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閻真以細膩的筆觸為我們展開了當代知識女性柳依依的命運畫卷,連帶她周圍的男性一起,不同人的行為與性格在讀者眼前生動起來?!兑驗榕恕?,可謂是一幅血淋淋的警示圖擺在消費時代的知識女性面前。女性主義關懷論理通過擺脫男性所確立的倫理自我,發(fā)出一種兼顧女性聲音、凸顯女性關懷的倫理話語。如果說這部作品里的人生病了,那么運用女性關懷主義倫理對這部作品進行透視,會發(fā)現(xiàn)種種病癥,并對癥下藥,給消費時代的知識女性以啟示。
【關鍵詞】:警示;女性主義關懷倫理;道德;消費時代;知識女性;
閻真說:“這是一部必須要寫的小說。我看了太多、聽了太多,想了太多,不寫出來難以心安?!币粋€作家,作為人類靈魂的寫手,在時代巨浪來臨之后用自己的筆記錄下人類面對巨浪不同的心靈選擇。有人被巨浪拍在沙灘上,也有人勇立潮頭。閻真是一位對市場經濟大潮中知識分子的生存境遇比較關注的作家,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更多地傾向于物質追求和身體享受,某種程度上忽略了精神之田的耕種。而知識分子能夠秉持自己的精神操守、謹守底線,是多么難能可貴的一件事情。
一.性別之殊:《因為女人》的警示之筆鋒
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在理論建構層面試圖通過擺脫那種由男性所確立的秩序與等級模式而重塑新的倫理自我,重寫一種能夠兼顧女性聲音、凸顯女性關懷的倫理話語。關懷倫理表明,男女兩性無論在道德價值取向,還是在道德思維方式上,抑或在道德判斷模式上均存在明顯的差別。就道德價值取向而言,男性更偏好公平與公正,女性則更偏向關懷和責任;就道德思維方式而言,男性更多地指向個體性與邏輯性思維,女性則更多地指涉關系性和情境性思維;就道德判斷發(fā)展模式而言,男性遵從個體化、分離與自主性的發(fā)展模式,女性則遵循自我保存的、自我犧牲的與非暴力化的發(fā)展模式。[1]具體到《因為女人》這部作品里,男女之間的同一性到差異性的嬗變十分凸顯。
道德價值取向方面,男性偏好公平與公正,女性偏向關懷和責任。小說作品里“公正”的邏各斯隱而不現(xiàn),具體表現(xiàn)為秦一星等人從來不考慮包二奶對于柳依依是否公平,考慮最多的是自己的需求的滿足與欲望的發(fā)泄。關于愛情,不管是清醒的愛情虛無主義者苗小慧、阿雨,還是迷茫的相信愛情的柳依依,這幾位女主人公,都沒有三十而立的獨立精神,她們所考慮的只是男人對自己的關懷,而且家庭責任感比較淡泊。
道德思維方式上,男性指向個體性與邏輯性思維,女性則指涉關系性和情境性思維?!兑驗榕恕防锏哪腥吮粩⑹稣咦鳛橛孟掳肷硭伎嫉臄⑹鰧ο?,他們受欲望驅使,為自己選擇年輕貌美的情人,他們只要有一個漂亮情人身伴左右,并不在乎其特殊性。情人是一個符號,具體到人以后并不是獨一無二的。對于女人,陷入感情漩渦以后很難自拔,她們看重愛情中兩個人關系性的問題,為此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與感情,結了婚更是如此。歸根到底,女性的情境性思維束縛了她們理性的看待感情問題的可能性。柳依依甘愿臣服于秦一星所營造的關懷里,雖然自己已全心投入,但最終的結果卻是秦一星勸其嫁人,撇開了這種用柳依依青春年華換來的所謂的柳依依眼中的“美好”關系。不過,女性的這種思維方式注重情感和具體情境,也有利于具體事項的解決,話雖如此,但是在這篇小說中,作者極力想表現(xiàn)出來關于知識女性在消費時代何去何從的憂患和這種憂患給予我們的警示是最關鍵的。
道德判斷發(fā)展模式上,男性遵從個體化、分離與自主性的發(fā)展模式,女性則遵循自我保存的、自我犧牲的與非暴力化的發(fā)展模式。 男性的道德判斷發(fā)展模式是比較符合人性中的優(yōu)選部分的,由于這種模式不過于依賴他人,有足夠的自立自強意識,能夠很好的作為一個大寫的人立于天地之間。而女性的道德判斷發(fā)展模式,早期自我保存階段容易陷入孤獨,到了自我犧牲與非暴力化階段,就更加注重關懷與責任。雖然如此,但這種道德判斷發(fā)展模式很容易劍走偏鋒,與時光進行抗爭。紅顏易老,青春易逝,拿青春紅顏去賭明天,是絕對沒有明天的失敗者,早在封建社會時唐代大詩人李白就寫過《妾薄命》一詩,使人驚心動魄:“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待幾時好”。[2]
《因為女人》以柳依依的情愛經歷和婚戀悲劇為主線,以女性的身體與年齡來揭示男權社會中女性特別是知識女性的生存困境,在審美層面上為現(xiàn)代女性提供了直面自己生存狀況的鏡子,似乎讓我們聽到了一聲花落之聲,它警示女性更多地思考女性解放的出路。[3]
二.關懷倫理:重塑消費時代知識女性人格的啟示之光
面對消費時代知識女性所遇到的愛的困惑問題,女性主義關懷倫理的確立,不僅是當務之急,而且能夠解決一些實際性的問題,為知識女性帶來人格的啟示之光。那么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如何踐行這一偉大使命呢?
(一)重置倫理學的主體
這部作品的作者閻真是一位男性,他雖然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眾多女性的內心世界,但是他本身并不是一個女性主體,他在作品中或多或少依然留有男性主體的思維方式。女性主義關懷倫理所要求的倫理學主體,是與男性主體肩并肩,同立人世的主體。這就要求我們新時代的女性,做一個人,大寫的人,獨立自主,有自己的志向追求,在為事業(yè)而努力奮斗的同時兼顧家庭責任,保持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
當代女性,尤其是那些知識女性大多是很懂得自尊自愛,自立自強的,絕不像“柳依依”們那樣貪圖享樂,迷戀金錢,消耗青春,她們絕不甘于充當男人的附庸和工具,而是頑強拼搏,不懈努力,自立于社會,保持女性的人格、尊嚴和獨立,這是不爭的事實。[3]
(二)拓展倫理學的議題
女性主義關懷倫理的擔當是讓倫理學的議題必須豐富多樣,讓代表女性立場的呼聲從倫理學中傳出來。除了傳統(tǒng)倫理學的議題,如責任,家庭,獨立,自主,個體,權利,公平等,還要增加一些女性道德視角和女性道德觀點的尊重。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在道德實踐上終止對女性的壓迫、歧視、虐待與剝削,充分表達作為被壓迫群體的女性的利益、需要和關切。[4]只有這樣,女性才有可能向著幸福的希望活著。
(三)革新倫理學的模式
傳統(tǒng)倫理學的核心是抽象原則,代表女性的非理性被傳統(tǒng)倫理學所抽離和忽略。要革新倫理學,就必須將女性特有的道德視角引進到哲學倫理學之中來,避免抽象原則和邏輯必然性的支配[4],正如尼采所說:“我試圖領悟,那個蘇格拉底的等式即理性=美德=幸福源于何種特異反應。這個世上最奇特的等式,尤其與古希臘人的全部本能相對立?!盵5](P14)所以說,注重情境本身,探討情境的細節(jié)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反應,以便抑制理性的輕狂僭越,為情感在道德生活、道德判斷中的角色作辯護,揭示情感也具有重要的道德意義。
作為當代的知識女性,我們一方面需要擁有真誠的情感,真誠的對待自己,真誠的對待他人。另一方面需要做到自我保護:一是正確的認識自己,包括不妄自菲薄,不驕傲;二是接納自己的不足,放下完美主義的空中樓閣式理想,不揠苗助長,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
三.小結
總之,開顯倫理學的性別維度,可以從女性道德視角和女性道德觀點來反對那種壓制女性倫理學說的言論,也可以補充與女性息息相關的倫理議題,更重要的是,能夠為女性發(fā)出一種兼顧女性聲音、凸顯女性關懷的倫理話語。通過對女性主義關懷倫理的思考,本文對閻真《因為女人》一文進行了深入探討,將其警示之筆鋒與啟示之光俱表一二。
參考文獻:
[1]胡軍良.道德的“性別”之思——基于女性主義關懷倫理的視角[J].云南社會科學2011,(6):20-25
[2]余開偉.消費時代被扭曲的女性——我對閻真小說《因為女人》的質疑[J].新銳之思,2008,(5):45-46
[3]馬藜.花落的聲音:女性的身體與年齡——從《因為女人》看當代女性的生存困境[J].蘭州學刊.2009,(7):157-160
[4]胡軍良.開顯倫理學研究的“性別”之維.光明日報.2012.12.4
[5](德)尼采.偶像的黃昏[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6]閻真.因為女人[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