)換成馬其頓語用名詞‘пати’,例如:
我們每天吃三頓( 飯) 。(Ние дневно ?адеме трипати.)
他批評了那個學(xué)生一頓。(То? го казни еднаш/еден пат оно? ученик.)
“陣”用于說明突然產(chǎn)生又短時延續(xù)的非久長行為,譯成馬其頓語可用完成體動詞,副詞‘малку ’等形式來表達,例如:
下了一陣雨。(Заврна малку/Поврна дожд.)
刮了一陣風(fēng)。(Дувна малку ветер/Подува ветер.)
“場”說明行為的全過程,多涉及文藝演出和體育活動,譯成馬其頓語直接可以用名詞單數(shù)形式,完成體動詞等方式來表達。例如:
校園里正在進行一場足球比賽。(Во училишниот двор се одржува натпревар.)
她大哭了一場。(Таа се исплака.)
“趟”表示往返動作,“一趟”多只用運動動詞相應(yīng)的時體形式來表示, 兩次以上用名詞‘пати’表示。例如:
我剛?cè)チ艘惶松痰辍#ě厂学蕨唰戋洄?бев до продавница.)
我找了你兩趟都沒找到你。(Те барав двапати, но не те на?дов.)
“遍”說明涉及自始至終全過程的行為,馬其頓語譯手段同上,使用名詞‘пат’。例如:
這本小說我看了三遍。(Ово? роман го прочитав трипати.)
從頭讀一遍課文。(Прочита? го есе?от уште еднаш /еден патод почеток.)
“番”說明的行為要求花費精力或時間, 多與“ 一”搭配,且少用于口語, 譯成馬其頓語用名詞‘пат’表達。例如 :
他把事情的經(jīng)過詳細說了一番。(То? го кажа случа?от во детали уште еднаш/еден пат.)
他又調(diào)查了一番,終于把問題搞清楚了。(То? уште еднаш/еден пат го разгледа проблемот и конечно го раз?асни/реши.)
1.2.2借用動量詞(поза?мени квантификатори)分類及其馬其頓語對應(yīng)表述形式
漢語里借用動量詞一般借用與動作有關(guān)的名詞及一些帶有行方式、 手段、 工具意義的名詞, 轉(zhuǎn)換成馬其頓語時多用相應(yīng)的動詞加所借名詞。動詞多用完成體,例如:切了一刀(исече со нож)、喝 了一 口(испи голтка)、看了一眼(погледна со око (фрли поглед))、踹了一腳(ритна клоца)等。這類動量詞有時可以用單個的完成體動詞表示,如:放一槍(истрела со пиштол)等。另外,某些漢語說法譯成馬其頓語時要按馬其頓語習(xí)慣用語來表達,如:露一手(покаже себе(своите способности))、等一會兒(почека?те за момент(минутка))等。
總結(jié)以上的比較可以看出漢語和馬其頓語兩種語言表量方面有明顯的不同,但是基本上漢語的量詞在馬其頓語中可達到完全對等。它們在表量意念上表達手段不同。馬其頓語雖然不似漢語有獨立的量詞詞類,但具有表量名詞,列如:букет、сет、пара、шо?а、голтка等。馬其頓語里有的時候為了充分地表達出漢語表量意念使用其他表達手段,如:動詞的完成體形式、名詞‘пат’、副詞‘малку’等。漢語中量詞必須和數(shù)詞連用,沒有復(fù)數(shù)形式,而馬其頓語中的多數(shù)名詞在表量時可以用復(fù)數(shù)形式;漢語中的量詞可以重疊使用,而馬其頓語中的表量名詞則更有名詞的性質(zhì)。漢語和馬其頓語兩種語言中在表量存在不可譯性,即存在著差異。在漢語量詞馬其頓語譯時尚未找到明顯的對應(yīng)形式,而只能依靠上下文來判斷此詞類。
上面筆者對漢語和馬其頓語表量的形式進行了初步的比較研究。關(guān)于有些地方還分析論述的不夠充分。這些方面是筆者今后需要進一步努力研究的方面。
參考文獻:
[1]何杰.現(xiàn)代漢語量詞研究[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xué)出版社,2008.
[2]李德津、程美珍.外國人使用漢語語法[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xué)出版社,2008
[3]那副義.漢語語法學(xué)[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6
[4]朱德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2
[5]Конески Б. Граматика на македонскиот литературен ?азик (прв и втор дел)[G]. Скоп?е: Култура, Македонска книга, Мисла, Наша книга, 1981
[6] Тантуровска Л. Македонскиот ?азик низ општествените промени[J]. Скоп?е: Институт за македонски ?азик ?Крсте Мисирков“, 2006
[7] Friedman, V.A.Macedonian [M]. Languages of the World’s Materials 117. Munich, Germany: Lincom Europa, 2002
[8] Tomi?, O. M. The Macedonian “have” and “be” Perfe
[J].Grammaticalization in Slavic languages from Areal and Typological perspectives , Slavic research centar: 2008
[9] Lunt, H. The grammar of Macedonian language [M]. Skopje: Drzavno Knigoizdatelstvo na NR Makedonija, 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