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漢語正在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語言,國家大力推廣漢語國際教育事業(yè)推廣事業(yè),認真研究漢語國際教育信息化建設存在的不足,并進行有針對性地優(yōu)化改革,提高漢語國際教育的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漢語國際教育;信息化;不足;對策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信息化進程不斷加快,漢語國際教育實現(xiàn)信息教學是客觀趨勢和必然選擇。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漢語文化在世界的影響不斷擴大,更多的國家把漢語作為重要外語教學學科,更多的民族對漢語文化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和學習愿望,漢語正在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語言,漢語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表現(xiàn)出更多的話語權,國家大力推廣漢語國際教育事業(yè)推廣事業(yè)。信息化對漢語國際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信息化建設對推動漢語國際教育的影響越來大。認真研究漢語國際教育信息化建設存在的不足,并進行有針對性地優(yōu)化改革,提高漢語國際教育的效率和質量。
一、漢語國際教育信息化存在的不足分析
經(jīng)過近年的大力推廣和建設,漢語國際信息化已經(jīng)進入全面發(fā)展階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漢語國際教育信息化的進程還有很多的路要走,尤其是最近幾年,漢語國際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非常迅猛,學科建設方面已經(jīng)取得非常可喜的進步,與信息化的關系也變得更為緊密,也給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還有不少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1、多媒體課堂教學研究需要進一步深化和提升
應用多媒體是信息化教學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也是提高教學效率、增強教學實效 重要條件,很多的學生也展開了多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一定的見解和研究成果,也針對不同課型、要素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模式。但是這些問題和模式很多都是停留在簡單應用的層面,沒有深入研究探討。首先,不少研究者都是基于一般的經(jīng)驗,從應用多媒體的益處分析泛泛而談,更多分析多媒體本身的優(yōu)勢和長項,沒有能夠從學科教學的角度通過大量的實證數(shù)據(jù)來分析,不能真正知道漢語國際教育,不具有直接、深入的指導應用。其次,很多的研究沒有真正找到多媒體和學科教學的有機融合點,沒有從學科教學需要出發(fā),根據(jù)條件要求進行全面深入探討,尤其沒有在實踐中更多探討制約漢語國際教育應用多媒體的制約因素,教學過程中何時需要運用多媒體,多媒體的使用比例應當如何控制,漢語國際教育面對的受眾一般都不固定,有青年學生,還有很多的社區(qū)老人,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漢語基礎、不同文化程度的受眾如何有區(qū)別的使用多媒體,運用傳統(tǒng)課型教學更適合什么樣的對象和內容等等這些都需要做好全面深入的研究。
2、遠程教育模式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網(wǎng)絡教學成為當前教育發(fā)展的一大亮點,國外關于MOOC教學已經(jīng)有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國內嘗試這種教學模式的全通教育已經(jīng)進行了實踐,登錄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以后獲得投資者的熱捧。漢語國際教育實施網(wǎng)絡化教學應該也有非常大的發(fā)展空間,且是以后發(fā)展的趨勢,有著較為突出的應用優(yōu)勢。遠程網(wǎng)絡教學模式具有明顯的雙向交互能力,遠勝于以往的音頻傳輸或者視頻單向傳播,和傳統(tǒng)的面對面教學相比在交互方面有些不足,但是,由于打破的時空限制,有利于隨時隨地教學,尤其對于漢語國際教育來說能夠給受眾提供最為直接的指導,能夠更加方面快捷的幫助學習者感知漢語,了解中國文化,傳播漢語文化。但是,這些方面在具體應用模式上還存在明顯不足,很多都是停留在概念上,或者單一地對遠程網(wǎng)絡教育模式的探討,而缺乏與漢語國際教育的針對性應用探究。
3、多媒體和網(wǎng)絡教學數(shù)量和質量明顯不足
由于漢語國際教育和信息化具體應用沒有深度合作,教學內容和應用手段沒有達到高度整合,很多的網(wǎng)絡教育資源都是由紙質內容變化成了數(shù)據(jù)呈現(xiàn),與原來的紙質按教程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只是呈現(xiàn)方式發(fā)生了變化,沒有真正建構在信息化應用技術手段之上,不能真正發(fā)揮信息化優(yōu)勢。其次,不少遠程網(wǎng)絡教育資源缺乏有效更新和維護,尤其不能實現(xiàn)實時交互,不利于雙向交流。再次,多媒體和網(wǎng)絡教育資源質量無法保障,資源有好有壞,重復建設問題較為突出,缺乏優(yōu)質教學資源,由于學生缺乏必要的鑒別力,影響學習效率和效果。信息化網(wǎng)路教學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動態(tài)、實時與互動性,如果不能做到及時更新,又不能進行交互對話,信息化教學也就失去了存在價值和意義。
4、信息化教學資源教師和專業(yè)技術不能完全介入
開發(fā)復雜的信息化教育資源需要教學內容和應用技術的融合,很多都是教師提出一定的目標內容和要求,再由技術人員將其變成現(xiàn)實,這就造成了技術人員和教師設計之間的張力。很多技術人員不能真正理解教學設想,教師不能應用信息技術來表達自己的設計和構想,使得作品應用開發(fā)成品與設計相距甚遠,這是技術人員和教師分屬不同領域,彼此不能深入介入是背后的原因。
二、漢語國際教育信息化教學的改革分析
1、明確教育指導思想
漢語國際教育的學習者年齡、身份有著非常大的差異,在語言基礎、學習動力、學習策略以及學習目標等方面有著很大的不同,因此,當前推行漢語國際教育的推廣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在研究教法的同時,全面把握學習者的認知特點、認知規(guī)律,利用信息化手段確保學生能夠知道“怎樣學”,又能夠“學得好”。例如,美國布萊德福德圣·伯納德中小學孔子學院
的張六林教師運用美國流行兒歌《Heads,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改編成漢語的《頭、肩膀、膝蓋和腳趾頭》與之對應的漢語兒歌,運用多媒體視頻輔助教學,學習者根據(jù)視頻中的動作邊唱,學生非常熟悉這首兒歌的旋律,運用多媒體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能夠針對他們的認知規(guī)律和接受心理,達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2、選用適宜的教學方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信息化教育得到了重視,并進行了相關的學科理論探索,漢語國際教育獲得很大的發(fā)展。給漢語國際教育教師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仔細研究學習者的學習目的,把握他們的學習動機,針對學生的個性需求才有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不斷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例如,利用遠程教學多媒體設施開展網(wǎng)絡平臺活動,把相關的游戲活動變成只需要動口不用離開座位的簡單游戲。漢語國際教育教師向學生提供一個PowerPoint鏈接,上面設置了不同的小動物,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只要回答正確就可以點擊上面的一個動物,并能夠換上另外一名學生的頭像,以此組織學生進行相互提問,逐個類推,學會認識各種動物的漢語表述。
3、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
漢語國際教學信息化教學需要先進的教學理念來指導,在信息化教學不斷發(fā)展的今天,更應該正確的學科教學理念。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知道什么時候應該教授什么,什么時候需要運用多媒體,什么時候選用網(wǎng)絡遠程教育,信息化教學適宜的對象是什么,如何正確把握信息化教學的量和度,作為漢語國際教師必須具備相應的教學理念和過硬的專業(yè)素養(yǎng)。
4、提供豐富有效的學習資源
漢語國際教育運用信息化手段,借助網(wǎng)絡資源,為學習者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漢語國際信息化技術應用越來越多,先進的多媒體器械運用到語言教學,尤其是基于信息技術的多媒體資源更加直觀生動形象,帶給學習者更加直接的沖擊,喚醒他們已有的經(jīng)驗和體驗,幫助他們建立知識間的相互聯(lián)系,讓受教育者更加輕松自然的掌握漢語語音,理解漢語文化。學習者更容易掌握漢語的句式和文化,幫助更好地交流思想,發(fā)展語音表達能力和文化感知能力。
參考文獻:
[1]趙金銘. 國際漢語教育研究的現(xiàn)狀與拓展[J].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11(04)
[2]盧達威,洪煒. 漢語國際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與展望[J].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