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現(xiàn)在所熟知的電腦MIDI音樂不同,最早的MIDI制作并不是出現(xiàn)在計算機里面的,而是電子樂器生產(chǎn)廠家為了適應不同型號的電子樂器之間的“交流”而產(chǎn)生的一種“協(xié)議”。 通過這種協(xié)議使各個生產(chǎn)商之間的產(chǎn)品可以相互兼容。由于它采用的是先進的數(shù)字化技術,自然就與計算機產(chǎn)生了關系,并且在電腦技術領域得到了較好的發(fā)展?,F(xiàn)如今由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電腦的普及,使電腦硬件的價格逐漸趨于平民化,因此使越來越多的音樂愛好者有機會能使用電腦創(chuàng)作音樂。這種數(shù)字化的創(chuàng)作方式是可以說是一種全新的音樂承載與表達的形式,現(xiàn)階段其功能已經(jīng)能代替音樂作品創(chuàng)作中不可缺少的諸多環(huán)節(jié),如樂隊的演奏等。
【關鍵詞】:MIDI音樂;制作階段;制作意義
對MIDI音樂制作有所了解并希望從事MIDI音樂制作時,我們首先要對軟硬件進行選取這是從事制作的基礎。如今科技市場的發(fā)展各種軟硬件五花八門,但并不是每一款軟硬件都是必須的、是適合midi音樂制作的,面對如此多的誘惑我們該如何進行選擇呢?
(一)MIDI音樂軟件之間的關系
現(xiàn)階段MIDI制作中所需要的主要軟件包括宿主軟件、打譜軟件、軟音源插件以及效果器插件等。
宿主軟件主要包括Cubase、Nuendo、Por tools等。打譜軟件主要有Fianle、sibeliuse等。音源、效果器插件更是多種多樣,一般每一樣主流樂器都會有相應的一個音源插件,效果器插件有混響、鑲邊、激勵等。
宿主軟件、打譜軟件、軟音源插件以及效果器插件存在著的關系:音源插件、效果器插件、打譜軟件服務于宿主軟件。其中音源和效果器插件只有寄宿在宿主軟件中才能發(fā)揮作用。宿主軟件和打譜軟件是獨立存在的軟件,在熟練的使用打譜軟件后,完全可以在脫離MIDI鍵盤的情況下快速的完成一首作品,甚至可以說是鍵盤水平不高的學習者的首選鍵盤替代品。
(二)硬件主心骨——電腦
在音樂錄音棚中有很多的專業(yè)的硬件設施,比如調音臺、專業(yè)的音響、電容麥、MIDI鍵盤等。但是什么才是最關鍵的主心骨呢?很顯然當然是MIDI音樂制作所必須的電腦,但是面對現(xiàn)在琳瑯滿目的科技市場,怎樣的一臺電腦才是性價比最高的、最適合“平民級別音樂制作人”的電腦呢?
在選購配置電腦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下“軟件運行環(huán)境”,軟件運行環(huán)境包括軟件環(huán)境和硬件環(huán)境。比如各種“宿主軟件(宿主)”“音源插件、效果器插件(寄生蟲)”需要的硬件配置是不一樣的(音源等插件要在宿主軟件中才能發(fā)揮作用),對CPU、內存等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而且個別軟件不僅對硬件要求苛刻,而且還需要一定軟件環(huán)境條件的支持。通俗來說就是,windows XP支持的軟件、windows 7不一定支持, 還有MAC軟件只能在蘋果機上運行(常用蘋果音樂制作軟件為Por tools等)。如果想將這些軟件跨平臺運行,必須修改軟件本身編碼,或者利用虛擬機模擬它所需要的軟件環(huán)境。當然這是相當繁瑣的,所以還是有針對的選取軟硬件為好。
電腦的配置主要包括CPU、顯卡、聲卡、主板、內存、硬盤、話筒、監(jiān)聽等。其中與電腦音樂制作最相關的幾部分為CPU、聲卡、內存及硬盤。
1.CPU決定了MIDI制作過程中的效率問題,CPU越好加載插件與處理作品做效果就越快。比如說用CPU不同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一臺i5的CPU給一首五分鐘的歌曲做降調處理可能需要三分鐘左右而i3的CPU卻需要5分鐘。
2.聲卡的質量直接決定了導出音頻的實際音頻質量,聲卡主要分為板卡式、集成式和外置式三種類型,對與制作音樂來說外置獨立聲卡是首選。
3.內存直接決定了同時可運行軟件或者說可以說同時可加載音源及效果器的多少。音源是一個很占用內存的軟件,一般情況下音質越好文件越大所需內存也越大。當然不同電腦所支持的內存大小是有區(qū)別的,現(xiàn)在市面上的電腦一般支持最大內存2-16G不等,2G內存對于現(xiàn)在的高質音源軟件來說也是牽強夠用,所以建議盡量將內存做大以便于音樂制作的流暢性,如內存過小在制作過程中軟件“死機或卡殼”的可能性會很大。
4.硬盤的大小決定了可存放軟件多少。如果把硬盤比喻為學??扇菁{師生多少的話,那么CPU就是師生的學習效率,內存就是演奏舞臺可同時容納演奏師生的多少,而聲卡就是負責演奏會錄音的設備。
(三)MIDI音樂制作的總結
MIDI音樂制作是一種交叉性很強的新興綜合類學科,根據(jù)對制作過程的分析和制作經(jīng)驗。本文主要從MIDI音樂的制作過程中,所需的理論知識以及制作方法等方面進行分析寫作,加深了對MIDI音樂制作的手法、特點和技術技巧的理解,豐富了相關學科的音樂知識,把以往學到的理論知識加以綜合應用,充分認識到知識遷移的重要性。同時也提高了自己音樂審美能力和獨立研究問題的能力,為今后的音樂發(fā)展道路也鋪開了一條捷徑。也希望通過本文對MIDI音樂的制作階段研究,對其他熱衷于MIDI音樂的愛好者有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盧小旭:《電腦音樂制作—軟音源使用大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林貴雄、呂軍輝:《計算機音樂與作曲基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3]張新賢:《數(shù)字音頻制作實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4]柯林斯:《音頻制作軟件應用手冊》[M],北京: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
[5]郭云楠:《談演唱中聲音力度與音色的變化》[J],《戲劇之家》,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