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適當運用音樂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思維,消除學生的身心疲勞,對提高語文教學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本文對音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教學中如何具體運用。
【關鍵詞】音樂;小學語文教學;作用
有研究表明,音樂能夠有效地提高人們的工作和學習效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巧妙地利用音樂進行教學,往往能夠得到出乎意料的效果。比如,音樂有助于學生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音樂能夠營造課堂氛圍,音樂可以為閱讀教學提供指導,音樂還可以拓寬學生的想象空間,等等。小學語文教材中不乏一些能夠與音樂巧妙結合的文章,借助音樂進行語文教學能夠讓語文學習成為一種美的享受,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獲得知識,同時又得到了藝術的熏陶,文學作品和音樂的結合將其自身的魅力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出來。
一、音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一)活躍思維,表達真實情感
音樂有助于語文教學中的語言文字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視像,這種視像的形成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散,而后又能以語言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因此可以說,音樂有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想象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敞開心扉記錄自己的感悟,從而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二)創(chuàng)設情境,渲染課堂氣氛
創(chuàng)設情境能夠為學生營造一種與教學內(nèi)容相適應的場景,更好地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幫助學生能夠更準確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讓學生能夠全面地得到發(fā)展。音樂與語文教學結合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進入到音樂帶來的教學情境當中來,從而有利于渲染課堂教學氛圍。
(三)劇情過渡,消除身心疲勞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當兩種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需要過渡時,可以借助音樂進行自然地過渡,使兩個環(huán)節(jié)能夠順暢的銜接,也幫助學生的情感自然地轉換。除此之外,教學中間穿插音樂還能起到舒緩學生心情的作用,讓學生放松緊張的身心,有效地消除學習的疲勞,提高學習的效率。
二、音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放在一節(jié)課開頭,幫助引入教學,營造氛圍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學生、教師、教學內(nèi)容之間對話的過程”,每節(jié)課開始進入之前,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播放一段流行好聽的音樂,讓學生能夠舒緩心情的同時收拾好課間懶散的狀態(tài),集中精力地進入到新課的學習當中。假如遇到公開課,利用一段優(yōu)美的音樂引入新課,不僅能夠讓教師緊張的心情得到緩解,而且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師生更好地合作實現(xiàn)一堂成功的教學。音樂帶來的最重要的作用是能夠迅速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對這節(jié)語文課的學習熱情,從而能夠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品位課文內(nèi)容時配以音樂來醞釀情緒,讓學生在配樂朗中體會內(nèi)容
朗讀的形式多種多樣,不同的朗讀形式具有不同的作用和適用范圍。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朗讀熱情,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和效果,教師在朗讀教學中會用到多種形式的朗讀方法。比如:領讀、齊讀、分角色朗讀、配樂朗讀、表情朗讀以及錄音朗讀,等,充分發(fā)揮出不同朗讀形式的作用。從而使師生的朗讀具有聲情并茂的節(jié)奏,和諧婉轉的韻律,呈現(xiàn)出作品的聲音美,神韻美,達到至善至美的境界,為語文的教學及學生語感能力奠定牢固的基礎。在以上這些朗讀方式中,本人嘗試將音樂融入到朗讀教學中,形成自己獨特的特色,并且得到了一定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寫景散文《桂林山水》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漓江的美景,教師可先用幻燈顯示出課文的插圖,然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大家想去漓江游玩一番嗎?”并抓住契機創(chuàng)設情境:“那么就讓我們一起坐上小船、輕輕蕩起雙槳,盡情地去游覽桂林的山水吧!大家坐好了嗎?”接著安排兩人劃槳并隨機播放音樂《讓我們蕩起雙槳》,隨著美妙的旋律,教師以導游身份范讀課文。此時,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的是秀麗的山水圖畫,蕩漾在學生耳畔的是優(yōu)美的音樂和入情入境的導游語,孩子們又怎能不為漓江的迷人景色所陶醉呢?在這優(yōu)美的情境中,學生的想象也悄然展開。在余音繞梁的氣氛下,(稍傾)老師輕聲地問:“你們能說說用自己的小手、小腳撥動漓江水的感覺嗎?”“清涼極了,濺起的小水珠像一顆顆晶瑩的珍珠呢!”“我沒忍心打破漓江的寧靜,但我感受到了迎面吹來的涼風中還夾帶著漓江水那甜甜的氣息!”孩子們在此柔美的情境中,完全沉浸在了漓江寧靜之美的體驗中,至此,“身臨其境”之感便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了。課文的意境體驗到了,課文語言的神韻感悟到了,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也就水到渠成地得到了一次陶冶。正由于音樂和圖畫的介入,學生才興致勃勃地朗讀著課文,品嘗著語境,主動地甚至是忘我地傾向教學過程,這種學習活動無疑是一種美的享受。
(三)利用精煉的歌詞來充實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提高寫作技巧
在作文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歌詞的豐富文學內(nèi)涵和情感深度,讓其作為學生感悟生活的觸發(fā)點,啟迪學生的寫作靈感,幫助學生開拓寫作思維;或以歌詞引發(fā)學生記憶深處的生活經(jīng)歷,連通生活與作文,幫助學生挖掘生活源泉,拓寬寫作思路。這樣既能為小學作文教學開發(fā)新的教學資源,拓寬教學資源渠道,能夠有效地增加學生的寫作素材,讓學生見到作文不再束手無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歌詞進行仿寫或者改寫,從而鍛煉學生的寫作思維。教師還應當指導學生對歌詞中的修辭手法進行分析和理解,并且加強對這些修辭手法的記憶,在自己寫作文時能夠運用到這些手法,為作文增添色彩。
參考文獻
[1]陳小玲,何木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音樂選擇[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4,04:118-120.
[2]陳小燕.音樂領航: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淺談音樂在小學中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4,01:19.
[3]劉玲.音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新課程(上),2014,04:118.