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師德育教育是整個教育工作中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教師用心關愛學生,用愛來感化更多的學生,確保學生有健全的性格、高尚的品格、完美的人格,良好的審美情趣和道德情操,造就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人才。
【關鍵詞】:幼師教育;德育教學;策略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德育為先。幼師教育的需要高度重視德育工作,幼師教育重點培養(yǎng)我國幼兒教育所需專業(yè)專業(yè),他們需要較好的專業(yè)技能,更需要健全的性格、高尚的品格、完美的人格,需要培養(yǎng)他們的良好的審美情趣和道德情操,造就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人才。每一個幼師學生未來工作面對的都是處于啟蒙教育階段的幼兒,他們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去照顧幼兒,需要有真正的愛心去關愛幼兒,需要自己美好的心靈、高尚的品格、崇高的精神和道德境界來素質幼兒的完美心靈。幼師德育家教育至關重要,增強德育教育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需要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本人結合多年的幼師德育教學實踐,在此探討一些增強幼師德育教育效果的實踐感悟。
一、強化學生自控能力,增強學生自信
大多數(shù)幼師專業(yè)的學生都是從初三直接進入幼師專業(yè)學習,他們還處在青春叛逆期,情感波動幅度較大,很多思想都不成熟,很多行為都是為情感和心理需求所左右。尤其是現(xiàn)在很多的幼師學生一般都是初中基礎不好,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法制意識和紀律觀念不強,又缺乏一定的辨明是非正偽的能力,經(jīng)常受到他人或者社會不良思想風氣的影響,小毛病不斷不斷,壞習性難改。由于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很多人都教育的錯誤認識和評判,主觀認為幼師學生的都是沒有前途的學生,都是基礎較差的學生,這些偏見和歧視對幼師學的學習成長和發(fā)展極為不利,很多學生都有較大的心理壓力。很多的幼師都不能正確看待自己,不能正視自我不能面對現(xiàn)實與人生理想之間的距離,自我價值與社會評判的鴻溝,以至于很多學生都對自己的能力不敢認同,對自己的前途沒有信心,進一步強化了他們的自卑心理,影響他們的生活學習,造更會影響他們的未來的工作熱情,也會給未來的幼兒教育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幼師德育教育必須首先正視學生的現(xiàn)實,理解學生的心理,強化學生的信念,幫助他們樹立自信,讓學生能夠看到未來的發(fā)展前景,結合我國教育的發(fā)展趨勢,根據(jù)我國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介紹更多幼師正面典型,讓學生看到更多的優(yōu)勢和長項,鼓勵學生全面的認識自己,幫助學生找回一個強大的自我,找回應有的自信;引導學生能夠做好職業(yè)規(guī)劃,制定發(fā)展成長目標和計劃,學會自我管理,不斷提升自我形象,強化他的紀律意識和道德意識,提升思想覺悟。
2、身教勝于言教,重視德育示范
教師是學生最好的榜樣,教師的行為影響學生的行為,教師的思想層次影響學生的思想高度,教師的道德境界制約著學生德育發(fā)展水平。幼師德育教育教師一定要做好榜樣和示范,做好學生的楷模,讓學生能夠認識的光輝形象,感知教育的神圣,體會育人的偉大,以此來影響學生的認識,讓學生能夠根據(jù)教師的形象來塑造自我形象,以教師的熱心和風險奉獻精神感動自己,改變自己,并能夠形成對教師這一形象、教育這一職業(yè)有正確的認識,以此確立自己的發(fā)展目標和職業(yè)能力,為未來從事教育奠定較好的基礎。尤其是幼師學生,他們大都是15歲左右的年齡,還沒有形成完全成熟的個性,也是德育教育的關鍵階段,還處于模仿的重要時期,還很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尤其是教師在他們心中還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對教師懷有強烈的依賴心理和模仿要求,教師的行為舉止、思想覺悟對幼師學生影響非常重要。很多的幼師學生習慣把教師當做重要的話題,也容易把教師的教育管理和他自身的行為進行比較,如果教師不能從行為言行上做好示范,學生就會認為教師表里不一,言行不一對學生的德育教化就會受到影響。德育教育需要一定的方法策略,需要從學生的心理認知需求和接受規(guī)律出發(fā)不能對學生進行直接的說教或者理論灌輸,這樣的方式不僅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反而讓學生產(chǎn)叛逆的心理。
3、用愛心去感化學生,春風化雨潤澤心靈
教育最根本的是愛,德育教育更是愛的教育,需要用愛來感化學生,學生得到更多的溫暖。很多幼師學生來自農村,不少都是留守學生,愛的缺失才會造成幼師學生存在諸多的問題,才會需要老師更多的愛。學生缺少愛,就會渴望得到愛,就需要教師給予更多的愛,讓學生能夠從教師那里得到更多的慰藉,能夠更好地感受人間真情,在學生心中種下愛的種子,讓學生心中萌發(fā)更多的愛,從而更好的生長,學會感受愛,學會付出愛,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心理品質,促進他們更好地成長,也能夠讓這些學生畢業(yè)以后更好地從事幼兒教育。教師需要做個有心人,注意觀察學生的行為,了解他們的心理,關注他們的喜怒哀樂,熟悉他們的興趣愛好,給予更多的關照和幫助。當學生傷心的時候,教師能夠給予安慰,當學生心情愉悅時教師能夠和他一起分享,當學生感到無助時教師及時伸出援助之手,讓學生真切地感知教師的愛,讓教師的愛如無聲的春雨滋潤學生的美好心靈。
4、平等對待每個學生,提高整體德育水平
每一個學生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利,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得到教師的關懷和幫助,教師需要把自己的愛灑向每一個學生。德育教育需要從整體教育,需要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需要讓更多的學生相互影響,促進學生整體進步。德育教育需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基礎和特點,開展個性化指導。幼師專業(yè)各方面都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有較多的展示機會,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積累起更多的自信。而相對于那些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他們更多的是把自己隱藏起來,需要教師更多關注他們,需要讓他們感受更多的平等和公正,給予他們更多的愛,讓他們能夠逐步融入到班級整體中來,讓 學生能夠得到更多的尊重,學會感知關愛,學會去愛別人;得到別人的理解,學會理解他人;得到更多老師和學生的幫助,學會感恩和回報,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抬頭自信地走好自己的路。
總之,幼師德育教育是整個教育工作中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做好德育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也有利于學生未來更好地工作,成為一名幼兒教師。教師用心關愛學生,用愛來感化更多的學生,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品格,不斷提升道德境界。
參考文獻:
[1]栗文秀,李佳. 淺談道德情感的培養(yǎng)[J]. 現(xiàn)代教育科學. 2013(02)
[2]栗文秀. 試論新時代德育教師的發(fā)展[J]. 金田(勵志).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